这本书,悠悠地跨越生与死,将一个动人而又凄婉的故事,展现在我的眼前。我身边是一片阳光明媚,而书中,却是亲情、战争、爱情与绝望融成的血与泪。
这是《穆斯林的葬礼》。
这本书,被分为两部分:“玉”与“月”。“月”代表主人公韩新月的一生,而“玉”则是属于她父亲韩子奇的颠沛。题目“玉”代表了他的一生,他的心爱,他的苦难,他的寄托。
韩子奇视玉为生命。当师妹玉儿将一只玉碗放在他的手上,当玉细腻的肌理碰到他粗糙的皮肤时,他与玉,便开始了一段奇妙而又奇异的尘缘。他为玉,抛下妻子,抛开战乱的中国,赴身伦敦。他为玉,倾家荡产,搜集他爱的玉石,不顾一切。而当玉被**接走时,一切希望,一切寄托,都失去了。他的生命,也逝去了。
生命何不需要寄托?韩子奇爱玉爱得痴狂,而我们也需要寄托,我们需要爱,有快乐,有希望,才能生活下去。我们需要在靡乱中让心灵通透,我们需要在苦难中让心灵淡泊,一切都需要有个寄托。
何为寄托?相信风雨过后总有彩虹,相信阳光总走在风雨后,相信自己不会失去所爱的一切。我们愿为了一个心灵的寄托,去相信虚无,相信梦境,就如韩子奇相信冰冷没有生命的玉。在他人看来,这是一个笑话,韩子奇拥有那么多价值连城的玉,一个个都等于大把的钞票,而他却不是一个富翁。但对于韩子奇,钱怎么能比上玉?正如钱又怎么能买到寄托?
寄托无形,人心却有形。不同的寄托,映出了百态人生。班里考试时,总有人拜天拜地拜学霸,望有个好成绩,这似乎是种寄托。但它不是,它只是侥幸心理,是不付出努力,却想收获的侥幸。真正的寄托,是农民辛苦播种时想着丰收,是渔夫下海出船时想着满网,是对自己生命的意义的追求与思考。
生命需要有个寄托。这样,你就有勇气去接受命运,拥有命运,改变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