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中,有许多过客。大都成了过眼云烟,但唯有一个人,至今仍令我记忆犹新,我虽与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他已经走进了我的心中。每月逢七,我们那里就有会。我的皮鞋坏了,恰逢是二十七,于是爷爷就带我去会摊上修鞋。
久久寻觅,我终于找到了一个修鞋摊。那位鞋匠面前坐着两个女人,似是顾客。鞋匠的头发已经半白,枯黄的脸上戴着一个过时的老花眼镜。手里拿着一只底子坏了的高跟鞋和一个锥子。他穿着一件脏兮兮的T恤,下身是肥大的长裤和一双大号球鞋。我坐在他旁边,爷爷先让我在此地等着,他去买点东西。
不一会儿,其中一个女人说:“这高跟鞋真好看,可惜鞋跟坏了。”另一个女人接着话茬说:“没事,你看不是有哑巴吗?他可会修了……”我边听边想:又是这一套,这两个女人肯定是鞋匠的托,用来哄生意的。这鞋匠也真是的,穿得像个老实本分的农民一样,背地的心眼怎么这么坏呢?我正想的出神,那个鞋匠抬头朝我叫了一声,我回过神来,好奇地问:“什么时候轮到我啊?”他不语,只是在一味的叫。哦,我明白了,他是个哑巴。旁边卖橘子的笑道:“这人是哑巴,在我们这里很有名的,从小生下来就不会说话,什么也听不见,他小时候由于先天缺陷家里孩子又多,他爹好几回都想把他扔到沟里去,后来啊,还是养着了,所以,闺女,你说话他是听不见的。”哦,这人是哑巴。
不一会儿,那俩女人满面笑容地提着鞋子走了。鞋匠便开始修我的鞋。原来我误会他了,那俩女人不是托,鞋匠也挺可怜的。修着修着,有一个女人骑着电动车带着小孩来了,说要找哑巴修鞋,哑巴看了看,日有所思,终于,他指着对面,边叫边用手指,看我们不理会是什么意思,鞋匠有些着急,便站起来给我们指,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对面还有一个修鞋摊,摆了最不显眼的位置,也没人找他修鞋,他孤零零的在那里吸烟,女人见势,明白意思后,便又找对面鞋匠去了。
我不禁陷入深思,很多生意人抢生意一个比一个跑得快,若是普通的修鞋匠,一定会让客人等着,再花言巧语劝慰一番,反正就是不放过每一个赚钱的机会。他居然为了能让客人尽早修到鞋,而把生意拱手让人,这人真厚道。怪不得这么多人愿意让他修鞋。
我又想,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农村,家里穷,孩子又多,从小失去听力和说话能力的哑巴在他的人生中要受到多少歧视和嘲讽,如果换作是我,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我都不知道我能不能长大,可他却学了一门修鞋的手艺,坚强的活到现在,他乐观坚强的精神让我震惊,也让我钦佩。他从小没有听力,也使他避免了很多人情世故的交往,所以,他又这么善良。
不一会儿,爷爷回来了,要给鞋匠付钱,我再看我的鞋不仅有一个毛病,而且鞋带不会粘了,所以,我让鞋匠再把我的鞋换一个鞋带,给粘上去。爷爷看到,却以为是哑巴不老实,没有把鞋修好,于是,斥责了哑巴一顿。我见状,连忙向爷爷解释,我以为哑巴见爷爷这么凶,一定会感到委屈,可谁知,哑巴只是朝我们笑一笑,便又给我的鞋补上了一个粘带,爷爷了解原委后,便向哑巴道歉,并付钱,但哑巴只是挥挥手,意思是他不要钱,到最后,我们还是把钱给了哑巴。
最后,我坐在爷爷的电车上走了,在回家的路上,我还不时回头张望一下哑巴鞋匠和他的修鞋摊。哑巴伯伯,我已深深记住了你,记住了你的善良,你的爱心、你的乐观和坚强!
点评:文章小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细致的刻画了哑巴鞋匠的厚道,善良,乐观和坚强,表达了对他的尊敬与钦佩之情。生活中善于观察,写作有真情实感。多种描写方法综合运用,使作文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尤其是细腻的心理描写,更令读者洞察到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作文脉络清晰,读来如饮佳酿,真爽。
作者:刘姝琪
辅导教师:朱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