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能到五十岁还保持童真的话,那么他的父母就准备好给名人当爹娘吧。
——郑渊洁
在中国,父母夸奖我们这些孩子用得最多的话就是“嗯,你今天真听话,真乖”或者“你懂事了,长大了”。许多外国人对前者表示不解,为什么中国人都以是否听话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呢?这与中西文化差异有关,西方尤其是美国等国家崇高独立思考,而中国的应试教育却恰恰相反,导致家长们以错误的方式评价我们。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后者。
有人提出过,长大并非指年龄上的成长,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成熟,这不置可否。但在当今社会,“长大”的意义被越来越曲解,所以才会有我们在应试教育的推行下逐渐丧失了想象力和童真。
也许我上述的话有些不像出自一个初中生之口,那么大家应该知道童话大王郑渊洁吧,他写了皮皮鲁系列童话,并创刊《童话大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还在北京开设了皮皮鲁讲堂专教孩子写作。而他如果跟我们一样大,一定是老师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学生”。因为他在文章中深刻地批评了应试教育,还嘲讽班干部们是兔子:长长的耳朵专听同学说话,多一瓣的嘴唇爱打小报告。我当时听了这比喻的确蛮生气的,我当时可是一个自命不凡的“三道杠”啊。但是后来,渐渐地接触了他的童话,发现也不乏许多有哲理的句子,对于教育的评判也无非就是呼吁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从此我就一发不可收拾地读起了他略有讽刺意味的童话,也被慢慢地教“坏”了。
著名球队阿森纳的主教练曾经说过:“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怎么就走不出11位好球员呢?”去年就有一场引发巨大热议的比赛,那是一场小学生足球赛,北京一球队0:11败给俄罗斯的队伍,各界都关注起了青少年足球的发展,矛头无疑又指向了应试教育。好在我的父母比较开明,每周都会腾出时间让我和同学踢球,即使人在“官场”,却有一种“大隐隐于朝”,“悠然见南山”的意味。
如果长大意味着丧失想象力和童真,那么当父母再次质问我们,我们长大了吗,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道:“我宁愿不要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