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各种经典也是枚不胜举。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论语》这一中华经典。它从我记事起,便一直陪伴着我。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一共20卷。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
《论语》是妈妈从小就要求我熟读的一本书,它教给我许多道理以及做事的方法,令我受益匪浅。粗看它,它不过是一本语录,但却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
《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忍”文化。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论语》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
中华经典,将我的经典又添一页传奇,中华经典,伴我成长。
初三:张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