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庆幸在四年前的某个夜晚,我随手点开了《琅琊榜》,这个偶然却让我觉得是我命中注定要遇上它。
一直以来《琅琊榜》的同人都不算多,图更是少,刚看完书时胸中似乎有一股气郁于心中不得抒发,于是疯狂的在贴吧在微博刷着关于它的每一条信息,我看过我所见的每一篇同人文和每一条对于它的评论。四年里,常常回顾,时时念想,书早已不知被翻过多少遍,甚至也用技艺不够精湛的手画出过我心中所想的画面,可却没有提笔写过关于它的一个字。
也许是情感太复杂,也许是胸中千言万语却提笔惘然。不过该说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琅琊榜》最终嫁给了山影可以说是大家心中最好的归宿,为了感谢作者,剧组以及满足我小小的尝试,我试着将一直以来对《琅琊榜》的感触和想法写出来。
读罢琅琊,我总在思考。
一个人,需要经历些什么才会脱胎换骨仿佛另一个人。
一个人,需要有怎样的坚持才能暗中筹谋十三年,只为一个目的。
一个人,需要忍受怎样内心的煎熬才能在面对昔年好友时保持缄默,装作陌生人。
可不论是什么,我都知道,这必是不易。
梅长苏,自一出现便紧紧攥住了我的眼球,那样的孱弱却又那样的坚强,似暖阳又似寒冰,他身上有太多的谜与矛盾,却在这浊浊尘世中显得那样特别。低眉浅笑间搅动这朝堂内外,仿佛只是在和自己下一盘十三年来悬而未解的棋。“可是谁又真的比别人都强,只不过十三年来殚精竭虑,只想着这一件事罢了。”梅长苏心中苦涩的叹息却触动了多少人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我想,如果从未露面的祁王是完美的话,那么梅长苏则是理想中的,他承载着人们对于公正的渴望与命运的抗争。以一肩扛起七万忠魂,在诡谲的朝堂之中踽踽前行,不惜化身魔鬼也要为冤死的生命讨回公道。可是,他怎会是魔鬼。守卫国土的誓言曾深入骨髓,军人的热血也曾在血脉中奔涌,赤焰的精神犹如铁打的烙印刻进灵魂,哪怕容颜已改,荣光不再,却怎可忘记。
在遇到梅长苏前,我没见过这样的谋士,明知是圈套也要往里跳;我也没见过这样的谋士,明明是阴暗的诡计却透着股光明正大的味道。如果说,这是他人生前十七年里留给他的最珍贵的东西,那么我想,这是一种情怀。来自那个耀眼的年华,带着骄傲和倔强,以一种强势的姿态显示着自己的不屈。不肯忠魂蒙冤,不肯成为行走在黑暗中的阴谋者,不肯以此残身虚度光阴,不肯向一切低头。
如果说前十七年的林殊是金陵最耀眼的少年,聪明而顽皮,让每个想起他的人先是莞尔一笑然后默默惋惜。那么十三年后归来的梅长苏则犹如从天而降,似乎当他最终得偿心愿之后便会飞升而去。他身边围绕着很多人,但他似乎又只是一个人;他被很多人担心,却倔强的以孱弱的身躯站在一个保护者的位置。我不得不赞叹他的顽强,他的谋略,他的赤子之心,但我也不得不叹息于他的固执与自私。固执于保护,自私于牺牲,却不知正是他的保护与牺牲带给了身边的人多少痛心与无奈。他的缺点没有带给敌人便利,却让亲近之人每每开口早已句不成句哽咽在喉,让人想要大声怒吼却又不忍怒吼。聂铎含泪没有说完的那句“你明明……”不知勾出了多少人心中的呐喊,“明明已经命若游丝,明明每日已殚精竭虑,可为什么依然想要承担所有的重负,熬尽所有的心血?”然而,谁又能拗的过他,他像是重生于十三年前的战火,然后雪了冤,遂了愿,最终还要回归于战火一样,直到亲手拿到那战忘者名单,才恍然发觉原来他已经去了,就像来的时候一样突然,只留下最后城门一别时回眸的飞扬。
很多人都在想,若是没有那场战争会怎样。
若是没有十三年前的那场战争,祁王应该能将他的治国理念得以贯彻,小殊应该成了将军,和霓凰的孩子都能骑马射箭了,景琰也会成为守卫一方国土的贤王。
若是没有十三年后的那场战争,苏兄应该已经和蔺晨,飞流还有宫羽走在游山玩水的旅途中,先去抚仙湖品茶,再去秦大师那吃素斋,接着去凤栖沟看猴子,随后去吃顶针婆婆的醉花生。偶尔给景琰,霓凰捎上几封信,隔个三五年再见上一面。也许最后他就能接受宫羽了,又也许他会在某个远离尘世的地方遇上一个姑娘……
或者……
其实怎样都好,只要他还活着。但这最简单的愿望却也是最奢侈的愿望。
读罢琅琊心已死,唯愿梅郎入梦来。
是不是只要这个梦不醒,你终是会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