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仅3岁的女童,悬挂在4楼阳台,千钧系于一发;一个陌生的黄衣男子,伸出了一双温暖的手,将女童托起足足十余分钟,这十余分钟,挽救了一条幼小而鲜活的生命。这名黄衣男子救人后悄然离去,留下一城的感动。
这位无名的英雄最终被找到,他的名字叫周冲,据中国网络电视台6月11日报道,6月10日,广州市天河区多部门登门慰问英雄,并送上5万元奖励金,并帮助其找工作。周冲回应称,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了一个很正常的事。然这个最为平凡的举动却最为纯朴,无任何杂质,在这个社会更能够触动每个平凡人的心弦。
有人称,拿5万元重奖一个“托举哥”是否有点过,这不过是举手之劳。社会中亦似乎有一种做好事不声张,需做无名英雄的潜道德。倘若一个人,高调做好事定会遭到很多人批评,反过来讲,若周冲救人后没走,没有经过寻人的这一波折,他的善举是否还会打动这么多人呢?
勿以小善而不为,看似一个托举的动作,对周冲来讲,是小事,但对女童来讲可能意味着避免生命的凋谢。放到全国这个更广阔的维度,前面已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一批平民英雄,周冲的举动虽没那么壮烈,但其温情足以温暖每一个人的内心。
笔者认为,全国媒体广泛报道周冲,及重奖他都是正确的。据《吕氏春秋》记载,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垫付赎金赎人后,可以到国库中领取赎金。有一次,子贡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给他的垫付金。而孔子却批评他,“你不肯拿回你垫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路恰恰相反。有一天,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为了答谢他,送给他1头牛,子路竟收下了。孔子表扬他说:“这样一来,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故事,这就是孔子“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的道德标准。
在社会上,我们亦时常见到,做好事求表扬的人。但社会舆论对此往往嗤之以鼻,或恶意揣测其动机。诸如“做好事为出名”、“为了得到奖赏”等,一个比一个有杀伤力。又如,高调做慈善的陈光标,他多次提到,做了好事想说出来,他的要求也很简单即要一本成本几十块钱的证书。
因其公开高调的慈善行为,陈光标屡屡遭到舆论批评,不时陷入争议和质疑之中。一个包容的社会,应该包容一切善的举动,对于善举就应该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全面的奖励,好人有好报的信念兑现的越快越好。如此,做好事不能声张,不能获取奖励的潜道德才会逐渐消解。
周冲配得上社会英雄这个称号,亦承受得起5万元的物质奖励,对此是不应怀疑的。通过媒体的广泛传播,重奖“托举哥”会产生子路受牛的道德效应,激发更多平凡的人,做一些平凡而温暖的事情,就像周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