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铠沫
应了余秋雨先生的一句话:“江南小镇,坐船去才有味道。”我们一行人是从“送子来凤桥”下的小码头上船的。船老大是为银须飘胸的老者,手中竹篙儿只轻轻一点,船便箭似的飞了出去……
邑人诗云:“九里湾头放棹行,绿柳红杏带啼莺。”如此佳景,总给人好心情。吱吱的是摇橹声,哗哗的是荡水声,好一曲行云流水。妙极!环视四周,但间街衢傍河而建,居民临水而筑;而这一切有尽然倒映在碧水之间,组成一个无线剔透的水世界;而两者浑然又勾成了这“桥多弄多廊棚多”的江南水镇。小舟一路西行,水珠顺着篙尖嘻嘻的坠入河中,形成无数潋滟,一环套一环,套住的是一串连着一串的沉眠于水底的传说,还是别的什么?
我们首先邂逅的便是伍子胥将军了。伍子胥到过西塘吗?难说。不过深深埋葬于泥土间的商陶汉瓦会告诉你这里的故事很陈很陈。这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是吴越相交之地。“吴根越角”也由此而来。所以,谁敢说古镇的“胥塘桥”于叱咤风云的伍子胥不无关系呢?谁又敢说这“阡陌港塘”不是奉命兴修水利的将军的杰作呢?
“看!桥!”好家伙!桥洞竟拱成半圆形,上下相应正好呈圆形。抬头,一行鸿雁徐徐南飞。“清虹桥彩出,秋燕橹声来。”莫非是“环秀残虹”的“环秀桥”?果然。可惜今日无雨,我们也不是才高八斗的文豪,无缘一睹美丽的残虹。不过没关系,桥头的诗句弥补了我们的遗憾:“人步彩虹带上行,船从碧玉环中过,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度月。”其实它们和残虹同样美丽,让人心醉。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七老爷庙。里面供奉的只是一位普通的清代征粮官,姓金,排行第七。当年他押粮路过西塘,因不忍百姓由于天旱而饿死,私放官粮,而被诛九族。他本人也投我们徜徉的小河而殁。当地人们为了纪念他忆江南的风俗,修庙祭祀他。每年香客络绎不绝,所以那条小河便有了烧香港的美名。在每年农历四月初三,当地百姓还会挹着七老爷和七夫人的塑像,敲锣打鼓,举行盛大的庙会来进行纪念。正殿锦联曰:“仁留全邑追恩长礼千秋,皲裂连阡施赈活人万泉。”西塘人民知恩图报之情可见一斑。
兴许,七老爷的米带有灵气,西塘才会人才辈出。有一个地方你是不可不张扬的,那就是倪天增故居。倪天增故居坐落在镇江,与七老爷庙遥遥相对。主厅程庆堂上,挂着“知识极诚月,道德为原本”的古训。整个建筑呈五间五进,门前街道门后河,周围垂柳簇拥。可谁又能想到这里会诞生一位“甘为孺子牛”的人民的好公仆!倪天增,曾任上海市副市长,为人民办了无数实事好事,为上海的远景规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2年他逝世时,上海百万市民冒雨送行……“业秉千秋,功在民心。”西塘的故事太多太多,难道仅仅是因为小镇古了,沉了,最后香了?
离舟时,身影一晃,莫非是梦?真是:轻舟荡桨访古镇,吴根越角梦西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