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消费主张》,我终于实现了祖祖辈辈几代的“成名梦”。作为名馒头,我还真是担忧——没办法,这年头,变个身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题记到底哪个才是你?群众的呼唤。
2011年3月29日,《消费主张》记者走进这所谓的“馒头加工厂”。使上海各大超市蜂拥进货的馒头,到底是怎样一个地方?完全没有正规的设备,工人装货时也根本什么消毒手巾、工作服又从何谈起?于是,当这期节目播出后,引来社会过多瞩目的视线。你看——这不,成名馒头的第一场记者招待会,马上开场!面对舆论,咱如今也不得不隐姓埋名——没办法,变身压力大啊!不过话说回来,馒头我还真是适合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路线。就小小一个变身,从白变黄、再从黄变黑,这些小技巧对于几经退货的我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
走在沸腾的水里,工人倒了点儿色素、再掺点儿其他化学物质,我就这样被重新包装、再用当天的日期被送往客人的嘴里了……说实在的,我长的也算是馒头届的宠儿吧?诶别拍、别拍!怎么说我也成了名震大江南北的馒头,下次再偷拍我,小心告你侵犯肖像权!好吧好吧,我大馒头肚里能撑船。咱刚才说到哪儿了?哦对,出名是吧。其实呀,往轻松了说,这如此轰动也是我预料之中,所以现在呢,我心情非常平静。但是这“社会焦点”的头名,嘿嘿,大家都淡定点儿,没办法,是金子总会发光,正如好馒头一定会被公众认可一样!什么绿色安全,在我面前那就是玩笑。再无公害它也是绿的,谁又能说这家伙不是染色的?……记者会就在馒头大侠唾液横飞的自我宣传中结束了。到场记者无不惊叹现如今舆论的功力,小小馒头也能身价在几天之内暴涨。作为现场评论员,我只能一笑而过——面对如此蜂拥而至的新闻头条,馒头,你是应该欢喜、还是替工厂忧?后者的可能性大一点儿吧。脏兮兮的工厂终于被曝光,而记者在采访时,加工人员一语惊人——“宁肯饿死也不吃这馒头!
我做的馒头我知道能吃不能吃!”现在,作为权益消费者,我们也只剩下无言了。让加工人员都“嫌弃”的食品,它的质量是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吧!而经过调查,买馒头的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面对如此松软可口的小馒头,又怎会无动于衷?或是正是这种市场的信任,才使得加工厂如此变本加厉,在小小馒头上大做文章,一次一次避过了国家的检验。试问“诚信”二字,从何谈起?消费者与商家间,最起码的信任都不存在,我们是不是应当悲哀——这年头,吃个东西也得左挑右挑,最终拿定主意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带有生产日期的也不一定是当天的;是当天的也不一定是完全清洁卫生的;完全清洁卫生的也不一定是你最初选择的!馒头,变身!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么让我仔细擦擦眼睛片——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