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听《琵琶行》这首歌,就是将白居易的《琵琶行》唱出来。除了《琵琶行》还有《离骚》《赤壁赋》等深受学生党喜爱,因为方便记忆、背诵。我认为,像这种能想到将古诗词谱成歌曲唱出来,还符合原诗词的意境,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泱泱大国,战争浴火,涅槃重生,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可漫漫华夏几千年,中国文化的传承没有断流吗?当然有!比如端午节被韩国申遗,很多中国人纳闷了,愤愤不平:说韩国“偷”“窃”“抢”了中国传统文化,韩国把咱中国的端午节申遗了!可事实上呢?韩国申遗的是“江陵端午节”,它是活动而非节目。这反映了什么?我们华夏儿女有多少人了解端午文化?有多少人不是仅仅将端午节当作假期?实在是少之又少!而端午节纪念人物之一——屈原,也被人当做饭后闲余的谈资。再说,有多少人知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出自屈原之口?有多少人懂《离骚》之苦?又有多少人会屈原之意?实在是少之又少!
所以当他人成功申遗时再去争执,又有何意义呢?难道不是应该好好反思自己没有好好地珍稀、传承自己的文化吗?
有可能有人会用这样反驳我:中国是有着“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左传》有言:“中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此为华夏之谓的由来,恰好中国出现了这样一批人——他们身着汉服,待人以礼。他们何尝不是在传承文化?
然而,现在世面上的汉服多为宽大款式,试问:若时常身着这样的衣服会方便吗?更别说汉服大多并不便宜,适合家家户户吗?再如《送东阳马生序》所言,“蕴袍敝衣处其间”者,大多能潜心于学业。而今若是执着于华美衣裳,这与当下追逐、攀比名牌者有何区别?
我并非批判汉服及其爱好者,而是我认为我们理应理性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比如:以不影响学业与生活为前提,闲暇之际,江边漫步,汉服飘飘,轻风拂面,回味古时的诗情画意,而不是没日没夜照抄不改地仿效古人。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和发展。因为传承固然刻不容缓,但是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应深入思考,将其创新和发展,不然就会原地踏步。创新的同时也务必记得将文化的根深深扎在中华沃土之中。
需要传承创新的中华文化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还有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唯有强基固本,弘扬中华文化之精华,去其糟粕,方能与时代并驾齐驱,一展中国之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