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心 动 物
我们为什么关心这些动物?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而且有讨论价值的问 题。 首先,作为大自然的一员,人类活动的触角已经远远超过了地球的本身。每个 月甚至每周,我们都可以在无意间听到来自世界各国政府的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 但是,对于我们身边的那些朋友们:昆虫,谷物,哺乳动物甚至是我们每天所饮用 的水,我们都所知甚少。当人类好高骛远到可以把目光放到更遥远的星系和星球的 时候,转过头来重新审视与人类共生共存了亿万年的动植物们,我想,这很可能更 有价值。毕竟,太空是遥远的,而素来被我们所忽视的自然才是我们生活的根本。 作为大自然的一员,作为一种高级的动物,我们的目光应该分散一点,分给日 常生活中的那些低等居民们。 它们的生存状况, 其实也是人类生存现状的一个侧影。 毫无疑问,数百年来,由于人类的贪婪,由于人类不断从自然中攫取大自然的 资源,从而破坏了自己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就在我敲下上述文字的时候,在我们身 边,很可能同时就有一个物种从我们的视野里悄悄消失。据科学家统计,目前,每 天大约有 3 种物种因为种种原因而永远消失。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界的 精灵。如果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不能得到有效制止,那么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物种将 要消失。可以设想,有朝一日,当人类站在巨大的废墟堆上,茫然四顾,居然没有 一个邻居做伴。———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由此看来,人类对自然界的关注和关心,绝对是事关心灵和未来人类社会长久 发展大计的还债行为。我们目光所及的那些动物们,它们的生存、变种甚至消失, 都时刻影响到我们自己的生活。 2 、随着生存压力的逐步加大,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当城市化进程已经 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乡村牧歌的生活必将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样,在静静的黑夜, 或者忙碌的街头,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怀想往日生活的朴素。小桥,耕牛,炊烟袅 袅……此类的生活只能在唐人、宋人的文学作品里寻找了。随着现代都市生活的迫 近,人类的孤独感必然会油然而生。 这个时候,看看动物们,看看花花草草们,都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试问:我们 有什么理由不关注动物? 孔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动物。出于审美的考虑,孔雀的形象也出现在从古至 今的镶嵌工艺、壁画、绘画中。在 19 世纪,它代表着富裕、华贵和美丽,新工艺 美术运动的艺人用孔雀来装饰陶器、金属、珠宝和玻璃。在有些地方,孔雀羽毛还 被用来制作头饰、帽子、头盔、弓箭和渔民的鱼漂。 蚂蚁是浩浩荡荡的大军,它们生活在全世界除极地冰冠以外的所有地方。据估 计,全部蚂蚁的重量为现存昆虫总重量的一半。在文艺作品中,蚂蚁被塑造成幻想
中的微型军队、高尚行为的典范、理想的共产主义者,以及介于有机体和机器之间 的生物。 至于熊,也是我们密切相关的动物之一。极少有动物拥有熊这般多姿多彩的角 色,从希腊神话中的卡利斯托,到著名的漫画熊“小熊维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熊一直与想象、神话、故事和传奇相连。2500 万年前,熊科的始祖———只有狗般 大小的“曙熊”就出现了。 正是这些动物的存在,正是因为大自然物种的复杂性,才使得我们生活的这个 世界丰富多彩。 3 这套“动物系列”,本身并不是动物学的细化或者翻版。作者们在描述各种动物 的时候,并非像法布尔那样告诉我们各种动物的习性和天敌。他们的笔触,不是在 写动物,而是在写我们人类的文化和历史。这一切,绝对与人文相关。 在《孔雀》中,作者试图将孔雀的自然史、社会史、文化史以及它在艺术与工 艺美术中的表现等知识融为一体。《蚂蚁》,则探讨了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人们 对蚂蚁以及其错综复杂的微型社会的各种反应,并阐明其背后隐藏的文化缘由。至 于《熊》,围绕熊科动物不确定的未来做结———它们正受到栖息地丧失、疾病、 污染、全球变暖以及为医药用途而偷猎的威胁———所有关注这种非凡动物的过 去、现在与将来的读者,都会深受震撼。 不是为了写动物而写动物,而是将各种动物与人类的文化、历史、环保尤其是 未来紧密结合在一起来写。这样,我们视野里的动物就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动物,而 是我们身边最亲密的邻居了。我想,唯有如此,作为读者的我们才能对动物世界产 生如此奇妙的感觉。并且,为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为进一步关心和关爱这些可爱的 生灵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