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啊,前路漫漫》是一本由徐沪生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啊,前路漫漫》读后感(一):忙治百病
超幸运参加活动被抽中送了签名书,GS叔很细心地前后都写了字,还有明信片和信,最后腰封上竟然还有小惊喜——藏书票!
这本书一个下午就读完了。
之前正值大四空窗期,毕业了准备出国,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做做毕设,搞搞申请,和天天起早贪黑的考研舍友相比实在是闲得发芽。看综艺看电影看闲书打游戏什么都做了,看着外面慢慢变黑的天特别害怕第二天的到来,我明天该干嘛呢?
非常不喜欢那个时候的自己,皮肤苍白,眼睛发红,用段子娱乐大众而内心空虚,我想我是不是缺乏生活热情。
在这点上我就很羡慕GS叔了,懂得走自己的路寻找他自己的小幸福,不管是正常工作做一个码农,还是辞职做一个新型作家,都找到目标动力持续燃烧他的小宇宙,成为那种正能量满满的人,还不时举办小活动给大家带来福利。在上个暑假我一直都努力改正从前被好友特别指出的阴郁牢骚的坏毛病,要吐槽的话都被我悄悄写日记里,永远保持精神元气乐观积极的形态出现在别人面前。情况好转了一段时间,并没有人能够一直做着“煲鸡汤”的工作,啊玻璃心们!你们经历的那些都算得了什么呀!内心快强大起来呀!
再次感谢GS叔送的叔,我真的有好好看哦~
《少年啊,前路漫漫》读后感(二):愿所有少年,都如星般璀璨
我是在知乎上海群里看到这本书的,当时恰好GS在发链接,我就点开了。刚看到书名《少年啊,前路漫漫》我以为是和市面上的鸡汤书一样,用来当作高分作文素材的,并没有打算买。
无意中随手点了下试读,看了看前面的几篇文章,发现并不是传统鸡汤。当时的我正处于低谷期,大一考插班生失败,纠结是否考研,和女友分手,写不出令自己满意的文字,找不到吐露心声的人,实习面试失败…….心烦意乱地看不下大部头的书,想想不如买来看看吧,说不定能静下心来,于是在当当果断付款(本来是打算寄给GS让他写点解惑赠言,后来想想自己的生活还是要自己去过,自己的人生还是要自己去走,自己想要的还是要自己去追寻,所以直接填了学校的地址。)
书到了之后我就一个人跑去图书馆静静地看,刚看完第一部分,我就窃喜,这本书真是物超所值,实实在在的文字说出了很多我想表达却不知如何表达的话,解开了很多我纠结不休的问题和疑惑。
第一章的文章是困扰大多数学生党和年轻人的共同问题,我称之为“庸人的烦恼”,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大多数人也没有含着金汤匙出生,所以大多数人都会碰到各种烦恼,比如“不聪明怎么办?”“这个决定我该不该听父母的?”“我既不是二代智商也不逆天感觉人生无望了怎么办”诸如此类的迷茫在年轻时都会有,但是很多年轻人迷茫了也不去行动就一直在那里迷茫着,在游戏中蹉跎岁月也不去成长。GS用实实在在的文字告诉处于迷茫期的大学生们应该怎样做“如果你不够聪明又想改变自己,那你就得多努力,不,不是努力一点,请你很努力。”“要长成一棵树,风吹也好,雨打也罢,要坚强,所有的悲苦挫折,都使你成长。”“我们的人生本来就应该自己负责,爸妈不能帮你过日子。宁可摸索着犯了错再爬起来,也不要总是循着父母的脚印走。”
我知道,就算有些人看了GS的文章也不会去努力,只是看看而已。这一点GS也知道,但是总会有少数年轻人行动起来去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就算只有少数人认同了GS的观点并从中获得收益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了,GS也是欣慰的。因为“异类”总是少数人。而“异类”们也不需要大众的认同,我们自己认同自己,就够了。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我个人认为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特别是第三章的阅读推荐,让自以为书荒的我重新静下心来再读《梦里花落知多少》,真的感受和中学时代的完全不一样。
这两章在生活和交友方面,GS写出了自己的切身体会,很干货很实用。具体的大家自己在书中品读吧,我这里只说一点给我触动最深的,就是“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社交网络上”,书中的一句“千万不要痴迷于求知,却从无创作。”给我当头棒喝。同样热爱写作的我却用了一年时间不停刷知乎微博豆瓣等碎片信息,早就忘了自己的初衷,没有静下心来读书,没有静下心来创作,离既定目标中的自己越来越远。
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教给年轻人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感情,以及在都市打拼的孩子们不要忘了常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
作者的父亲病逝,GS要顶住伤痛顶住压力照顾妈妈和奶奶,其中的艰辛,我们只能感受,不能感同身受。每逢过节,网上都会流传开一个段子“假如父母再活30年,自己平均每年回家一次,每次五天,减去应酬、吃饭、睡觉等时间,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大概只有约24小时,30年总共才720小时,差不多一个月。”很多在北上广打拼的年轻人一年不一定能回家5天,留学在外的孩子每天吃西餐时,父母餐桌上可能就是平平淡淡的馒头青菜。有人说不要总是拿孝道来道德绑架,父母有养老金他们生活的其实很开心blabla。你们说的没错,但是除了个别人渣父母,大多数的父母是愿意看到自己苦心孤诣栽培了这么多年终于长成参天大树的孩子,多回家跟自己说说,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尽可能每年春节多陪陪父母,少陪陪酒肉朋友,毕竟,他们的双鬓已经发白,他们的翅膀已经飞不动了。
题外话扯了很多,无非是想表达这本书值得看,而且值得看第二遍。这是GS的第二本书,虽然风格没有名家那么成熟,但是这都是他自己的东西,相比较第一本来说,《少年啊,前路漫漫》是作者真正将心血投入其中写出了90后自己的故事和思考。
很期待GS的后续作品,也希望GS的生活和事业越来越好,最后,祝所有少年的人生,都如星般璀璨。
《少年啊,前路漫漫》读后感(三):宜寻觅——《少年啊,前路漫漫》读后感
侯孝贤有句话说,当你对一件事情似懂非懂时,你的内心似乎知晓答案,却又不明确,这就需要你去寻找,此刻,你内心的能量是最大的,它会不自觉地喷薄而出。
很早之前知道徐沪生的时候,他还叫Gayscript,知乎经典答主。一年时间,他从知乎、微信公众号和豆瓣一路寻觅自我,如今已经改叫真名,辞职写小说出书了,他的能量正在喷薄。
他的文字读起来很畅快直接,有时写的太简单我甚至纳闷这样真的也可以吗?但部分时间,他作为同龄人,条例清晰,字字珠玑的谈论自我修为,无疑像是一剂强心针,让人不能不坚定。我在心里一笔一笔描画着他的模样,他有点偏执,有点自我保护,在人群中不会特别起眼,但是眼睛里有光。
然而他和你我又都在寻觅什么呢?如何更好的成长,如何爱自己,如何精神独立,如何人格健全。到后来,我们逐渐找到了的就是保持沉默,即刻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只和愿意一路陪伴自己的人分享,不必试图向其他人解释以渴求理解甚至支持,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
但是谈何容易有效的寻觅又不迷失方向呢?大部分人在迷失中寻觅才是常态。没有谁生来好家庭,高智商,高情商,从而衣食无忧性格健全逻辑清晰人格独立。
在有限的时空中迷失过,恰恰说明对某些认知、某种价值观的不确定和潜在的不认同。因了这份迷惘生命多了一份深刻的可能,所以感谢我们曾经不成熟,感谢我们困惑从来都不少,感谢我们在求解,感谢我们在寻觅。
说看就看的电影,说走就走的旅行,说开就开的公众号,说读就读的书籍……很多东西已经开始发酵了,我们开始嗅到了一点点香醇。
此前,我曾把阅读、写作都当做很私密的事,我怕被别人看到我的内心,其实是我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文字间不免有闪躲。对于写作而言,我已然明白我需要把自己剖开来呈现,自己才是真正的读者。
我们一直苦苦寻找的是——真正的自我。
我还在寻找,我在路上,你呢?
书名:少年啊,前路漫漫
作者:徐沪生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少年啊,前路漫漫》读后感(四):知难,行亦难
目前已经读了前两个部分,书中夹叙夹议,兼有叙事和明理。在我看来人生有一定阅历之后,书中很多道理或多或少已了然于心。然而就是这些近似于“成功学”,看似“心灵鸡汤”的道理并不是那么容易知晓的,更遑论“知行合一”。
年近三十的我,时有新入职员工、母校学弟、亲戚家晚辈等后生问到学业、事业之事。“你说我毕业了干什么好?”“我该选什么专业”,诸如此类问题层出不穷,可见绝大多数人是迷茫的,对世间、对行业、对自身、对未来都没有足够的探索、思考和认识。而只是一味地指望前辈的经验能够“填鸭式”地应用在自己身上。对于此类,能够潜下心来真的看得进去这本书已属不易,更何况在尚无相关人生阅历的基础上消化理解书中的道理。
书中多出表达出自信、自主、独立、坚持等品质的重要性,以及获取这些品质的心理素质基础,可是在没有经历一些人生阅历的前提下,是难以具有这样的心理基础进而获取这些珍贵品质的。
作者沪生经历至亲故去、独立自主、由不自信到自信,这样的过程我也在近7年逐一经历过,因此读此书深有感触和共鸣。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并非在遭遇至亲故去、学业抉择、事业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怎样去做,而是在这些关节如何去想。问题千种万种,解决方案各有不同,唯有理念、思路才是背后可以通用的宝贵财富。
所以,强烈推荐高三升学、高校即将毕业、和在事业起步阶段遇到困难或挫折的年轻人阅读此书,相信结合自己身的阅历和思考,会有很多的启发。
最后,知难行亦难,诸位共勉。
《少年啊,前路漫漫》读后感(五):我出书了,第二本书
2014年6月,我辞职回家写作。当时的想法是,工作两年存了十来万,平时没什么物欲,很少花钱,房租跟姐姐姐夫平摊,一天三顿都吃家里的,花费很少,就算爸爸的病再复发,还能撑个两年。(很不巧,两个月前我爸复发了,现在还在住院,这次情况比较严重。)大不了两年后再出来找工作。但这两年我不工作,在家读书写作。如果能出书,依靠稿酬养活自己,那自然好。不能也没关系,总归趁着年轻努力过一回,尽力而为了,没有遗憾。
我运气好,辞职一个月就有编辑来找我,看中我在知乎豆瓣的人气,要给我出书,挑我在知乎豆瓣的文章,整理成合集出版。那时候我对出版一事完全不懂,就说行啊,你要哪些文章只管去拿。反正都写了,能出书干嘛不出?
两个月后,编辑说稿子整理好了,给我寄合同,预计2015年初上市。我一听,激动了。我要出书了!辞职的时候多少人说我吃饱了撑着,好好的月薪一万的码农不干,当什么作家?怎么样,我出书了吧。嘿嘿。
拿到稿件内容,我很吃惊。第一,选的文章都是我2012年、2013年写的旧文章,我旧时的思想和观点;第二,有些我觉得很幼稚的文章,编辑选上去了,有些我觉得不错的文章,编辑没选上去;第三,所有关于性取向的文章一篇也没选;第四,选的文章都非常“励志”,鸡汤味很重,我很多激进的思想都没选;第五,文章标题都改了,书名《让未来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也是编辑取的。
当下我非常不开心,跟编辑争执,甚至威胁: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东西!改掉!不改我就不出了!年少气盛,血气方刚,脾气要有多犟就有多犟。后来编辑跟我讲了许多话,我们彼此都有妥协。
编辑说得对,作为出版界的新人,我完全没有读者市场,编辑更懂市场口味,自然由他们负责选文章。将来我出书多了,有读者市场了,编辑自然放心叫我选稿。那本书的读者定位就是大学生群体,主题自然往“大学生励志”方面靠。之于书名和“知乎励志一哥”的定位,出版社要做营销,我实在不必太介意。
编辑对我也有妥协,在我的坚持要求下,书里加了两三篇关于性取向的文章,做了技术处理,是温和讨论,不激进。其中第149页那篇《如果你和这个世界不一样》还是很值得一看的。编辑说了,就国内现在的出版限制,某些题材就是不能出版,这个没办法,换哪家出版社都一样,必须要做一些文字上的处理。
给我出第一本书的工作室是个小工作室,他们给我提供的宣传资源很有限,只是官方微博微信宣传,大多数靠我自己不断在知乎、豆瓣、微信上写文章做宣传。还自己搞签书活动,让要签书的读者朋友联系我,我签书、写赠言、送明信片。尤其是买了好几本当礼物送朋友的,更要多写几句祝福的话。
其实书刚出版的时候,2015年元旦,我拿到样书,是有点矫情的。觉得这书不是我想要的,立马把样书都送人,一本也没留。免得看了不高兴。随着读者朋友们纷纷来找我,说书里文章很有意思,我也开始接受编辑的眼光,重新审视书里的内容。不那么固执。然后发觉,编辑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大多数文章都是我在知乎的高票回答,或者豆瓣很多人推荐的文章,都是我的心血。标题虽然改了鸡汤点,但内容都是我的思想。于是,我开始做宣传。
书已经出了,如果我故作矫情,不好好宣传,没人知道我出书,书卖不出去,让工作室亏钱,只怕以后也不会有人来找我出书。我是自寻死路。相反,宣传得好,书卖得好(前提是内容有保障,这个编辑说过,我这本书就定位读者群来说,内容很赞),肯定有其他编辑来找我。我要替自己的未来着想。
我写了那么多赠言,签了几百本书,送了那么多明信片(Gayscript的相册-签书),图的就是,读者拿到手了,觉得我很有诚意,拍个照发微博发朋友圈发空间,说两句好话,等于在帮我做宣传。我给每个人赠言都写满整整一个扉页,心意满满,最后再加上一段:
谢谢支持!希望你会喜欢我的书!希望我的文章能给你启发和温暖。看完帮忙在豆瓣评价下吧,谢谢!如果觉得不错,可以推荐给同学朋友。也可以当礼物送朋友哈!以后出书还望多支持!
当我跟第二本书的编辑确认暑假期间会出版第二本书时,我再加了一句:
预计今年暑假期间会出版第二本书。到时候还望多支持!谢谢!第二本书肯定会比第一本书好!
果然不其然,编辑说我的书销量很好。在新人里算非常好的。出版第一个月末就加印,第二个月末又加印,然后又加印。好多读者朋友给我发照片,说他们在书店里看到我的书,还是在推荐榜。
也有大学生读者朋友说,他们学校图书馆的公众微信号推荐了我的书。我自然很开心。编辑说过,现在很多书都是先在网上卖,网上卖得好,才有可能进入实体书店。他们能在书店、学校图书馆看到我的书,可见网上销量的确不错。(要是没在图书馆找到我的书,帮忙申请下吧,谢谢!)
出书后不久,第二家工作室的编辑来找我,合同给的条件更好,包括版税和首印册数。出书后三个月,第三家工作室的编辑来找我。特意从北京来上海跟我面谈。之前都是网上谈的。现在第三家工作室的合同已经签好,给的条件比第二家还好。这两家工作室都是业内知名的大工作室,能给我提供更好的宣传资源。之所以来找我,都是同行之间,得知我第一本书在宣传条件很一般的情况下居然卖了这么多。觉得我很有潜力。
这本《少年啊,前路漫漫》是我时隔半年多出版的第二本书。出版第一本书时,我就说,我追到第一个月亮了(套用《月亮和六便士》的话,很多朋友说我是辞职追月亮去了),肯定还会有第二个月亮的。这不,我说话算话。相信以后还会有很多月亮。
对比半年前的那本书,这本书编辑给我很大选材自由。书里百分之九十的文章都是我选的,编辑认可的;另外有几篇是编辑不大喜欢,但我坚持要放上去;还有几篇从前的文章,我不大喜欢,但编辑很喜欢,坚持要放上去。彼此都有让步。但总的来说,我的自主性大了。以后会更大。相信不久就会有第四家工作室的编辑来找我。我会挑主题,也会参考编辑的意见。太任性妄为了,只怕要流失读者市场;太听任编辑摆布了,我写作还有什么意思?当傀儡赚钱吗?还不如回去写代码,工资还高点。为了表达自我,也为了读者市场,我会和编辑做一个好的权衡,有选择地听取他们的意见。
从主题上来讲,放到书店的书架上,这本书还是归类为“大学生励志”类,算“心灵鸡汤”。我已经不反对别人说我写的是“鸡汤”了,因为很多读者在朋友圈推荐我书的时候都说:GS的文章可不是普通的鸡汤。(我不看心灵鸡汤的)看过的人这么说了,我还在乎那些没看的人怎么评价我吗?只要我的文章有阅读价值、思考价值、能给别人启发、能影响到别人的生活就行了。
从内容上来讲,这本书主要是我近两年(2014年、2015年)写的一些文章,包括对生活、个人成长、恋爱、家庭、读书、人际交往的看法,写了不少自己的故事。比第一本成熟很多。甚至有同一个话题,写了截然不同的观点。毕竟我也在成长,在改变。什么都不变,岂不是裹足不前了?希望我的读者能被我的文字启发,和我一起成长。
我很注重“启发性”这件事,我一直推崇要多读书,同时“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不敢说我写的都是对的,我只写出我的观点,如果你看完了,能启发你思考,有赞同、有反对,我都很欣慰。完全赞同我的看法,这不好。希望这本书能有叫你质疑、甚至反对我的观点,能说出你自己的观点。
第一本书只是谈生活,新书里加入了很多我的读书感悟。希望你看了我的书,也能引申一下,看更多的书,比如我推荐的那些书(新书里有我的推荐书单),更好地自我提升。慢慢看,别急着一下子看完,偶尔拿出来翻翻,或许能给你不一样的启发。
第一本书里的文章,为了出版(纸质图书的出版要求比网络化严格很多),编辑删改了不少句段。有的我自己看了都觉得怪怪的,像是我写的,又不像是我写的。这本虽然也有部分删改,但毕竟经历过一本书,知道哪些用词要处理,都是我自己改。没改出来的,编辑提出修改意见,我来动手。整体都是我的文字,丝毫没有假于人手。这本书的编辑也比前一本专业,书的整体性比第一本更强,结构更好,读起来更顺畅。
新书的编辑说他会给我争取很好的宣传资源,但前提是我的内容质量要够硬。从这点来说,我很喜欢他的做事态度,认真负责。改稿、审核的两三个月,他给我不少意见,我们交流很多。第一本书的选稿完全没交流,都是编辑定的。而这本书,虽然书里的文章都是我的,但整个作品,是我跟他两个人的合作。在此感谢一下编辑,辛苦了。连封面都修改很久。很负责。
选稿时,我明确过,新书里绝对不能出现和第一本书重复的文章。但编辑考虑到内容的整体性和质量,选取了第一本书里大概三篇文章,他觉得很不错,值得再加到新书里。在这里说明一下,免得读者误会。当然,为了避免重复,我做了内容上的修改。
出第一本书时,我对出版完全不懂,后来才知道,工作室为了控制成本,选用的纸张很不好。还是读者反应我才知道。新书没这个情况。编辑确保纸张会用好的纸张,保证书本的质量。
新书的工作室可能会安排我去高校演讲、签书。行程问题编辑在跟公司申请,可能在十月后。具体时间地点会在微信上通知,可以关注我的微信:Gayscript。到时候还望大家能来现场支持,谢谢。
新书《少年啊,前路漫漫》,
当当购买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23760281.html
豆瓣读书页面: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6593287/(帮忙标记下想读吧)
可以多买几本送朋友!适合所有年轻人!看完帮在豆瓣评价一下吧!谢谢!
前一本《让未来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
当当购买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23617548.html
豆瓣读书页面: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6277384/(帮忙标记下想读吧)
第三本书的初稿已经完成大半,预计十一前完成初稿,然后不断改稿,直到满意。第三本书的内容跟前两本完全不同,主题也不同,具体就不透露了,只透露一下时间,合同上写的交稿时间是2015年末,正式出版时间大概是在春节后,2016年3月左右。到时候还望大家多支持。我不敢说我写得有多好,我只敢拿信誉保证,我所写的都是我当下最好的文笔和内容,同时,我会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保证每本书都比前一本好,以后的会更好。这是对读者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人往高处走。与君共勉。
以上。我出书了,第二本书:《少年啊,前路漫漫》。
帮忙分享下吧!谢谢!
本名:徐沪生;豆瓣、知乎、微信:Gayscript
2015年8月17日
《少年啊,前路漫漫》读后感(六):鸡汤有很多种做法,这锅的味道我喜欢!
那天闲来无事在登录了许久未登录的豆瓣,都说文艺青年都玩这个。我想,我都屌丝那么久了,也该重新换上文艺的着装,来B人的圈子逛一下。
读书板块的首页就推荐了这本书,看着评论还不错,而此刻的我确实挺需要一些合适的鸡汤文来振奋一下精神。因为独自在国外的我,已经20天闲在家,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只出不进了,需要喝点鸡汤,补点精神!
订阅的是电子版了,盯着ipad差不多两天就把这书看完了。受作者的影响,读书光看是没有用的,还得认真做笔记,研究,最终还得写出来。不知道徐生最终会不会看到这个评论,我也稍微写点吧!毕竟,看了你的书,确实是受用的;毕竟,我们都姓徐;毕竟,书里有那么些文字,确实感动了我。
你说情商不高,就怪不得别人不喜欢你!让我竟然看到一个那么赤裸裸的。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我喜欢打篮球,小学就开始,到初中,算是比一般人接受过比较多一点的正规的训练。为此,那些相对来说业余的水军总是让我不屑的。高中时候入校队跟队友一起训练打市比赛,我就感觉队友不是很喜欢我,大学时候加入校队准备省大学生篮球赛,比赛过后我发现其他队友都成了好朋友,私底下一起吃饭,一起喝茶,唯独我只和他们是球场上的搭档。工作之后对于朋友圈总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不想去跟周围一起工作的那些人交朋友,总觉得高别人一等。看不上她们推荐的电视剧,看不上她们讨论的话题 ,看不起她们的学历,一股飘飘欲仙的自我优越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怎样厉害,原来,是真正的智商不高,情商还低下的人,才渐渐走到众叛亲离的这一步。
你说你从前容易被单纯情爱感动,现在更容易被一个人热烈的一生感动。你说的对,成长的烦恼,成长所遇到的问题,谁在这个阶段的时候都会遇到。有些自己会觉得要死要活的问题,其实书中就有答案。但是为什么就是有那么多人不明白这些东西,而导致让这些烦恼纠缠的面目全非?读书少了呗,学不可以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圣贤早就教过我们,如果依旧迷惑,只能说,学习的方法不对,学习的重点没抓住,学习的量达不到,以至于达不到质的改变。这些,都是从你书中学到的。很多书小时候觉得没意思,看不得,就如同小时候看的电影,长大了再看一遍竟然体会跟小时候完全不同。小时候觉得《西游记》就是看悟空打妖怪的动作片,觉得《霸王别姬》就是同志片,觉得《白蛇传传奇》就是爱情片,知道《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是国际励志大片,但是就是看不懂内在要说的东西是什么,如今再看一遍,看着作者静静的讲着一个又一个平凡人的伟大故事,心情随着人物的心境跌宕起伏,自己都会感动到自己的成长。
你问我们真的能释怀么?真的能坦然面对亲人之间的生死别离么!今晚,就在刚刚,看到 这一篇的时候,哭的我泪流不止。没有特别漂亮的用词,简单普通的描述小时候外盘坐在门口等着你回去跟她聊天的场景,竟然把我感动的如此这般。看你书的时候,我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沙发,或是清晨,或是傍晚,跟你你书里的情感,听你诉说你真是的故事。以前我一直以为我对亲情是不那么在乎的,因为我从小跟我父母一起长大,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除了逢年过节会见到面,其他时候几乎很少。一直以为我是绝缘类动物,但看到你说你第一个亲人外婆去世的时候,我想到初三那年我弟被水淹死,我第一次守在我直系亲属的棺材前,不肯眨眼相信我这个亲爱的弟弟已经永永远远的离开了我,他才9岁,看着躺在棺材里他的身体,他的脸,他的手,什么都没有变化,幻觉总是让我看到他突然睁开眼睛坐起来,说那是他和我们大家开的一个玩笑。然而事实就是,他真的就这么走了,没来得及跟任何人告个别,永永远远的离开了。今年8月底爷爷走了,而我却因为工作的原因在国外连家都没有回。我们,真的能释怀么!夜深人静的时候,这种问题仔细的问问自己,面对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回答。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的文字虽然简单朴实,但是却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觉。同样的年龄。成长面临大约同样的问题,让我看你这书看的格外走心。
推荐迷茫路上的少年们,花你人生中一点小小的时间,静静的读下这本书。前途漫漫,我们都得怀着心中的小太阳,勇往直前!
《少年啊,前路漫漫》读后感(七):愿我们虽摸黑赶路,但仍能发光如星。
好几次听人说起读到自己喜欢的书 ,汗如雨下,面红耳赤,越看越激动,有种拍案叫绝,相见恨晚的感觉。我想读书的妙处应该就在这里。
每一本书,都不过是简单几个字的排列组合,但是却深藏着一个又一个秘密,等着读者去解密。有人说一本书好得不得了,你沐浴更衣准备充分,却看不了几页就走神,然后想睡觉。这也正常,你没有找到那本
让你相见恨晚的书而已。
我看书喜欢写字的人实实在在 ,不耍花活,硬邦邦地告诉你,有这么一个事情,或者你应该这么干。当然还有一类是一直在说你看我多可爱,你看多招人喜欢,这类书我不太喜欢。
《少年啊,前路漫漫》这本书的作者GayScirpt算是第一种,其实这是他的第二本书了,第一本《让未来的你,现在现在的自己》卖得也不错。关于这个作者,熟悉知乎平台的人应该不陌生,GayScirpt。因为他是写同性恋的文章,很多人抱着好奇的心态关注了他,慢慢有了将近20万的粉丝数。他的文字和现在很多谈感情的90后作家很不一样,文笔朴实得像白开水,甚至还有点刻薄和啰嗦。但是你再看,开始发现像白开水的文字下面有一颗热忱的心,恨不能123把最简单的道理说给你听。你怎么就不明白,你怎么还听不进去。这就是GayScirpt。
GayScirpt有着令很多人羡慕的一面,被保送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成了高收入的IT工作人员,在网络上有那么多粉丝关注关心接着又出书。可另一面他又经历着同龄人没有艰辛。他父亲重病家境困苦,从小因为“娘娘腔”而被大部分孩子嘲笑排挤,即使保送上了大学还要不花家里一分钱自己去赚学费生活费,为了写书他辞掉了工作。“你们这些富家公子不会了解,像我们这些人,光是活下去就用尽了全力。” 可能我猜,当看到很多人有比他有更好的条件,每天却浑浑噩噩的时候,他心里会着急。
GayScirpt在书里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由这自己脾气,把自己经历过的,或者自己书里体会到的道理,硬挺挺地讲给大家听。
有意思的一点是,年轻人面临的问题如此相似:家境不好怎么办,人不聪明怎么办,我想努力却没有目标,我努力了却没有效果,我没有什么朋友,没有人理解我等等,这些迷茫、抑郁就是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一般。GayScirpt的文章鼓励了很多人,那么多人在他的文章下面评论点赞,这就是共情,我相信有一部分读者看完GayScirpt的文章,必然会头顶冒汗,相见恨晚。
GayScirpt还没有成功,所以这不是一本普通意义上的标榜自己的书,他只是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写了下来,很大家一起分享,记得当时感动我的那一篇《人不聪明怎么办?》里写了:怎么办,你郁闷,骂人,逃跑,一样还是不聪明,有的人就是不怎么努力就超越你很多。但是你只要更努力,就可以把那些又不聪明又不努力的人甩开。这就是GayScirpt的思维。我就是很笨,我家里也没有什么硬后台,但是啊,只要不断尝试,总会找到出路,过好自己的生活,更独立更强大。GayScirpt这么劝别人,自己就是这么做,每一步踏踏实实走,干好眼前的事情。少一些没用的负面情绪,多想一点解决办法。
现在看他已经甩开了那些当年耻笑他的人挺远。
GayScirpt又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经常因为看书看电影而泪流满面,他用读书和看电影来扩充自己的眼界和视野,书里特意收录了他最喜欢的一小部分书或者电影的评论。
最后,我很喜欢封面上的那句话与大家共勉:少年啊,前路漫漫,愿我们虽摸黑赶路,但仍能发光如星。
《少年啊,前路漫漫》读后感(八):少年啊,前路漫漫,你勇敢走。
对作者的最初印象就是知乎豆瓣的鸡汤红人,后来加了微信,每天传送的文字从没仔细看过,直到一则“征婚启事”让我对作者大跌眼镜,于是乎,果断取消关注这个我认为的自大,浮夸甚至是自信心高度爆棚的人。
收到赠书还是很欢喜的,摒弃印象中的他,就文字和写作者而言,作者还是值得尊重的,现代社会,拿起一本书不易,静静地阅读也不易,更不要说写作了,没有强大的心理,没有绝对的孤寂,又如何写成第二本书。
首先书的装帧挺好看,蓝色,忧郁,星空,深邃,再配上粉色,温暖却不高调,艳丽又不张扬。
书的内容也是可圈可点的,作者以自己强大的内心鼓励着读者,从自己的家境出发,到自己为生活为家人奋斗,不是每个人有勇气敢于面对这一切的。生活已经如此,社会这般浮华,更多的人只会迷失,会懦弱,会躲避,会不振,但是作者坚强,努力,上进,果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自己的生活。
强大的内心以及超脱于作者年龄的成熟是我看过书后对作者的印象。书中很多鸡汤其实并不鸡汤,仿佛是一位长者,一位过来人,一位历练者在对你忠告,对你娓娓诉说。
要么多赚钱,让自己的物质生活更自由;要么多读书,让自己的精神生活更自由。这是作者的话。在书中作者推荐了很多大家的书,都是很棒的著作,而且是很多年轻人不爱看的书,同样,作者提到了好几次亦舒和《喜宝》,我也非常喜欢这本书,其实这个故事对年轻人也是很有启发和警示的。作者对图书馆的热爱也是值得年轻人去学习的,图书馆,可以不需要朋友,可以不花钱,可以安静地思考,可以肆意地梦想。相信作者的很多文字都是在浦东图书馆完成的,在书籍的世界里,下笔也会格外流畅吧。
作者的豆瓣没有关注一个人,有的只是自己的评论和日记,作者在书中也写道,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社交网络上。的确,现在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离不开微信,离不开朋友圈,时时刻刻只要看到朋友圈的小红点就要刷新出来,吃饭,旅游,唱歌,抑或干任何一件事都一定要在朋友圈分享,等待着大家的点赞和评论。我们已经被死死捆绑,无法脱离,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做的,不知道。作者用自己的视野和文字告诉大家什么值得做,什么不值得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很诚恳。
成为更好的人。当看到作者这个标题时,我就想到了品冠的《为你我想做更好的人》这首歌,当然,这是首温暖情歌,而作者正在努力改变生活和人生,这是个怎样的人,会如此坚忍,他难道不会因为家境难过吗,他难道不会因为没钱窘迫吗...他只是个90后,他却做了很多很多让人看了心酸唏嘘的事。
当然整本书总体方向我还是很赞同也很支持的,毕竟在作者这个年龄的小孩很少会考虑到这么多,很多还是依靠着父母,我也是这样。但是依然有些许文字不敢恭维。
作者在学生时期做家教,而且是家境很好的小孩的家教,作者的文字虽然隐忍,但是谁不羡慕优渥的家庭,优越的生活呢,通篇描述小孩只喜欢打游戏不喜欢学习,其实这可以算是个案而非绝对,后面作者还有一篇文章说不要评价别人的生活。这两点挺矛盾,我们的一切都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我们是无权评论别人的,哪怕你再看不惯,再嫉妒,再不屑,都没有用。当然,从作者独立的篇章来看没有任何问题,放在一本书中,矛盾就凸显出来了。
“我懂经济学”。这是作者说的。其实很多作者没必要刻意写出来,只要用你后面的文字来论证,大家也会懂的,一旦写出来“我懂经济学”,大家又会觉得你不自量力了。
“不觉得自己是芸芸众生的一个”。这绝对会成为大家喷你的又一理由,我想作者的意思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与众不同的那一个,改变命运的那一个,而与芸芸众生隔阂开真的没有必要,哪怕站在金字塔的顶端,最终都会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抑或成为飘扬的灰尘。我们的生活本就是矛盾体,强大和渺小,本就是没有可比性的。
“我毕业两年存款14万”。不知道我有没有记错,好像是这个数字吧,作者在书中也不止一次提及过。这个是想向大家证明什么?同样也可以用自己的工作自己做过的事情来阐述来证明,而非突兀地将具体金额写出来。
原本在阅读过程中在手机上记录了一些笔记,无奈刷机全没了,全凭自己的点滴印象写下以上文字。
总体而言,收到作者的赠书很开心,写作者用文字的方式来诉说是很让人尊敬和尊重的,读罢没有一丝触动也是不可能的,作者没有华美的词藻,没有浮夸的絮说,也没有不切实际的感受,有的只是从心出发,从自身挖掘,流水却自然,感谢作者文字的力量和温暖,有时间再度翻阅,相信任何一个章节都会有新的感悟和启发。
少年啊,前路漫漫,你勇敢走。
《少年啊,前路漫漫》读后感(九):一本恶心的书
一星都不给非常恶心的书!
这是一本很垃圾的书,看了几篇完全读不下去并希望能消失记忆,把刚读过的都呕出来。
自以为励志不过是指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罢了,说自己不聪明?知道什么真的叫不聪明吗?
误人子弟,现在为什么这么多垃圾人都能出书了?好的人生是适合自己的人生,绝非像你所说那样只有努力,不断逼迫自己的人生,绝非只有励志,刻苦,绝地反击,拼命逼自己成为最优秀的人。
就是因为这种有毒价值观的灌输,所以才那么多抑郁的人
我穷,我也拿不到奖学金,也不能在奥林匹克上拿奖,也不想把应该在好好读书上大学的时间去费尽心思找兼职做兼职......难道你就可以说我是一个不努力的人吗?说我是废材吗?ridiculous!
而且每个人能力,性格都不一样,有时候不一定努力了就能得到理想的结果,这种恶心的价值观一直在说努力吧,努力就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了,如果这样最后只会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令人发指的书和作者!到底谁给你的自信写书的,不好意思虽然没看完但我还是评论了。
《少年啊,前路漫漫》读后感(十):读后感!
看完后对GS的想法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要努力提升自己,思想上要独立思考,远离负能量朋友,健康地恋爱。用心体会生活。
我赞同书中所说学习要列计划,没计划的人生太松散了,容易原地踏步。我自己就从列计划中收益颇丰。列计划不仅可以像一场仪式一般让你进入学习的状态,还能使你更容易专注,提高效率。
柴静在《看见》里说,“你不应该去听那些乱七八糟的声音。你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以前网上也有一句类似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就像森林里的老虎每次捕捉猎物时,必定不会去理会猎物心中的咒骂。爱因斯坦撰写《相对论》时也不会一个个和不理解的人解释。
那种有精益求精品格的人,这世上极少。因为好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社会现实的压力下,自身的棱角早就被磨掉了,根本不想精益求精。好多人的无奈,”唉,没办法,为了生活嘛!”
所以才会有伟人,能够做出常人不理解,不那么与自身现实利益相关的选择。
书中后半部分讲作者的生活比较多,
阅读过程中也存在与作者观点不同的部分。例如讲到友情时,作者认为友情不需要刻意的经营,毕业后大家四处奔波,联系少了,属于没办法的事,没必要有意弥补。如果有缘分,那就做很久很久的朋友,如果没有,无需强求,生活就是这样子。我认为,友情当然需要多联系,即使你把他定义为刻意经营也好。你是我好朋友,我珍惜这段友谊。生活在一起时我们玩得很开心,以后分别了,你去了其他地方,我们也要常联系,互相关心,了解彼此的生活。有空来你的城市找你。这很正常嘛。我们会花时间花精力与在远方的人联系,这才与普通的朋友区别开来呀,这是好朋友应有的“待遇”。就像对父母一样,不会因为长大远离了家乡,就失去了感情。
GS说【我从不参加同学聚会】。我也在网上看到好多类似的观点,不愿意去参加高中10年20年的班级聚会
{参加同学聚会,大家都问你好不好,有种比试和较量的感觉,好像是在排名,一定要争个高下。聊到工资,还得模棱两可的说,怕说高了,对方便有些讪讪的,下不了台面,接下来的话也不知道要怎么聊了:说低了,自己也丢脸,对方笑笑安慰你,虽然你并不需要安慰。总之是费心力,聊个天跟打仗似的,太不痛快}
那我觉得是观念的问题。干嘛要提到工资问题,现实成功与否。同学聚会真正的目的又不是为了比现在谁过得更好,最挣得钱最多。难道不是见见当年的同桌,前后桌,室友,班长,老师,大家一起回忆美好的旧时光嘛。
书中有一个我认为挺有意思的观点“我们爱一个人,就该坦坦荡荡接受她的爱意,不该拒绝。因为我也是爱她的,担得起她对我的那份爱”。比如每次回老家,都会收到爷爷奶奶给的额外的零花钱,父母会教导我们,他们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的,不该拿那些钱,但这个观点就认为“我们应该接受,享受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因为我们也是爱他们的,承受的起”,如果我真能够这样子思考问题的话,每次接受一个人的好时就不会觉得愧疚了。但前提是我也会对他/她好。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啦!冷风中,男朋友脱下外套给女朋友,女生不接受,怕男生也会着凉。几个好朋友,出去吃饭,抢着付钱。这也算吧。
【我爱你,我愿意小小牺牲一下对你好。你也爱我,你心疼我小小的牺牲,不愿接受。】
以后还是接受吧!爱不就是这样互相给予和接受嘛。
{不要总是评价别人的生活,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
有道理是有道理,但是我觉得完全做到不去评价别人的生活好难哦。八卦是人的第八大本能,纯作消遣,和朋友侃侃大山,稍稍议论一番是非,交流一下彼此的想法,不也挺有趣的嘛。只要不要恶语伤人,不侵犯当事人的利益,给生活添加调味剂,有何不可。像“钱塘老娘舅”调解民事纠纷,不也是从评价他人生活开始,帮助,改变的嘛。
我初中高中的时候看不懂好多文章,朱自清的《背影》,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鲁迅的各种文章。现在我听完GS的描述,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我喜欢散文,没讲任何大道理。人到中年,甚至老年,缓缓回忆这辈子所遇见的人,所经历的事,没有年轻人的那份冲动和偏激,很温和,也很感慨。都是人间真情}
另外书中说的一些道理确实是老生常谈,“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哈姆雷特看完书后所做出的行动与改变还是different。
书里讲到爱情的部分。其实我很不情愿赞同GS倡导健康的恋爱。因为舍不得的呀。
{没课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去图书馆,不忙的时候,就一人一只耳机,一块儿看看视频。忙的话,你忙你的,我忙我的。我口渴了,去倒杯水,顺便帮你带一杯}
{学习上进是年轻人最该做得事情,跟心爱的人一块学习上进,一起为美好的未来而奋斗,还有比这更美好的吗?}
哈哈,但是如果没有轰轰烈烈爱过一次(我指的是,因为谈恋爱放弃好多事情,让自己的生活不规律了,这才是爱情的魔力嘛。也许让自己其他事情变得糟糕,但是自己就一天到晚想着自己的爱人,和她在一起很开心很开心,所以无时无刻不想着她。“爱情中的人是个傻子”,不就是形容那样的状态嘛,没有那么理智那么理性了。或许就像扑火的飞蛾,哪怕知道自己的节奏不对的,也心甘情愿。我的意思是,因为爱情那么重要,为此也许受伤一次又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体会过爱情另一方面的甜蜜。我才不愿意牺牲和她在一起的时间呢。
我现在能体会文字的力量,有时候能振聋发聩,有时能治愈心灵。有些段落触及到你心灵里的,有些给你一些启发。有时道出了一直想不明白的事情的原委,解决了困惑,有时表达出自己一直表达不清楚的道理。阅读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