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一味》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食一味》读后感(一):一食一味,均是情怀
汪曾祺先生是我特别敬佩的一位学着,一位作家。记得贾平凹评价他: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梁文道说他:他的文字就像一碗白粥,熬得刚好。我觉得这评价真的十分贴切了。你可以立刻脑补出老狐狸熬白粥的画面,满腔文学在肚里一转,变成了白粥,咸鸭蛋,黄油烙饼……汪老的笔下没有大爱大恨,只有各种乡土美味,花花草草。这样一位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感恩的作家,用自己手中的笔传达出乡野人情和文化风情,让饮食走进千家万户。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以为书中记载的都是作者曾经吃过的,令人望尘莫及的美食,但是当我走进书中才发现,一食一物都是曾经我们经历过的时光。据说汪曾祺先生他平生最爱逛菜市场,他说:“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我想这也他的爱好分不开,在回忆家乡小吃的时候就是他记忆中对家乡的记忆,而在四处游访中的美食更是让作者的饮食文化得到升华,印象最深的就是长沙的臭豆腐和昆明的米线,在作者笔下寥寥数笔就将美食呈现于读者面前,未曾见过未曾闻过,但却对他充满期待。我想这也是他厨艺为什么如此厉害的一个原因,每当有港台作家或外国友人来采访汪曾祺时,中国文联就直接安排客人在汪曾祺家吃饭。其实能将饮食从厨房带到文化的层面上来说这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而汪曾祺先生真真实实的做到了,因为一道美食确实代表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当我看到汪曾祺先生从古文的珍馐分析古人的吃食,瞬间让我觉得饮食文化也是需要传承的,我想这也是汪曾祺先生写出这部作品的意义之一,也是让读者追捧的原因之一。不仅如此我们也能从这本书中看到汪曾祺先生平凡朴实的人生态度,而他淡定从容的态度也许读者对于他的作品充满期待我想这也是我拿起这本书仔细品读的原因。 有人说比他会写的没他能吃,比他能吃的没他会画画,比他会画画的没他有意思。 他就是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最下饭的文人”的汪老汪曾祺。最喜欢先生的一句话,他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一食一味》读后感(二):民以食为天
汪老除了作品出名,还有一点出名那就是他是一名十足的吃货。而这本散文就摘录了他写得关于吃这方面大部分的散文,其中包括我们读书时课本中曾经出现过的一篇《端午的鸭蛋》,那文中的咸鸭蛋蛋黄流油的描述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而且书的封面上就写着食中有性情,味中有人生。汪老童年应该是充满乐趣的,而且应该是常常在乡间的小道上玩耍。汪老认识很多野菜,哪里像我们现在的孩子早分不清咱杂草和野菜了。
书中散文的摘录也是特意安排过的。作为江苏高邮的汪老自然是对家乡的美食写过很多的散文,书先是介绍了家乡的美食,接着是汪老去过地方吃过地方的美食。我有种汪老可能就是每次去一个新地方就会把那里吃过的好吃的美食用笔写下来,而就和现在我们吃了好吃的美食拍照发朋友圈异曲同工。再好的记忆力也会有衰退的一天,拍的照片再回看你会重新回忆那美食。但是汪老那时候可没有手机这样便利的东西,只能用笔写下当时的感觉回味食物的味道,那么当重新看写下的文章就能回想起当时的味道了。
我觉得里面相对比较有意思的。就是家常下酒菜了,这一篇短短的散文里涵盖着十个菜。十个有新意又省钱又省事的菜。我觉得汪老最喜欢的就是拌菠菜,其实可能是因为他怀念家乡特制的拌枸杞头 ,汪老说自己拌的菠菜最为细致。在我看来确实如此,汪老将熬酱自己做拌菠菜的步骤都详细地写了下来。拌菠菜的配料,摆盘都是汪老自己精心研究过的,果然吃货不一定会做满汉全席,但一定对自己会做的小菜有独门秘方。我也从这篇散文里看出了汪老应该挺会做菜的,毕竟不会做的人又怎么会写做法呢?这些平平凡凡的下酒菜其实都是包含着对朋友的欢迎,对自己手艺的认可,汪老应该也经常和朋友聚在一起喝酒,朋友来了不慌不忙地准备下酒菜,和朋友喝个两三盅,吃几口下酒菜,探讨一下最近近况,生活就应该这样有几个交心的朋友,也应该自己在家准备饭菜与朋友小聚一下。
一个人对食材的了解,可以看出他究竟是不是一个讲究的人,我想汪老应该挺喜欢自己下厨的。他也喜欢尝试各种新鲜的菜式,他去过很多不同的地方,尝试了各个地方的特色菜。但是我觉得他对家乡菜还是有特殊的情感在里面,可能因为人终究是思乡的。就算自己功成名就,在更好的地方有个很好的发展,可能总想落叶归根,回到家乡。家乡总是能给自己有一种觉得安全感和归属感。汪老写作的时候总是把很多菜与家乡的菜相比较。可想而知汪老还是很思念故乡。
每个人有不同的口味,有些人喜欢吃甜的,有的人喜欢吃辣的,有些人喜欢吃酸的。不一样的口味其实也是对你人生的一种反射, 人的口味跟着性格也有的很大的相似之处。从汪老的散文中可以感受到汪老的口味应该是偏爱甜的,汪老也是有一颗乐观的心。
《一食一味》读后感(三):吃与文学
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汪曾祺的好吃不负盛名。
谈吃鸡,他说“广东的盐焗鸡,四川的怪味鸡,常熟的叫花鸡,山东的炸八块,湖南的东安鸡,德州的鸡扒......”第一应该是“昆明的汽锅鸡”。
”鸡瘦则肉柴,肥则无味“,但武定鸡却是”肥而有味“。他真是会吃!
他说吃梨,也是河北的鸭梨、山东的莱阳梨、烟台的茄梨、昆明的宝珠梨和“火把梨”,全都吃过,并做比较。
汪曾祺写吃食,不得不令人佩服。
吃食深度与广度并举,这是他的特点。
深度上来说,一般人的吃,就是吃了。而他却能付之于笔下,描绘出独特的感觉——这感觉并不是让你狂咽口水式,不像动漫里渲染到爆衣的震撼,也不像吃播视频那样看着口水大动。这种描绘是淡淡的,他一如既往的笔法:既能说出做法,又能夹带感情,解释背后的文化。
他说家乡的锅巴和焦屑,其实并算不上什么美味,但却是家乡、是童年的风味,即便他自己也说:“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动乱是有关系的。”
对吃的文化,他的研究无出其右,不光自己买菜,做菜,他还常常研究菜谱——古人的菜谱,像清人袁枚的《随园食单》,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幽兰居士的《东京梦华录》,其余如《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盛录》、《梦梁录》、《武林旧事》、《会仙酒楼》等等,能从古考证美食,然后品评美食的,不枉为大家。
其二是广度,在周先生的文章里,四方吃食“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还有臭(臭豆腐),他无所不吃。具体自可观之。
我想说的是此话的言外之意,周先生不止在一篇文章提到“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他劝年轻人多积累一点生活知识。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不管古代还是异地的食物,都要试试。
“你当然知道,我这里说的,都是与文艺创作有点关系的问题。”
言外之意,对文化,也要多尝试些口味,多吸收,而不能故步自封。
最后,分享一下我最喜欢的一段吧(居然是说水果店):
这香味不是时有时无,时浓时淡,一阵一阵的,而是从早到晚都是这么香每一种长在的、永恒的香。香透肺腑,令人欲醉。我后来到过很多地方,走进过很多水果店,都没有这家水果店的浓厚的果香。这家水果店的香味使我常常想起,永远不忘。那年我正在恋爱,初恋。余味淡淡,自行品味。
:此段颇似其师沈从文《从文家书》:“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颇耐人寻味。
《一食一味》读后感(四):世上万般好,吃乃第一遭
口腹之欲,实是雅俗共赏之美事。《孟子·告子上》中说:“食、色,性也”真是人生第一真理。
说到吃,我想世上其他国家的人也能掰着手指头说出几样美食来:法国鹅肝、日本寿司、意大利面、德国汉堡,等等。但咱中国的美食与它们比起来,非但不逞多让,还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信您瞧: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真要一个一个数,怕是数个三天三夜也数不过来。且不论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四大菜系,单一道满汉全席一百单八道,就能让您吃七天还不带重样。不怪乎一说到吃,咱中国人那是谁都不服,非得跟你整个一清二白不可。
但抛却“吃”本身,细细想来,从茹毛饮血到如今的煎炸烹煮,“吃”早已不单单是“吃”本身了。人世间的爱恨情仇、生老病死、春夏秋冬、五味杂陈,都包裹在这“吃”中了。
吃什么、怎么吃、如何做,在我看来,毫不逊色于所谓的“人生三问”。将它们整得明明白白的,古往今来,掰着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就说咱中国的,苏东坡算一个,袁枚算一个,往近代数,汪曾祺算一个,梁实秋算一个,再数嘛,怕也找不到几个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汪曾祺。我对汪老最初的印象还是他那篇《高邮的鸭蛋》,滋~单黄蛋,双黄蛋,筷子一戳,往外直冒油,只是想想就要流口水了,更别说吃了。从此以后,我就记住了高邮的鸭蛋,记住了汪曾祺。
后来,又接触到了汪曾祺其他的作品,尤其是他写的关于各地美食的作品,经常在半夜三更回想起,便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不过,一直未在市面上见到他写的关于美食的合集,深以为憾,直到最近,听说文通天下出了一本叫《一食一味》的汪曾祺老爷子写美食的集子,十分高兴,忙买来一本,一饱“口腹之欲”尔。
即便是写美食,汪老爷子的文字也如他的其它作品一样平实朴雅,不以夸张戏谑博人眼球,正如其淡定从容的人生态度。诸君如有兴趣,自可买来一观,便知我所言是实是虚,我就不在这赘述了。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和汪曾祺老爷子有几分相似之处。
去年年初,我搬到了东五环外的一处居民楼中。由于嫌麻烦,我就把锅碗瓢盆什么的都放在了原来的住处,再加上自己懒,一直没买新的,就天天在外边吃。楼下有一家“大娘水饺”,是一对五十岁左右的东北夫妻开的,老板高而瘦,戴一副金丝眼镜,面容冷峻,木讷寡言。老板娘(也就是大娘)是东北人,具有典型的东北特征:豪爽、好客、嗓门大、爱聊天。我常常想,夫妻这样也是挺和谐的。
大娘爱跟食客聊天,天南海北、酱醋油茶,什么都能聊。一天,大娘突然问起我的职业,我说我是一个小编辑,大娘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双手按在桌子上,脸冲向我,眼睛闪亮,满脸堆笑。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成语:笑靥如花。她说:“哎呀,太好了,我这人平时就喜欢写点儿东西,也不知道写得好不好,总想找个人给看看,一直没遇到合适的,今天正好碰上你了,你方便给我看看呗。”说着转身回头吆喝,“老头子,给这小伙子送盘凉菜。”嗯……这我本来还想着谦虚两句,得,为了这盘凉菜,也就勉为其难了,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嘛。
把大娘写的东西拿来一瞧,虽说有些用语还稍显稚嫩,但还是能看出大娘有一颗细腻的心。她写的多是个人见闻,平实朴素,读来竟还有一种世事看淡、超凡脱俗之感,令我大是意外。当时,除了几处用词、标点的错误,我也没提其他。
后来,来的次数多了,与大娘也就渐渐熟络起来。大娘告诉我她是前年到北京来的,因为唯一的女儿在北京工作,离家太远,不常回家,老两口向女儿想得慌,索性就卖掉房子也跟女儿来北京了。来了之后,就凭着自己做饭的手艺开着这家小餐厅。但现在年纪越来越大了,渐渐感觉有些干不动了,就想着什么时候享享清福,不再给人做饭了。她跟我说她喜欢吃、喜欢玩、喜欢到处跑,去过法国、瑞士、英国等十多个国家,听得我十分羡慕。她过得是我想过的生活啊!
年底的时候,大娘跟我说过年就不做了,要彻底退休享受生活了。她说她要先去环游世界,痛痛快快玩一圈,回来后再读读书,养养花,写点东西,和老伴一起快快乐乐地安度晚年了。我听来心里百般滋味,又是替他高兴,又是暗自可惜再也吃不到大娘包的水饺了。
过年回来后,我看见大娘水饺的招牌已经撤了,店里有几个工人在装修。在门口伫立片刻,想着大娘此时可能正在欧洲某处,心里泛起了涟漪。
如今,三个月过去了,大娘应该回来了吧,我突然很想念她。
??2??Zi
《一食一味》读后感(五):食中百味
晚上看一本书,看的饥肠辘辘。这本书就是汪曾祺先生的《一食一味》,本书有一个让人想食指大动的封面,应该是水饺和蒜汁。想想,把美味的饺子放在蒜汁里沾一沾,然后放在嘴里咀嚼、下咽,真是人生一大开心事。谈到吃,我脑海就会出现很多美食,有过桥米线、羊肉串、玉米面、关东煮……但是,这些吃食,感觉与汪曾祺先生笔下的美食相比,都失之色,差之味。有些时候,文字比实物更有感染力。 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的文章不追求词藻的华美,也不追求内容的玄奥深奇,就如多年好友和你闲话家常。这是一场没有距离的交谈,让你品咂出生活的本身滋味。 《一食一味》是作者从小吃上感怀生活,没有特别复杂的吃食,每一道小吃都有着很简单的做法。虽简单,不敷衍,日子就应该以这样的姿态过。汪曾祺先生的文字里没有急迫感,没有浮躁态,有的只是踱步庭院的从容闲时。 《一食一味》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家常酒菜。主要写的作者家乡的一道道日常小吃,马铃薯、萝卜、蚕豆、豆腐、栗子……这些常见的吃食,在作者的文下一字排开,好像看到了它们的颜色,嗅到了味道。第二部分是四方食事。作者游历过的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而使这些味道延续的就是各地的各色美味。从金华火腿到梁山的鱼,从长沙臭豆腐到昆明的米线,从昆明的茶到沽源的马铃薯,它们经过岁月的沉淀依然散发出诱人的味道。第三部分是吃食与文化。学习汉乐府《十五从军征》时,我总是感叹古人的命途多舛,为古人悲泣哀伤,却从来没有深究过里面出现的菜在现在是什么。作者在这里让我明白了,“葵”乃“冬笕菜”,具体“冬笕菜”是什么样子,作者有详细的描述。汪曾祺先生还从古文里的珍馐分析古人的吃食,从下酒菜到面食,都有所涉及。吃食的文化源远流长,从吃上品读文化,也是一个有趣的点。 文中,有些吃食作者还配有做法,如果有兴趣,大可以自己动手去做。生活的乐趣不也体现在洗手做羹吗? 书中的一道道小吃,都是制作者的心意,还承载着千百年流传的文化风情,表达了无限的生活热情和雅致的韵味,读文,感受到了美食的诱惑还有俗世中的自然风趣。正如作者所说:“活着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