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是一本由易中天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读后感(一):中华史《隋唐定局》有感
本书在第一章中把中华两千年帝国进行划分。划分了上下两段。上半段一千一百二十八年,下半段一千零四年。两千年表现为两种趋势。大体上说,上半段是进行制度创新,(秦和隋)然后变成世界帝国(汉和唐);下半段则是先进行制度改革(宋和明),走向糜烂之后再由少数民族政权(元和清)来输血救场。也就是说,上半段是上坡路,下半段是下坡路。唐宋是两段的分水岭。 其实秦汉与隋唐不能混为一谈,宋元与明清更不能,所以,上下两千年可以一分为四:第一帝国秦汉四百四十一年,第二帝国隋唐三百二十六年,第三帝国宋元四百一十六年,第四帝国明清五百四十三年。 汉帝国不过是秦政治的遗嘱执行人,隋王朝也是唐文明的历史开创者。 隋唐定局主要是从制度上来分析隋唐社会的整体状态的。隋唐是混血王朝,更兼挟中华文化之优势, 以开放的姿态和兼容的心态面对现实。正因为如此他也成为了世界性文明三大帝国之一。 这就是中华的第二帝国。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读后感(二):帝国崛起
短命的隋王朝完成的工作量,却相当于其他朝代的数倍,它留下的物质遗产、文化遗产和政治遗产,比如大运河、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直到明清都让人受用无穷。
隋炀帝做的是,基本都是都是应该做的,比如开运河就功在当代利在签署,征高丽也是从隋文帝到唐太宗的共同心愿。问题不在他干了些什么,而在于他干得太快太密集,结果就是劳民伤财,为民族建立了千秋伟业的同时,为自己留下了万古骂名。
贞观之治的代表人物是魏征,贞观路线的核心内容是行王道,施仁政。
隋唐起,随着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的实施,官僚政治(官员治国或官员代理)代替了贵族政治。
汉武帝起,皇帝为了从三公九卿中夺权,不断把内宫原本管事务的机构赋予决策权,发明了一国两府,两套班子。当新的决策机构又对皇帝构成威胁后,就再设新的,架空旧的,如此往复。所以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原本都是内务部门,被新制度保留了原名,但赋予了新职。一改以往政务事务混在一起的情况,三省六部只处理政务,事务全归寺监。
三省分工不同,中书省起草法令,门下省进行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三权分列,互相制衡。同时设立监管部门,垣官(言谏)有批评权没有决策权,台官(监察)有弹劾权没有处分权。
唐朝是一个混血王朝,也是一个世界帝国。向周边(主要是西北)或吞并或和亲,扩大了版图,加强了各方交流。国内各种歪果商人、使节、高僧、学者往来活跃,胡人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也深深影响了本地居民。外域文化让唐人大开眼界内心丰富,唐制度和唐文化则启迪着其他民族的心智。作为混血王朝,挟中华文化之优势,以开放的姿态和兼容的心态面对现实,这就是他们创造处世界性文明的原因。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读后感(三):依旧是享受,但多了些思考。
就像上个评论,我就说过,看此书真的很享受。这本依旧延续了之前的风格。除此之外,易中天的语言很简练,而且有些论点,需要读者多多思考,才能明白,易中天为什么这么说。作者不会啰啰嗦嗦把所有观点都说好几遍,说的特别透。需要思考。而且正文174,注释从175到205,后面还有两三页的年表。可见作者为此小书,阅读研究了多少相关的资料。赞一个。作者本册受讲谈社影响很大,关于圆仁,可能是我看的书太少了,我是只在本书和讲谈社隋唐卷里看到讲他。其余唐朝史,几乎没有提过。而且作者比较喜欢引用讲谈社隋唐卷的东西,注释里不止一次,出先讲谈社隋唐卷(好吧,强迫症犯了。跑去数了下:21次)。
不过本卷有个瑕疵,发现一处错别字:
142:隋文帝就曾任命皇五子汉王杨琼为统帅,——此处杨琼应为杨谅吧?
多说几句宇文恺吧。每次阅读到这个宇文恺和他的观风行殿,都跟第一次知道似的,太震撼了,怎么会这么厉害,这么壮观,如此天才啊。即使现在要建一个这样的也不是很容易吧。
从本册开始变成蓝色封面,而且在书脊的书名后面标了册数,如“易中天中华史13”。整体感觉没有黄色那些硬实了。其他的还好。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读后感(四):隋唐定局杂感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李商隐《隋宫》我们是历史的观众,是吊客,是吃着历史的肉、啜着历史的血、品着历史的泪的闲人。历史对于我们来说,无非是六朝闲话,古今奇谈。往高了说或者是我们的民族,我们的记忆,我们的祖宗。
这很好,也很对。但民族也好、记忆也好、祖宗也好。一旦饥饿、死亡、贫困、压迫、战争接踵而至,都是狗屁。何为人文主义,历史是为人服务的,人不是为历史服务的。但历史是古人的现实的还是现代人的历史,这是一个问题?
人文主义告诉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人不管那一套,他只赞美对自己有好处的地方。如果统治者用鞭子驱赶着历史的看客,让他们吃猪狗食、干牛马活去创造太空电梯。他会告诉他的奴隶们,我们这个民族会因为这部电梯而不朽。我说去他妈的不朽,去他妈的民族。
“粟朽于仓,人殣于道,豪民逞,贫民毙,争夺兴,盗贼起,有国破国,有家亡家。”这就是隋炀帝治下的众生相。历史学家们可以赞美他文治与武功。因为无论科举制还是大运河的恩泽,只要不是瞎子,他们看得到,而且享受了,而且自豪了。而隋炀帝的鞭子、他的冷漠、他的豪奢、他的“锦帆应是到天涯”、“半作障泥半作帆”,历史学家们就算能感受到,也无法伤其胫毛。再加上传统封建社会对秦皇汉武隋炀帝这些暴君着力贬低。历史的看客们就生出几分客观与同情来:“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肚子里有了鱼肉,就升腾出了这样的高明的历史观来。
读者自己难道不是这种人。自己喜欢太平的世界的小日子,但希望祖宗们开疆拓土,哪怕是穷兵黩武;而且明知“月满则亏”是历史常态,却抱着flood after I died的心思。这一点到是乡愿的很。秦皇汉武们竭尽民力,而子孙们受其余荫,却苛求他们。如果不是隋炀帝的那些文治武功,中国可能不为之中国,太平的日子可能没有。为什么要刨坟骂祖呢?当然乡愿的不仅是我,而更是历史学家。易中天先生说的对,也说的好:大运河应该造,但是百姓也应该爱。应该两全齐美。如果前面,那些隋炀帝的粉丝们可能是不虞之誉,后面的历史学家们确是求全之毁。
隋炀帝要是能从坟里爬出来,必然说:YOU CAN YOU UP。
不管如何,唐太宗并非隋炀帝。历史固然是由胜利者写成的,但只是历史一面;另一面则是历史自有其天道。不把人当人的,必然不会得到人的待遇。无论他是谁。
抚我者后,虐我者仇。尚书此言,尤在耳畔。天下之君子,不可戒慎恐惧。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读后感(五):隋唐隐史?何以辉煌
子贡曾经说过:“我感觉纣王做的那些恶,不像人们说的那么多,只不过人们都讨厌他,所以天下所有的骂名都归他了。”
其实,这句话用来说隋炀帝更恰当些。
记得小时候曾经读过《隋唐演义》一书,书中将隋炀帝描绘得污秽不堪,杀父弑母yin乱,自不必说,而书中他为了一己之欢,便发动天下民夫开动大运河,动不动便杀人,其累累罪恶当真是罄竹难书,因此各路群豪群起逐天下之鹿,可谓恰如其分,然而仔细想想,许多事情其实未必尽然如这般恶劣。
首先第一个疑点,便是他继位之后最初的所作所为,当真不输唐宗汉武,比如开凿大运河,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在享受着其给我们带来的交通之便,在分裂几百年之久的中华大地上,一条纵横南北的河流,将原本孱弱的南北疆域疏通了血脉,连接了起来,让中国不再走向分裂;
比如发明科举制,直至20世纪我们才将科举制废除,可见其影响之深,科举制终于让普通人家的子弟有了晋级逆袭的机会,不再是“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使得官吏的晋升不全是只属于门阀大族之间的门第传递游戏;而三省六部制直到清朝灭亡才宣告结束,便能看出该行政制度的成功之处。
其次便是他的一些大动作,尽管给他招致了身死国灭之祸,比如多次征伐高丽,但从后来人的一些做法来看,其实他的所为应该说只是行事方法上有问题,因为征高丽这兵燹,从李世民直到武则天均未停歇,以此我们便可得知征伐高丽本身并无错,然而只是他太想证明自己,所作所为也因此太急了一些。
相应地,史书中关于李世民的记载相信也不尽如真实世界所发生的形状,比如根据《大唐创业起居注》一书,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在唐朝建国过程中李建成的功劳之大,毫不逊色与弟弟李世民,然而后来的正史当中,很多功劳却被一笔抹杀,最可疑的则是围绕在“玄武门之变”有关的前前后后了,按照中国的传统,有史官专门在宫中记录皇帝的言行并记录在案,皇帝万年后便开始写史,并且在皇帝生前,皇帝本人是无权对记录进行查看的,这也是为了保证史官能够做到秉笔直谏,然而在玄武门之事过后多年,李世民心中的强烈愧疚感让他做出了一个影响极其恶劣的示范:他用了一些手段,示意当时编纂皇帝起居注的褚遂良让他的记录给自己瞧上一瞧——更不用说玄武门之时围绕在他兄弟和父亲身上有关的种种疑窦。
当然,唐朝前期的繁荣富庶,从诸多文人墨客笔下留给了我们太多值得回味的东西,从李白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到王建说“玉蝉金雀三层插”,“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姑苏碧瓦十万户,中有楼台与歌舞” 从“近来无奈牡丹价,数十千钱买一棵”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时唐人无论生活状态还是精神状态,都是极其富足的,在这种生活下的人,会有一种格外开放的胸襟,从唐朝国内流行着佛教、景教(早期基督教)、伊斯兰教、拜火教等各种宗教百花齐放,就能看出其思想的不拘束,富庶的长安街上,各肤色人种摩肩接踵,各种民族舞蹈竞相斗艳,各类宗教自由传播,浑不知是身在中华,还是已至天堂。
不过我们不要,也不应该忘记,这一切的繁荣昌茂,没有隋朝的奠基,是根本无法达到的,在我们念念不忘回想萦绕着大唐荣光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给本来面目被严重模糊的隋炀帝一些功劳。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读后感(六):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能不忆长安?
在许多人眼中,唐朝是有史以来中国乃至世界最强大的朝代,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就是其佐证。而说道唐朝,就不能不说唐太宗李世民。他凭借前所未有的开放心态开启了李唐盛世,而此番丰功伟业也并不是巧合。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一一道来。 首先,中国为了大一统已经等待了太久。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经历了四百余年的南北朝乱世之后,大一统已是民心所向势在必行。隋朝实现了这个夙愿,但是作为统一王朝的先驱者,隋朝从百年乱世转变为太平盛世时明显经验不足,而唐朝或者说李世民,在接棒隋朝的同时也总结了其二世而亡的经验教训,于是有了流传后世的贞观之治。 其次是开放,而开放的背后则是胡汉融合。且看朝中,赵国公长孙无忌、鄂国公尉迟敬德、边关大将安禄山等皆是胡人,而像安倍仲麻吕这样长期居住在长安的外国人更是数不胜数。就连李世民本人,也有胡人血统。事实上李唐王朝,早已胡汉不分。既然胡汉已是一家,开放就是必然。于是,产生了唐诗、唐三彩、丝绸之路等文化瑰宝,以及万国来朝的盛况。于是,唐朝还是中国的唐朝,长安已是世界的长安。 再者就是李世民的能力。厨师不好,再好的食材也是枉然,而皇帝就是国家这盘菜的厨师。反观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则史无前例的被一个女人翻了盘,其能力不足是主要原因。而李世民则能文能武、眼光独到。比如启用前太子遗臣魏徵就是一招妙棋,要知道历史上可没有几个皇帝会放过自己曾经的对手,但是为了国家,李世民做到了。于是在魏徵的引导下,唐太宗明白了“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终成一代圣君。而百姓,得以享受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唐时长安,繁华如斯。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能不忆长安?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读后感(七):隋唐定局——看易中天如何诠释古时中国世界帝国的兴起
早在2013年,易中天就宣布要以一己之力完成共计36卷的中华史,他豪言从女娲补天写到新中国,更为此隐居江南。历史常被误读,官修正史又只在乎掌权者的利益,而易中天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有三个:直觉、逻辑、证据,易氏中华史的书写就是靠此三个办法。
?隋唐定局? 是易中天撰写中华史的第13卷,隋炀帝不该被一棒打死,全按昏君论处,英明唐太宗却也曾杀兄、逼亲爹。青史冰冷、且充满血腥,而易中天的笔触却诙谐、有温度,他以平稳的语调,客观的分析,力图向读者还原真相,但行文却又十分接地气,让人不知不觉就看完了原本“枯燥”的历史。
历史的相似,隋唐被划为第二帝国。隋与秦相似,都曾开创统一局面,但也都二世而亡,接着又有两个强大的帝国紧随其后:汉朝、唐朝。宋和明相似,都有进行制度改革,走向糜烂后,再由少数民族政权救场,既后有元朝和清朝。但政治制度的不同,故相似又绝不能混为一谈:宋元有秦汉的宰相制度,又有隋唐的分权制度。所以作者认为两千年可以一分为四:第一帝国为秦汉,第二帝国为隋唐,第三帝国为宋元,第四帝国为明清。
隋炀帝的继位与被杀的根本原因。史学家多把隋炀帝定位为昏暴之君:得位不正,好大喜功,弄得民怨四起。而作者却直觉看出史书“故事”中的前后矛盾,逻辑不符。杨广的继位成功与最终被杀,其实都和隋文帝的政治路线改变与引导有关。在隋文帝时代,就有一伙军阀势力关陇集团,隋文帝的统一天下得力于这个集团,前皇太子杨勇代表着这个集团,隋文帝的早年与晚年都想过改变以关陇集团为中心的政治政策,故他当然选择与关陇集团没多少关系、代表南方派系的隋炀帝杨广作继承人,且开通大运河也是隋文帝的计划,但杨广在执行这个政治政策时操之过急,惹来民怨四起,也最终被关陇集团的代表势力所杀。
隋唐的创新政治。科举就是隋唐时期的一大发明,用考试选拔官员,可谓开公务员制度的先河,上层社会也可以推荐名额,但推荐名额必须公开,这样也不容易作弊。有了科举制度,知识分子的门第身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买卖官爵的事也减少发生。隋唐政治的另一创新,则是三省六部制,实现了皇权政治与官僚政治的和谐与平衡,代表中央政府的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彼此制衡、共同议事,使权利即不集中在皇帝的手中,也不集中于个别大臣。作者认为这两项制度的创新,隋文帝和唐太宗实在干得漂亮,正由于制度的合理,才开创了唐朝世界性的文明。
具有强大包容性的世界帝国。当时的唐王朝很有些像今时的米国,军事力量强大,政治开明,长安城里聚集游荡着各国的达官显贵:有经商的胡人、日本的遣唐使、波斯客、新罗的贵族王孙,以及各个宗教的人(有佛教、拜火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中华文明也是在这个期间传遍了世界,尤其是影响到整个东南亚地区,日本和新罗的使臣很爱将唐朝诗人写的诗捎带回国,甚至日本的天皇也跟着爱写诗,诗人的地位如此崇高,可见唐朝的文明程度之高,因为只有在高度文明的国家,文化人才会有这么崇高的地位。
历史是严肃的,作者的论述却格外的轻松。像用“偷渡客”来形容在国与国之间传递文化的使节,他们很多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像用“混血王朝”来形容唐朝对少数民族的包容。但让人佩服的是,在书的末尾,竟有五个篇幅的章节作为对书正文里的注释,可见玩笑归玩笑,作者也是有丰富的史料根据的。作者钦佩唐人,认为他们有优势,却没有优越感,对外来文化、外来客表现出好奇心与平常心。在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分外自信自己的文化,自信到对一切外来文化选择了开放和包容,因为他们相信任何的文化都不能颠覆自己的传统,而自己的文化却属于天下。有趣的是,想和大唐文化保持距离的突厥、回鹘都消失在历史的舞台,而选择全盘汉化的日本和新罗则最终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这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
.S??70006L0013H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读后感(八):葡萄美酒夜光杯
花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正值考试周,时间还是挺多的,有些时间来读读书。这本隋唐定局写的让人热血沸腾,从隋文帝统一中国后,经过隋炀帝的努力,帝国有了科举制,南北大运河以及三省六部制。虽然隋朝只有短短的三十八年的存在,但是其中所留给后世的财富却是受益匪浅。隋炀帝也许没有那么残暴,只不过是他为了实现实现政治抱负而频繁过渡的使用民力导致引火上身。个人名誉与成败得失相对于对后世的贡献也许就没那么重要了。不过隋炀帝能想到他的继承人唐能把中华打造成世界的经济和文明中心,也许他也会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再也适合不过隋朝了。 对于唐朝,不比我多说,是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朝代,也是中华文明最阳刚,最开放与包容的时候。胡汉混血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中华文明的新生,还带来了唐朝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和世界的经济中心的机会,因此世界的资本都流向了唐朝,资本家都把资本转移到了中国,因此长安一片繁华。一个王朝和国家,越是政权不稳定,越是对内拼命钳制,对外顽固排斥。相反,如果相信自己的政权稳如泰山,自己的文化浩如沧海,那么就会打开所有的门窗,对外来文化一视同仁地照单全收。 我挺喜欢唐朝那时的文化氛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充满着敬意与自信。上层社会以写诗为乐,诗人们可以聚在一起吟诗作乐,听歌作舞,打发一天的时光。而且诗在唐朝已成为一中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一种潮流和时尚,以及上流社会的身份标志和统治阶级的共同教养,在诗人备受推崇的背后,是为数庞大的作者和读友群,可见当时的文化氛围有多好。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个争论,快到圣诞节了,过圣诞节的人越来越多,而中华传统节日反而不受重视,这将又使一批人站了出来,大声指责这批所谓的青年群体,不爱护自己的文化和节日,而对西方的节日尤其偏爱,进而得出中华文明危矣的结论。以前我是赞同这种观点的,毕竟身为一个中国人,首先得肯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如果自己的根源丢失,那也就意味着文明的灭亡。但慢慢读的书多了,想的也就多了起来,比如唐朝为什么能接纳这么多种文明,而自己的中华文明却并没有枯萎,反而是越来越有活力?我想也许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吧,也正因为唐人认为自己的文明是最先进的,才对自己的文化特别有自信,对于外来文化反而是一种开放的胸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相互影响中变得更有活力。还有为什么元朝和清朝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为什么中华文明反而也没有灭亡,反而是少数名族学习汉语言汉文化,慢慢融入了汉族呢,虽然一方面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但还是中华文明的优秀性以及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文明是与时俱进的。至于如何影响,则看统治阶级有着如何的胸襟与气魄,唐朝的雄浑,宋朝的柔美,明朝的血腥以及清朝的颓痞。因此,我认为无论是什么西方文化,中华文化一定吸收其优秀的地方,然后净化来使自己保持着持久的活力,但前提条件是本国国民一定要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敬重与发扬中华优秀的文明,弘扬中华文明传统的优良品质,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有太多的无价之宝与智慧,无论是孔孟之道还是春秋其他学派留下来的哲思,还有汉字音乐古诗歌舞等数不清的非物质遗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自信。美国建国才两百多年,中国一个朝代就是三四百年,论历史和文明,美国只能给中国当学生。因此,我们不惧怕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所谓的入侵,反而害怕本国人民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蔑视甚至冷落,这才是要注意的地方。总之,我们应该开放胸襟的去吸收西方那些优秀的地方,并时刻对本国的文化和节日保持着自信,相信自己的文化是最优秀的,这些其余的外来文明只不过是为我所用,这样的心态才是大国心态,这样的文明才能永远保持活力,这或许是为什么四大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能够生生不息,延续至今的原因吧。 (什么鬼,不知不觉两点了。。。)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读后感(九):隋唐定局
《隋唐定局》是易中天先生的中华史的第十三本,这本主要是讲隋 唐时期的。不知道为什么,从这本书开始突然换了封面,虽然看起 来比原来淡雅有深度,不过给收藏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哦,这也许 是所以没有一次性出版完的书的通病啊。
隋唐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封建社会在此时发展到了 极致的繁荣。隋唐两朝皇帝均为胡汉混血,在血统上又有亲缘关系 ,以隋朝两代为奠基,唐初为发展,到唐玄宗时期终于来到了顶点 ——开元盛世!而后盛极一时的大唐急转直下,藩镇割据,五代更 迭,来到了历史上极其动荡的一个时期。易中天先生在这本书里仍 然用他的史观来对各个历史事件作出了不同的解读,比如对一般认 为的暴君隋炀帝,又比如对史书称颂不绝的唐太宗,易中天先生都 给出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易中天的书,仍然是主要看的是他的史观,而不是历史事实,隋唐 两代精彩纷呈的历史事件当然不可能在薄薄的209页的一本小书里 面写完,主要看的是易先生对事件的解读和不同的认识,是否对自 己的想法有所启迪,一味追求某件事的具体细节,每个事件的详细 时间这并不是我们普通读者所要追求的。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读后感(十):【书评】格笔致知
易中天老师用他一以贯之的文风,从三分归晋、帝国三部曲,扩展到了中华全史。
说到文风,对当下的以互联网技术为主导的新媒介阅读来说,更像是一个陌生的东西,却又因如此而愈发的宝贵。现如今,网络对纸质媒体的冲刷也是势不可挡,单不说所造成的事实上的模糊和认知上的混乱,但从文字的形式上来看,玲琅满目的书封背后却越来越像是千面一人,更好像是一个作者在写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面给同质化的观看者。
于是,大数据下的文字,逐渐成为了所谓的 人工智能 ,不但让抄袭剽窃愈演愈烈,还让冗余拖沓、晦涩不明、夸张不实、单调乏味等卷土重来,这背后,可以说是写作者们的一种对轻率和真相的恐惧。这样一来,从现今的书籍中再去获取知识,与在互联网的体验便越来越相似了。
不能否认的是,易中天老师没有百家讲坛的为人所知,就无法让自己现在能偏安一江南隅,去细细构想他的三十六部。但是更要看到的是,他没有想很多在三角区成名的人那样去揽钱揽物揽权,也没有闲云散鹤不知所踪,更没有戏谑糟蹋毕生所学。而是认认真真的做起研究,将他所感所学真诚地反映在文字之中。这种经世为众的人格,既通过他的言语和写作行为来展现,更重要的,还是通过他的文风所体现的作品来体验。
其实,对于读者来说,可能不太关注写作索要付出的幸苦,但是都知道的是,现代人不爱读书有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阅读太消耗时间和精力了。多少学究总认为这是读者的错,却没有想过如何通俗化,总用专业化为幌子。而实际上,从历史来看,好的作品极少利用所谓的 高度 而使自己贵族化,而是想尽办法让更多的人能观赏,所以,名家名师都会想尽办法让阅读让这个过程更轻松。
而为了达到这一点,文风就非常重要。它把内容与美学结合在一起,使读者与作者建立起联系,也与主题建立起联系。而向这样的书本学习有利于改变思考和归纳总结,即能够识别可比的数据和事实,并把这种模式应用于未来——吸收为自己的知识,然后内化为个人的智慧。
易中天老师的文风,就能给我这样最大的特点。他用一种易于上手却处处体现严谨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态度,从多种角度的注解历史。与他人的史书相比,特色颇多:
首先,是他“努力发现、极少断言”,完全尊重“历史就是个怪胎”这一句箴言,在事实不明之处表达不解,绝不臆断;
其次,是他“直面热点,追根溯源”,一面将酸腐文人的低级趣味解读剥离,一面也有理有据地挑战主流观点的问题所在;
再次,是他“热情分享,带人入境”,完整展现其研究思路和具体方法,甚至如何抓住关键点的步骤也是言无不尽,并附上完整引证;
最后,是他“谦虚谨慎,严谨细致”,加入多种解读历史的角度(政治、经济、军事等),看待所有的资料 不亲信 还给出保留的理由,而且对于读者的反馈和质疑也极其上心。
具体就本书《隋唐定局》来说:
为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对现朝和前朝做“整容手术”,以满足其“鉴戒”意义的需求,并把李世民抬高乃至塑造成唐帝国的真正塑造者,官方史学家不惜制造或采信伪证。
民贵君轻的背后,是权属不清,就责任不明,左右摇摆。,导致人治、官治跌宕,但从未 主权在民 。
夺嫡也好,政变也好,都不是后宫剧,也不是阴谋论,而是政治路线的改变,其背后不仅是利益集团的权力斗争,也是政治派系的路线斗争,更深层的原因,则的的确确是为了中华大统一和大团结。
在权力规范上,限制、制衡以及相应的保障,都无法一劳永逸,更不过只是形式而已,隋唐的三省六部的权力制约制衡制度在现今人看来也非常的完善强大,可也并未避免未来发生的剧变。
统治阶级利用科举来缓解社会政治压力是有理有据的:天下英雄入吾彀,赚得英雄尽白头。让年复一年的落地举子蹉跎岁月,根本成不了气候。
………………………………
希冀通过易中天老师的中华史系列就像了解全部的中国历史,那样肯定会失望,而实际上,没有任何的著作能做到这一点。而易中天老师做到的是,在他的文风下,历史变得有趣味、有深度、够系统,够开放,对我们现今的人产生长远的启蒙,并指导帮助我们去看待其他人的历史著作,看待外国史,看待国情,看待那些以前吐槽却实际上一无所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