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北京》是一本由魏子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页数:3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家在北京》读后感(一):儿孙自有儿孙福
——读魏子《家在北京》书评 文/可月会儿
《家在北京》作者魏子,原名魏代坤,山东沂水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过长篇都市题材小说《房奴》《复婚》《保卫婚姻》和商战题材小说《出局》等。
本书以大学刚毕业的展逸飞和女朋友董欣怡,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家里给安排的在市电视台那份旱涝保收的稳定工作,而选择在北京创业为主线,讲诉了有关亲情、爱情、养老、婆媳关系、二胎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通过阅读,使广大读者收获多多,受益匪浅。
俗话说的好:父母在,不远游。这种思想在展爱民心中根深蒂固。当年他不违父母命,当兵后选择复原回乡,甘愿在吕城工商所上班,临退休时才混到科长的位置。他的儿子展逸飞却不想和他走一样的路。所以当他得知展逸飞已经在北京找到工作不回吕城时,马上坐火车去找他,并一怒之下和他许下五年之约。
展逸飞和大多数北漂的打工者一样,租简陋廉价的房子住,经历了工作的低谷期,因入不敷出为回家过年而不得已信用卡套现等。董欣怡为爱情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和男友过着拮据的生活。偷户口本先斩后奏扯证结婚,致使从未谋面的双方父母坐到一起,但因南北方差异和生活习惯、当地习俗等不同,最终不欢而散。董欣怡父母董全友贺继红的通情达理、开明、善解人意等,和展逸飞父母的执拗、思想守旧、传统,形成强烈的鲜明对比,这和高素芬的生活经历有关。书中细致描写了新媳妇第一次回婆家时的情景。“我明面上告诉你,按照咱们老展家的规矩,今儿你俩掌厨。这是我和你爸结婚后第一天你奶奶给我立的规矩。”高素芬拿出自己的婆婆对待她的那一招,给儿媳一个下马威。董欣怡用她父母给予的善良、明理、识大体,慢慢感化了受旧思想控制颇深的婆婆。最终三家人、三代人和和美美的住在同一屋檐下。
文中四次描写展爱民曾经救助的流浪老人。老人有一子一女,因为拆迁款毫无保留的给在外地成家的儿子买房,而不受当地的女儿待见。无奈在去儿子那儿住了一段时间,被儿媳狠心赶出家门后,选择露宿。一晃就是四五年,直到被冻死儿子女儿在没有来到身边。看着着实痛心,却是社会存在的现实。从某种程度上讲,也让老一辈和年轻人反思,很有教育意义。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展逸飞和董欣怡立志不当啃老族,坚决靠自己的努力攒钱买房子在北京扎根,在年轻人当中是正能量,值得学习和提倡。董欣怡的父母,一心为孩子着想,不给她们添麻烦,计划老了去养老院。展逸飞的父母,虽然固执守旧,本着“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想让儿子在身边,最终顺应社会的发展而改变。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学习和借鉴。不好的思想习惯慢慢摒弃,好的学习效仿,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子女孝顺,后代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健康成长。
《家在北京》,好书推荐!
注: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可月会儿或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家在北京》读后感(二):家和万事兴——《家在北京》
新年在即,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运,多少父母翘首期盼孩子归家,多少游子渴望着与亲人团聚。常年在外奔波的人们,有的是为了梦想,有的是为了生活,聚散离合,每日都在上演。
《家在北京》是魏子的又一长篇都市题材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故事,但以独特视角,以独生子女为了梦想远离家乡北上打拼,与父母力求子女安稳平安的传统思想产生的激烈碰撞做为切入点,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关注的独生子女、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
展逸飞大学毕业,家人已经为他在家乡吕城安排好了电视台的工作。但他和女友董欣怡不想一辈子待在小城市,过父母那种一尘不变的生活,于是,一对怀抱着美好梦想的热血青年偷偷加入了北漂一族。
展逸飞的父母展爱民和高素芬是一对有着传统守旧思想的老人,认为父母应当为子女做好规划,以免子女走上错误的道路,为人子女应当孝顺,听从父母安排。而一向乖乖听话的独子展逸飞的“叛逆行为”无异于晴天霹雳,想着老无所依的凄凉晚景,震怒下的展父直奔北京,准备逮回不听话的儿子。岂料儿大不由娘,年轻人有着年轻人的想法和追求,况且沉浸在甜美爱情中的人怎会离开自己的爱人,一场争吵过后,父亲无奈地抛出了五年之约的决定。父子之间的罅隙由此加深。
董欣怡的父母董全有和贺继红是一对思想开明的老人,他们以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女儿善意贴心的提醒和建议,不因循守旧,尊重女儿的选择,并对没有经济基础的小两口给予毫无保留的真心支持。
亲家因为儿女偷偷领证不得已碰面商谈子女的婚事问题,两家父母思想态度的差异造成了强烈对比,让子女的心也跟着慢慢倾斜。但是明事理的董家父母非但没有就此得理不饶人,反而规劝小两口要理解父母的心情。
小两口坚持着自己的初衷,希望用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北京买房,把双方父母都接到身边。理想很丰满,现实中却有诸多困难。工作中的不如意,考公务员,意外怀孕,坐月子,去哪家过年,抚养孩子等问题接踵而至。在慢慢磨合中,子女摸索着最恰当的与老人的相处方式,曾经故步自封的老人,思想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作者善于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描述,把父母一心为子女却强忍着商量一方唱红脸一方唱白脸的矛盾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把只要子女过得好,受再多委屈都不在意的舐犊情深描绘得淋漓尽致。
这只是一个关于家长里短的普通故事,却又是一个关于两代人思想碰撞的寓意深刻的故事。子女要懂得感恩,懂得理解父母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心情,懂得父母不求子女大富大贵,但求子女健康平安的美好祈愿。而父母也应明白新时代的子女敢想敢拼,追求理想的抱负与决心。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家庭才能和谐,家和万事兴。
《家在北京》读后感(三):和谐处理各种“代沟”
和谐处理各种“代沟”
文/米雪
网络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叫代沟,有人说差三岁,那就有一个代沟。所以,父母与儿女之间相差这无数条代沟,如何缩短这距离,很叫人头疼。有的是一步一步硬将代沟走成了天堑,从此父母与子女几乎老死不相往来。而有的人,用亲情和理智将代沟铲成阳关大道,子女与父母其乐融融,虽然这个过程也是蛮辛苦的。《家在北京》显然属于后者。
《家在北京》的作者是著名作家魏子,原名魏代坤,山东沂水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足迹遍及郴州、西安、郑州、济南、北京等地。出版过长篇都市题材小说《房奴》《复婚》《保卫婚姻》及商战题材小说《出局》等。
本书所讲诉的正是当今热门的当代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有山靠山、没山靠自己的时代,有能力、有闯劲的毕业生是接受老一辈的安排安安稳稳却平淡的过一生,还是趁着年轻拼一把做一回北漂一族?展逸飞和董欣怡这一对不安分的小鸳鸯明显了做了后一种的选择。展逸飞对自己的父母阳奉阴违,开始是不声不响地自己找好了工作,之后又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领证结婚,看似荒唐,实际是自有主张。这是面对父母的紧急逼宫不得已而为之的对策。
在这一场角逐中,不能说父母观念守旧,也不能说展逸飞小夫妻不孝顺,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谁都没有错。《父亲》这首歌中曾唱到:“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能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中国人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的传统,展爱民夫妻遵循着这个礼法,想儿子生活在自己身边、万事有个照应的想法没有错,更何况,展爱民夫妻有这个能力能让刚毕业的小夫妻稳妥地进了吕城的电视台,轻松无负担地生活一辈子。
年轻人则有自己的想法。名牌大学毕业,有能力有水平,为什么不能靠着自己吃饭?北京城,这是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在这所城市生活,所见识的视野,遥远的故乡的小小县城,怎么能比得上?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个正常的潮气蓬勃的青年都应该有的心态。
不得已而制定的五年的协议,是父母的最后的让步,也是小夫妻努力的见证。然而生活中总是有许多意外组成的。结婚,买房,怀孕,抚养孩子,婆媳斗争升级……生活总是在给你意外的同时,也给你惊喜。在新的环境下,父母适应环境的新的观念的形成,对待问题的态度和角度的改变,最终,皆大欢喜。
“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呀。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苦乐年华》却是道出了千千万万人的生活,简单的故事道出了不简单的道理。生活还得继续,代沟还要继续铺平,和谐才是大主题,平淡也是大追求。
《家在北京》读后感(四):北漂人的故事
北漂人的故事
——评《家在北京》/By Rene-summer
北漂,就好像围城一样,围城里的人想出来,围城外的人想进去。有人想要“逃离北上广”,也有人偷偷瞒着父母也要当“北漂”。而展逸飞就是偷偷瞒着父母来北京找工作,拒绝了家里已经找好的电视台工作,和恋爱多年的女友董欣怡一起奋斗,只是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每个北漂的人都有梦想,每个北漂人都有故事,而《家在北京》就是写给为梦想而颠沛流离的人的故事。《家在北京》是魏子的长篇都市题材小说,讲述了展逸飞和董欣怡这一对北漂小夫妻,从相爱到结婚生子,而因为是否回家工作以及租房、买房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矛盾问题,也反映了现在社会人们关注的双独生子女问题。
父母在,不远游。在展爱民夫妻俩眼里看来,儿子展逸飞就应该守在自己身边,找个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衣食无忧的生活,等他们老了之后还可以照顾他们。而展逸飞却不愿意像父亲一样委曲求全的过一辈子,到头来也只能混个科长就退休。父子之间因为话不投机半句多,只能不欢而散了,但还是定了一个口头上的五年之约。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因为母亲高素芬生病住院手术,越发觉得儿子展逸飞应该回来工作。是去还是留,这个问题纠结很久,或许每个北漂人都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孝顺和工作两难全。
年轻人总是爱冲动,闪婚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展逸飞和董欣怡偷拿户口本登记是惹怒了两家家长,但木已成舟,而后随之出现的结婚、买房、怀孕让问题不断升级。婚姻看似是两个人结合,但其实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好在董欣怡的父母董全有和贺继红是通情达理的人,尊重女儿选择,但同时也不断的在教导小夫妻俩要孝敬对方父母。
婚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来自不同家乡的小夫妻,去哪家过年就是很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更是纠结。好在展爱民及时做了高素芬的工作,请来了董全有夫妻,给了董欣怡惊喜,两家皆大欢喜。
故事是普通的故事,但写的真实。北漂不易,工作、生活在北京,随着生儿育女,家人上了年纪也来了北京,或许还会被称为外地人。但生活在北京这个城市,北漂人积极努力去奋斗,把北京当成了自己的家。
故事还在继续,我们每天都谱写着新的故事,愿每个人的故事都皆大欢喜。
《家在北京》读后感(五):“我们全是为你好”是失败的道德绑架
年轻而躁动的心不肯安于平庸,于是展逸飞放弃了父母为他铺好的路,甘心做了北漂一族。大城市中拥有着更多的机会,这里是冒险家的乐园,无数干劲十足的年轻人在这里踌躇满志地踏上了奋斗之路。虽然他们眼见着前辈们有的起了朱楼,有的楼塌了,但是他们仍然不肯退缩,仍然在竭尽全力攀爬着,展逸飞和董欣怡这对年轻夫妻便位列其中。
展逸飞的父母观念陈旧保守,有着根深蒂固的安土重迁的思想,认为儿女就应该守在自己身边。当然他们的想法自有道理,毕竟在吕城的生活成本比起北京要低很多。工作上如果不出什么差错,一生的衣食无忧那是能保证的。但是年轻气盛的展逸飞不肯就此低头,从此两代人之间的观念出现了激烈的碰撞。偏偏赶上展家三口人都是认死理的主,这注定了矛盾不断升级,一家至亲形同水火。
展逸飞为了让父母就范,自作主张偷走了户口本和女友董欣怡领证结婚。这不是个明智的举动,但却颇为奏效,谁知道却引来了一连串的麻烦事——董欣怡意外怀孕,父母前来照顾,原本平静的小家庭从此风波不断。
人在单身时往往会认为自己的单身状态是天大的问题,也是唯一的问题。殊不知当恋爱开始时,婚姻、买房、育儿等种种事件纷至沓来时,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压力。当孩子逐渐成年后,又要为孩子的终身大事担心,之后便是孩子的婚姻、买房、育儿等事件。人生就是一场轮回,转了一圈早晚会回到原点。
而展逸飞的家人们则在这场轮回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展逸飞的父亲展爱民原本脾气暴躁,但是在北京与思想开明的杨建国一见如故后,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此成为这个家庭中真正的主心骨,一个睿智的长者。在儿子说话不分轻重时加以提点,在老婆闹得过分时出言警告,在儿媳妇情绪不好时刚柔并济。面对亲家时不卑不亢,尽量做到以理服人。
岳父岳母董全有和贺继红是理想家长的化身。展逸飞的父母寸步不让的坚持那些自己认为对的道理,而董家夫妇则每次都会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做事之前都会换位思考。所以每次在欣怡家,展逸飞都会感受到家的温馨和惬意,这是自己家所不具备的良好状态。这种家长懂的想让孩子听你的,首先要让他从肯听你你,如果只一口咬死“我们全是为你好”,虽然孩子什么都不能说出口,但是未必能真正心服。
所谓的“我们全是为你好”是很多父母长辈常用的杀手锏,往往能在辩到张口结舌时一句翻盘。但是他们得到的只是一时的口舌之利,效果却微乎其微,可以说是一句失败透顶的道德绑架。只有真心理解孩子们的真正需求才能用心感化,毕竟家庭不是你死我活的战场,而应该是温暖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