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人生清单》是一本由【日】山下英子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断舍离·人生清单》读后感(一):断舍离:活在当下的人生智慧
导语:人生匆匆数十载,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悲喜,是负重前行,还是轻装上阵,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刻会平静坦然还是遗憾后悔,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答案在下面这本书里。
01
《断舍离:人生清单》是山下英子的系列作品之一 。山下英子,生于东京,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是风靡亚洲的最强人生整理概念“断舍离”创始人。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随后致力于提倡以这种概念为基础的、任何人都能亲身实践的新整理术——断舍离。
很多人估计跟我一样,听说“断舍离”这个名词已经很久了,但在没阅读该系列的书之前,只是简单地认为断舍离就是要扔东西嘛,该扔就扔。但详细阅读此书后,我了解和理解了,断不了,舍不掉,离不开——人们常常被这样的情绪所困扰,而山下英子要帮助我们解决的,就是看清困扰我们的物事,然后一脚踢开它,不受其控制。她说,“不要让别人掌握我们的生活,时时践行断舍离,它是一种人生整理术。”
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从而净化生活环境、进而影响、改变人生。断舍离它不仅指物品清理,而是从身边的物品着手乃至扩展到整个人生清理的一种生活理念和人生态度。
02
断舍离首先强调的是从舍弃你不需要的物品开始,但是,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我们不只是取舍物品,更是在取舍人生。舍弃物品就是我们清理人生的开始。尽管这第一步就很难抉择。这一方面我深有体会。
从小妈妈就强调生活能省则省,不要浪费,不能乱扔东西。在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下,我现在整理自己的衣柜,竟然能发现已经十年的风衣,八年的裙子,虽然早就不穿了。但是我为什么就不处理掉呢,非要留着,占着空间,又有何意义呢?
其实我的心理正如山下英子在书中所述,因为总觉得是浪费和内疚而不敢扔东西,我的内心就住着一个害怕浪费的小孩,这其实就是从小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小时候乃至到高中,家里都不是很宽裕,父母都是工人。我记得经常炒两个菜一大家人吃,到最后菜没了,只能干啃馒头。衣物也是,一件冬天的棉服还是嫂子穿旧给我的,我再接着穿两年,到最后都洗的掉色了。
人生的种种苦恼,混杂在我们对物品的执着中,然则东西要用才有价值,当缘尽了,就潇洒地放手。要告诉内心“幼小的自我”:其实扔掉也没关系,反而会一身轻松。断舍离并非一股脑儿地扔掉物品过上简朴的生活,而在于筛选出真正的必需品。不仅对物品,对一切的一切,如生活、人、感情,都要做到这样。
03
“断舍离”的概念绝对不是横空出世,山下英子也是受到前人的启发和影响而悟,其实无论是瑜伽倡导的身心合一,还是中国先哲所提过的有舍方有得,都强调了追求灵性生活的真义,割舍掉人生多余的赘肉,活出自我,轻松简单的生活,舒适愉悦的状态,加速了人生的新陈代谢,人生才能更快乐。
故作者总结出度过生命中愉快的每一天必需的10个断舍离。
(1) 物品的断舍离
(2) 人际关系的断舍离
(3) 信息的断舍离
(4) 对后悔的恐惧的断舍离
(5) 烦恼的断舍离
(6) 对金钱的不安的断舍离
(7) 愤怒情感的断舍离
(8) 对他人有所期望的断舍离
(9) 借口的断舍离
(10) 自私的断舍离
想想,当你清理掉多年不用的衣物,减少了日常根本不必要的应酬,摒弃了繁杂冗余的无效信息,不再疲于应付他人,用希望代替后悔,用从容代替愤怒,承认自己的价值,不浪费时间,用积极代替消极,想到就立刻行动,不再一味的追求金钱物质而去关心灵魂的成长,用“感激的心情度过每一天”,用“做减法”的方式让人生简简单单,轻装前行,这不就是真正做到了活出自我、活在当下吗!
《断舍离·人生清单》读后感(二):怕“遗憾”才想“死而无憾”的断舍离
大概是因为怕有所遗憾所以才想要“死而无憾”,也正是因为无法割舍如此的想法所以才会拥有“断舍离”吧。这就像是一种“道理都懂”的矛盾,恰恰又是这样的一种“大家都懂”的事情,往往又变得非常难以处理。而”断舍离“这个概念从瑜伽进入到日常生活变成一种被传说却又让许多人堆叠很多如是主题的书籍,从而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的存在,又是另一种由本身引起的一种矛盾。用一种政治正确却又不一定正确的说法来说,大概可以说是:处处都有矛盾。
处理矛盾的一种方法是逃离矛盾本身,而矛盾处处存在,也就显得无处可逃。生活也是如此。但是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便我们不断被教育: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空间倒是没有那么多了。于是乎出来了许许多多的收纳理论,如何在狭窄的空间来处理足够多的东西。如此一来,本来是为了腾出空间的做法,反而刺激了人们花更多的时间来购买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本来是为了减少的,结果却是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存在。这又是一种矛盾。
更大的矛盾或许不是存在与物体的本身或者物体存在的方式,而是物体之间的牵连,而对于人而言,人际的矛盾则是困扰人一生的事情。同样的在一种较为常见的认知中,“人脉即钱脉”的说法让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生活,地位,颜面而广交好友,最后在手机的通讯录上有一大批的“僵尸”联系人,更不用说各种社交软体上的各种不吭声,一吭声就是找人投票,找人点赞,找人要红包的联系对象。在生活中,在工作上,总有一些人让你觉得厌恶,而你却因为不像放弃一段关系而死撑,而恶心自己。人际是非常难处理的矛盾,于是市面上出现许许多多的教你厚黑,教你懂得“方与圆”关系。而也有人像土家野夫一样,活在无所在的世界。
面对如此事物,人际,《断舍离》本身看起来着实是一本增添矛盾的书籍,也确实在矛盾本身将矛盾解决的书籍。作者在强调人要活在当下的时候,还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找到我们真正需要的事物,让我们感觉生活着实是一种美好享受。断舍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one out, one in”的概念,而是包含着人生智慧的一种近似乎“修行”的行为:对自己人生的审视,对当下世界的看法,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判断等等。这是一种将外界与自我融为一体的一种享受当下生活的智慧,如果再夸张一点说,我们可以说是把自己当作是宇宙本体的一种智慧,也即是把自己的所需与所弃当作是自己的生命进行中的吸收与排斥。
阅读一本书并不能真的把智慧归为己有,毕竟有些时候,人们不断地追求智慧,为忘记了本来需要的只是智慧本身,而不是想要无穷的智慧。于是乎,陷入了无法断舍离的矛盾,而此时,很有可能他正在侃侃而谈“断舍离”。
《断舍离·人生清单》读后感(三):专心致志活好当下
你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你想过怎样的生活?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时常在我们的脑海里回荡,现实生活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问题,思绪混乱却又从中找不到答案,无比纠结,幸福感直线下降。
我们苦恼,我们忧愁,我们伤心,我们痛苦,有些人会认为这就是命运。但是我从来不相信命运,我倒更令愿相信我自己的努力追求。我想过幸福的生活,那就少点烦恼,多点快乐,不该想的不去想,无法改变的就顺隧,困了就睡,乐了就笑,痛了就哭……过真实的生活,过平凡的生活,过简单的生活。如果你想明白了一切,看穿了一切,相信日子也就晴朗许多。
人生一世,终究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所以我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去思考,我只想努力地过好每一天,把自己的份内事干干好,业余时间看看书,逛逛街,旅旅游,带女儿一起玩乐,陪伴女儿的成长,这就是我全部的生活。当然,在工作上我也一直会兢兢业业,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工作的时候工作。有些人说我想得开,其实我只是比他们知道一点,人活着,不管是为了什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追求,懂得适度的取舍,学会权衡生活的重心,明白知足常乐,学会及时调整。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过上简单轻松的生活。
我也曾迷茫,心情沮丧,我的爱人会劝导我: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该想的去想,不该想的不去想,多想无益,反而累了自己。我们本是平凡人,开开心心、简简单单过好眼前的日子才是真。简短的一句话,却也让我明白人生真的如此,活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也包括你,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谁都不能预知我们的不测。如果你还要问我除了家庭给予你支柱,还有别的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内心安静下来,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或者我们应该怎样去追求更好更幸福的生活?那就是多看书,因为当你迷路时,你不妨找一本书,相信你能从中寻找到你的所需。
《断舍离.人生清单》出自日本的山下英子。如果明天就是生命的终点,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生活?你将会从她的这本笔记式的作品中,得到你想要的答案。她告诉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日子里,用“人生清单“的形式倒逼现在,好好整理自己的记录和记忆、自我的思考和信息,让自己的人生过得轻松而无遗憾。她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直接告诉我们要想过好完美的人生,一定要懂得并且身体力行“断舍离”,放手身边不需要的物品,不要让垃圾堆积如山;放手难以放手的,就会得到应该得到的;不要试着改变他人,应该试着改变“关系性”;及时“整理物品”,来恢复人生的勇气;活好当下,不去思考死亡和衰老;给人生做减法,我们会倍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她用简单、真实、质朴的文字和情感,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过生活,如何充实、愉快地生活。
明白了断舍离的根本,我相信你从此不会迷茫,因为你同我一样,想要活得更好。曾经的已经过去,今后的还没有到来,唯有今天才是最真实的存在。我们一起清除心中的杂念,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找寻最适合我们的生存及生活方式,专心致志地活好当下。
《断舍离·人生清单》读后感(四):人生的终点,应该怎样谢幕
“吃进去的食物会变成身体的一部分, 听到的声音会变成心的一部分, 穿在身上的衣物会变成品味的一部分。”——山下英子
(性格决定命运) 坦白讲,我家的生活环境,还真挺不宜居的!家中四处堆积着的无用杂物,动作大些动辄会碰掉在地,这些都是被我的父母以“留着以后用得上”为名,分明留下的都是绝大多数再也不会用到的东西。倘若他们能够肯于“断舍离”的话,至少我这方面是决然不会手软的。呃,没读过这本书之前还可以勉强忍耐,但是读过之后就感觉愈发不能忍了(ó﹏ò)
可以理解他们种种奇葩行为背后的潜在心理,因为都是从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走过来的,还在孩子被当做父母私产没有任何自主权的情况下长大。想要什么都无法获得,很自然的,长大了,当家做主了,可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了。然后,总给自己这种管不住自己的“买买买”,找个过得去的名目。
“其实,这些老年人的心中充满了“防备和防御”。他们经历过曾经无法随心所欲购买商品的时代,对于那个时代抱有“精神创伤”。因此他们总是储存大量的物品,来确保自己的生活不受影响,这就是防备和防御的心理在作祟。这是他们心底的不安,但有可能他们自己也未曾注意。”(P.055)
和上述那种情况还有所不同,毕竟他们并没有真正挨过饿,从心理案例上分析,我的父母就是典型的购物狂特征。可能和之前的经历有关,“以前有过类似案例,家里管得严,不让买东西,造成当事人有匮乏感,无法满足购物欲望,后来能赚钱后,就拼命买买买,来弥补自己幼年时的这种匮乏感。”
同样的,小时候从未体会过自主的人,长大后要不是彻底被养成了“手推车星座人”,要么就对自主有着病态的执着。很多时候不是不知道别人的劝说才是正确的,但是总觉得如果依从了,就丧失了主导自我的权利,出于强烈逆反心理而盲目抗拒。
哪怕等到事后冷静下来,扪心自问的时候,也觉得自己的这种行为有些不可理喻了,却为了表现出自己‘做主’的能力,而继续放纵自己的购买欲。小孩子就算再是任性,往往并不会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何等结果,但是明白这点的大人,却还是要优先满足自己的好恶。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许多时候,整天在说小孩子任性的大人,才是最任性的吧。
(迟早到来的人生终点) 似乎我们从小到大受的教育里,就没有会教导人们应当如何面对必将来临的死亡的。毕竟,出于某些传统风俗文化方面的忌讳,国人往往对这个问题讳莫如深。这是很正常的,人们通常少有直面死亡的勇气,潜意识的避免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就好像觉得只要自己视而不见,避而不谈,这些不讨人喜欢的事情就可以不存在一样。
日本那边就不同了,岛屿民族有着区别于陆地民族的精神价值观,继而发展出独特的自然观和宗教观,这就直接导致了中日的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则是以神道、佛教为主流。是以,除了个人避讳,总体上并不讳言死亡。所以不同于国人,许多日本人对死亡都抱有豁达超脱的态度,感觉在他们的传统文化中,好像比起人活着的生命长短,还是在死时有否保持尊严更重要一些。
“但是,任何人都有一死。对于死亡这件事,我们只能接受。”(P.141)大概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都不愿意承认总有一天会死去这件事,一般人们对于周围的人也总是不愿意提及此事。那么,有生之年我们应当如何避免自己给他人造成困扰,更有尊严的离开这个世界呢?
感谢作者坦诚,耐心的叙述,在这本简单的笔记形式的作品中蕴含着某种闪光的东西,这也许就是对于生活本质的深刻洞见,也是被视为前人宝贵的“人生智慧”的经验之谈。如果你只是想要活着的话,也没必要看这本书了。如果还想要好好活的话,还是先看看这本书,对照下自己的生存状态再说。
“以物品为基准,以物品作为主角的生活,时间就会因为物品而流逝;以他人为基准,以他人作为主角的生活,时间就会因为他人而流逝。也就是说,夺走自己时间的是物品和他人。我们常常把“没有时间”挂在嘴边。但时间其实是有的,对任何人来说时间都是平等的——一天24个小时。当你感到“没有时间”的时候,其实是丢失了自我。因为在不知不觉中你把时间花费在了物品上,花费给了他人。”(P.107)
我将这本书分为断舍离的“理论”和“实践”,还有“为人生落幕做好准备”这三部分。设想自己在未来不确定的某一天死亡,既不想因为身后事而给家人添麻烦,也想在死亡到来之前的每一天都痛痛快快过日子。“所谓做好死亡的准备,其实完全等同于“活出更美好的人生”。努力过完这一生,那么迎接你的必将是没有悔恨的人生终点。”(序言 P.003)
(以“断舍离”开篇的生活) “再比如说“敬老”这个词语。尊敬老人这件事最初是由谁决定的?还是说人们都有必须需尊敬老人这样的固有观念和执念?也就是说,当你跳出思维的框架时,也许就能看到不同的景色。同时你会意识到当人年老时容易陷入“被人尊敬也是理所当然”的执念。“因为我照料了父母,所以我年老的时候被人照料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你活在这样的执念和强迫症里的话,你和他人之间的分歧也许只会愈演愈烈。”(P.083)
“另外,面临高度老龄化社会的我们,应该铭记美国心理学者的这样一句话:“在我们的文化中,在众多的自我达成预言中,恐怕最有害的一点,就是年纪渐长会带来衰弱和病痛这一执念吧。”(马琳·法卡松)活在执念枷锁中的我们,又该如何解放我们自己呢?”(P.083)
感觉这本书前半本讲的还是“怎样进行断舍离”,后半本根本讲的是“退休后怎样过人生”了。应该说,这是一本写给退休之后人士的书,当你的儿女子女都自立门户,完成了抚养后代义务,自己又到了退休年龄,结束了社会性责任,漫漫余生应当怎样度过?
是否“断舍离”终究只是个人的选择,“不过,舍弃还需要契机和勇气。我推荐在人生阶段的转换期开始着手。退休以后,子女也独立了,于是开始设想今后自己的人生,这就是容易进行断舍离的好时机。”(P.013)其实,“人生各阶段的交替之时,就是“断舍离的好时机””。
“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持续地选择和行动。这样的持续,构成了现在的自我。我们自己选择并吃进嘴里的食物,构成了现在的身体。这样的想法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现在自己的身体,是由被迫吃下去的食物所构成的话,会怎样呢?那么可以说,我们自己的身体和思考的主体都是“他人选择决断”的产物。”(P.104)
“在想要进食的时候,尽情地吃一些自己想要吃的食物。如果不想吃就别吃。这就是以自我为基准的饮食。”(P.105)“但是我认为在人生的后半段,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按照自我基准来决定饮食以及睡眠等人类的本能活动。”(P.105)“因为是自己的人生,所以请把最好的都留给自己。”(P.117)
(说简单也简单) “随着年龄增长,人会更容易被物品所支配”(P.012)““断舍离”是一种针对过犹不及而“做减法”的解决方案。多则减,就是这么简单。因为大多数场合,我们都是因为过多而困扰。”(P.030)“超过充实甚至达到过剩的地步时,“恩惠”就变成“烦恼”,令人困扰。”(P.006)
“断舍离的基本准则:断,为了避免过度摄取……舍,为了避免过度堆积……离,为了和自己以外的物品构筑愉悦的关系……”(P.005)“严格审视并舍弃不需要的物品,内心才能真正感受到放松。断舍离并非一股脑儿的扔掉物品。过上简朴的生活在于筛选出真正的必需品。”(P.013)
“我们的意识总是很容易偏向“不足”。……人们不愿意接受因为减少而导致的不愉快和麻烦,这种心理理所当然的。”(P.010)“可以说无法扔掉的东西都不是单纯的物品,因为它体现出了自己的内心。”(P.003)“因为身边的物品正是我们价值观的体现”,“找出物品堆积的理由,就能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
“你的内心里是否有个害怕“浪费”的小孩 ◇“因为浪费,所以不许扔掉”——被灌输的观念 ◇因为“扔掉”而备受罪恶感折磨的自己 …… 扔掉后你会觉得很浪费的物品是什么?是不是小时候周围的人常常告诉你“要好好珍惜”的那些物品?”(P.037)
“人们常说:“总觉得无法舍弃身边的物品”——这其中是有理由的。也就是说:“觉得浪费”“可能总有一天用得上”这些想法已经植根于头脑之中。当你思考为什么无法舍弃身边的物品时,你就能看清自己的内心。”(P.022)
“即使明白这个道理,还是无法舍弃。甚至很多人都想过:“我讨厌这样的自己。”并且不论男女,都会由于无法舍弃而自责,进而丧失自信。……无法舍弃身边的物品,家里总是乱糟糟,对自己厌恶,自己所憧憬的理想人生是否就这样一塌糊涂了呢?”(P.023)
“我们常常询问别人“该怎么办才好”,却很少询问自己“想要怎么做”。这可能是一种思维惯性。”(P.041)“如果想要改变自己,想要过上理想的人生,请从现在就开始“断舍离”。即使是身边琐碎的“整理”,通过积累判断力和行动力,也能不断找回自信。”(P.023)
(说困难也困难) “在第二章中,我将介绍如何度过无悔人生的具体方法。这将是针对“物品”“人际关系”“信息”“对后悔的恐惧”“烦恼”“对金钱的不安”“愤怒”“对他人的期待”“借口”“自私”这十个细节的断舍离。”(P.041)“把握“饮食”“人际关系”和“时间的使用方法”三方面来塑造自我”(P.104)
““断舍离”的目的不是“舍弃物品”,而是“通过选择来找到对自己重要的物品”。随着年纪渐长,人们会束缚于各种“枷锁”,感知自己“现在是否幸福”的探测器也会变得迟钝。为了避免这一点而将探测器磨炼得更加敏锐,这就是本章的目的。断舍离将这样的探测器称为自我认知。”(P.042)
““自我”是指倾听自己生命的声音。……但如果将自己内在的领域强加于人会怎样呢?那就立马变成“自私”了。例如我认为“任性”的行为,就是指为了满足自己的想法,而想要控制他人的时刻。这就是自私。表达自己的心情——“我想要这样做”则是一种自我,但是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任性只会给双方留下不快的体验,而自我却能让双方彼此认同各自的价值观。”(P.100)
焦仲卿和妻子刘氏的父母亲人在逼得他们去以死明志的时候,也觉得自己是在为了他们好呢。忘记是在哪里读到的,“很多人都以愚昧为真理,以自我为法律,以无知为善良,以义气为正义,他们自欺欺人而又自以为是地活着,明明轻而易举地造成了无数的悲剧,却还一本正经地觉得自己又热心又正直。”
“明白了吗?这只是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的行动,并不是什么热情。因为强加于人的时候,根本没有顾及到对方的心情,所以只会有种“我表达了自己的热情”的错误的自我满足。这就是“自私”。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自私似乎变得越来越顽固。总是把“为了你好”挂在嘴上的年长亲戚,常常不受晚辈待见就是很好的例子。”(P.101)
“生活中你会选择哪种“基准” 自我 以自己想要怎么做为基准 无主见 完全把他人的想法作为行动和判断的基准 无意识无主见 无意识地“希望得到他人的好评”“不希望别人对自己不满” ,而导致脱离了原本的自我 自私 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采取行动而意图控制对方 贡献 在确立了自我的基础上,能够为别人做出贡献”(P.102)
“如果以自私为基准…… ○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 ○觉得对方为自己做某事是理所当然 ○对方会给予自己什么? →一切都是别人的错,最终事与愿违,陷入怨恨和不满中”(P.103)
(人生只求快乐而已)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受限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中”。然而,“随着年纪渐长,我们总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他人,如果无法改变他人,就把怒火发泄在别人身上。但是连改变自己都如此困难,又如何能轻易改变他人呢?”(P.019)
“无意识也好,有意识也好,我们总是对他人充满期待,也活在他人的期待之中。我并不想否定这一点。因为不被任何人所期待的人生,是极其悲哀的。因此,期待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当我们的期待无法实现的时候,心中的状态才是问题所在。”(P.088)
“来自于期待落空的愤懑和不满;不能随心所欲而引起的怨言;直击人心的深深失落感。以上任何一种情感都是源自自己和周围人们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并且越是拼命想让他人理解自己的价值观,越会感到徒劳和疲惫。“一切都是别人的错”,只要陷入这样的被害者意识,便无法找到解决烦恼的切入点。”(P.088/089)
“我们总是认为他人会按照自己的期待采取行动,或者是想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想法采取行动。这样的想法之中,有种通过控制他人来“确认自己的存在价值、感到放心”的心理。”(P.090)“他人并不会按照自己的期待来行动,通过人生经验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即便明白这一点,你或许还是会“一言不发,只是等待着”他人的响应。这样的等待本身就是以“他人一定会满足我的期待”为前提。”(P.089)
“总是等待别人为自己做点什么。自己一句话也不说,也总是待对方来体谅自己。以及等待对方明白我正在等待着什么。但假如对方毫无响应,许多人就会感到焦躁不安,进而陷入黯淡阴郁的情绪,徒增烦恼。谁都别理解自己,愤怒无法抑制。”(P.088)
“如果无法改变他人,那么可以改变自己吗?不,那也不对。按照既定事实或者配合他人改变自己的话,会导致忍耐与不满的累积,用不了多久这些情绪就会导致产生被害者的意识。最终演变为“责备对方”,而责备对方是毫无建设性的行为,只是对自我的消耗。别责备他人,应当不断审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性。”(P.019)
(让人厌恶的信息洪流) 从前些年的伊朗,到后来的台湾,再到朝鲜,再到台湾……我的母亲现在每天都像个“报丧鸟”一样的,强行与我分享她在手机上搜罗到的各种靠谱或不靠谱的战争预警,这事实上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乐趣了。但是,只能这么说,只要她坚信不疑肯定会打起来的,基本上大家就可以安心了。
昨天我刚和她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因为她对网上大炒的中美很快就要打起来的消息深信不疑,猛地往家里囤了一大堆生鲜食品……很不幸的,我家冰箱的存储空间早已耗尽,但平日并不负责家用采购的她并不知情。甚至,她觉得自己在战争爆发导致的物价上扬之前抢购成功而沾沾自喜着呢。
“现在这个时代,只要活着,每天都会被蜂拥而至的信息所包围。所以必须培养“分辨信息的能力”! 要是被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中就会…… ◇总想买新的物品 ◇总认为“应该”做某事或“必须”做某事 ◇总是自我暗示“肯定会变成……的结局” ◇非常在意别人的意见 ◇总想要确认“自己是不是弄错了” ◇总希望他人承认“自己的存在””(P.066)
“获取的信息越多,越是不安。因为不安,于是想要更多的信息,导致恶性循环。……从这些媒体中获取的信息真的有必要吗?请确认一下这些信息中是否潜藏着煽动内心不安的有害要素。”(P.067)所以,我现在基本不上微信,也尽量不用手机上网,免得一不小心又被忽悠到哟_(:3ゝ∠)_
(无法一刀两断的亲子关系) “世间的抱怨者大抵都是希望他人能“仔细倾听自己的话”。人们往往都是因为他人辜负了自己的期待而愤怒。这样的愤怒也是对自己的愤怒。对自己充满了期待,但又无力实现,因而将愤怒的矛头指向了自己和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愤怒不断堆积就会变成“易怒体质”,容易攻击他人,也会被他人攻击,有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得到内心的安宁。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P.085)
旁的处的不好的人,可以轻易的断绝往来。即便有各种关系的羁绊,也可以选择尽量少往来,甚至做到视若无睹、置若罔闻的地步。但是血脉亲缘,有时候真不是想割断就割断的。而且,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让人感到最棘手的犹以“亲子关系”了。
““父母疼爱孩子”“孩子敬爱父母”不少人都被这样的观念绑架而苦恼。这就是被“幻想”绑架,而偏离了“现实”。但是,也可以这么思考。父母和子女都是人。……人与人之间只是因为偶然而相遇,却如同事先计划好了似的结下了亲子的缘分,这就是我们的世界。因此在思考“亲子”关系之前,我们应该从更加广义的视角来俯瞰“这种人际关系”。”(P.062)
“即使想要终止某个人际关系,但又恐惧对方视而不见——这是亲子关系中特有的心理,仔细一想,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无法舍弃的我”就是“不想被舍弃的我”。舍弃的恐惧和不愿被舍弃的恐惧。我想正是这两种恐惧让人无法干脆地舍弃。……对于被拒绝的恐惧,对于被舍弃的恐惧。这是任何人都有的情感,并且伴随一生。”(P.062/063)
“不要在亲子关系对峙的旋涡中相互消耗,生活中保持适当的距离,“审视彼此的关系性”也很重要。”(P.063)所以,如果感觉太疲惫了,无法再爱下去了也无所谓,只要把同居一个屋檐下的父母,看做是不得不住在一起的讨厌的房东就好了。不要再付出真心,就不会继续感觉受伤害了。
千万不要相信,如果自己没有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他们长大了也会有样学样那套。懂得事理的孩子,会想办法自己弄明白为何父母与长辈之间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不懂事的孩子也根本不会在意父母与长辈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你父母和你孩子的关系,完全是因为你的连接,他们都是附带的。说到底,你的孩子在意的对象首先是你,是否会因为和你父母的关系存续而感到不开心。
(尝试一下又何妨) 人格失调,有一个特点是习惯于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这是一种典型的病态心理。比这更可怕的却是,总觉得自己才是正确的,所有人都该无条件拥护自己;凡是胆敢指出自己错误的人,都是在和自己作对。所以,抱着一种逆反心理,下次依旧要明知故犯,表现出一种损人不利己的奇葩心态。
“尽管感情都产生于自身,但人们总想着把自己难以控制的情感归咎于对方。感到愤怒确实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但是因为愤怒陷入焦躁不安“状态”的也是你自己。所以应当好好审视自己在什么场合、因为什么样的事而易怒,然后针对生气的“模式”来寻求对策。只要找到生气的“模式”,那么就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了。”(P.085)
“我们应当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着用语言将自己现在的状况以及现在的心情表达出来。主语当然是“我”。自己想怎样做,自己想变成怎样的人,这些都是自己的领域。想要别人怎样做,想要别人变成怎样的人,这些都是别人的领域。断舍离只需要你彻底深入地关注自己的领域。”(P.089)
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寻找对未来的启示。失败的主要原因在哪里,进展顺利的原因在哪里,从经历分析中就能得到不少经验,这些经验也无须阅读教科书或者名人传记。对自己最有效的启发,往往隐藏在自己过往的人生之中。”(P.110)
随着阴阳师手游的大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日本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日语中有个词叫“言灵”(话语不可思议的作用,在古代,话语被认为寓有神灵的力量),人们认为说出的话语中蕴含着说话者的心境。似乎说出的话语会进入人们的潜意识,还会投影于人格之中。”
““我想这样做”以及“我想变成那样的人”,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就证明现实中并未实现。“我想瘦”就意味着我现在很胖。想要整理的时候,就意味着房间没能整理好。因此,通过“愿望”这一行为,我们反而在脑中强调了“愿望没有得到实现这一现实”。……比起愿望,我们更应该强调,“已经实现了愿望的自我”“为了实现愿望而采取行动的自我”,这样才能将想法付诸实践。”(P.097)
“例如“办不到”和“累坏了”之类的话语,实际上我们很擅长把“消极的现实”挂在嘴边。……话语引起行为,而行为则体现了这个人的人格,这真是可怕。因此,词语、句尾、声调、遣词造句、说话的场合与对象,这些都必须重视!”(P.099)
(真的要“断舍离”了) “我们总是在潜意识中希望“获取旁人的好感”,而将真正的自我封闭起来。但如果这样的情况反复出现,他人就会认为你是一个“好伙伴”,就会习以为常地希望你能够与其步调一致,保持共鸣。换句话说,如果不能时刻体谅对方的心情,你就是个无用的存在。明明不想成为“好伙伴”,但又碍于他人的心情而不得不当这个“好伙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担心别人“厌恶”自己。”(P.133)
“对一般人而言,比起“希望他人对自己抱有好感”,或许“不希望被他人讨厌”的意识更加强烈。因此,拒绝他人的请求和邀请都是需要勇气的。”(P.106)实际上,“不论你是否保持自我,要离去的人终究会离去。在你保持自我的同时,还愿意和你在一起的人,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之友。”(P.133)
“但是,在改善人际关系这一点上,我们更关注的是“他人的改善”。总想着“对方要是能为我改变就好了”。但那是不可能的。那么改变自己的性格就能行得通吗?可能更行不通。因为“改变自己就能改变现状”以及“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己”这一类的想法,始终伴随着压抑与不满。所以要改变什么的话,可以从改变“自己的视点”开始尝试。”(P.132)
“断舍离是“改变视点的工具”。通过灵活地改变视点来观察自己的烦恼,从理所当然的固定思维中解脱出来。既定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周围的人也无法改变。如果要在这上面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自己的烦恼只会有增无减。”(P.019)
“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意味着对孤独的无惧,也意味着接受孤独的觉悟。这就是人际关系中的自我。那么在充分发挥自我的基础上,面对难以交往又不得不交往的人时,只要是自己做出的选择决断,都能找到应对的策略。这个时候不需要忍受和耐心,只需要采取具有目的性的对策来思索交往方式并付诸实践。在人际关系上,没有必要让自己成为牺牲者。也没有什么事物比被害者意识更加徒劳。”(P.106)
《断舍离·人生清单》读后感(五):断舍离——让自己的人生变得轻松
什么是断舍离?起初,我以为就是单纯的物品整理,因为近两年从日本传来的生活极简术备受推崇,把身边不需要的物品丢弃,只留下适合自己的物品,使整个生活工作环境都变得更加宽敞、舒心。不过,作者山下英子说:“断舍离并非只是单纯的物品收纳理论。它既是活出自我的智慧,也是一种实践。”真正的断舍离是通过与物品关系的改变,达到人生意识的升华。
这本《断舍离?人生清单》告诉读者,可以通过用“做减法”的方式来提高生存能力,即意识力、选择决断力、信赖自己的能力。
环顾我们的身边,有太多堆积的物品,可都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吗?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思考,去审视这件物品与自己是怎样的关系,是别人送给自己的?还是在打折的时候买的?还是自己花了很多功夫获得的?当思考过后,就需要做出“去与留”的决定了,当然这需要信赖自己的选择,整个过程看似是断舍离的过程,可实际上是培养自己生存能力的过程。
如果抱着物品是为了生活而存在的话,恐怕在一次“断舍离”的体验过后,那些曾经舍弃的物品又会接二连三的重新回来,因此,留下的东西必须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此外,因为人的欲望会不断地膨胀,而膨胀之后,身边东西的增多反而并不会让自己觉得快乐,倒是增加了不少烦恼。
最简单的来说,当自己只有2件衣服的时候,出门只有2种选择,穿什么自然很快就能决定。可是当自己有20件衣服的时候,就会开始思考到底穿哪件。当自己有200件衣服的时候,光把这些衣服看一遍,都得花上不少时间,等再出门的时候,估计已经过了2、3个小时了。
其实,很多道理我们都懂,就是难以付之于行动。这个时候可以尝试使用“LIST”来帮助自己。规划是行动的第一步。书中就各个方面的内容,设计了不同的表格,可以直接套用,或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从身边的物品和人际关系着手,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但最终目的,是通过审视自己,进一步了解自己,更好地安排自己接下来的人生。
一句话,断舍离就是通过灵活地改变视点来观察自己的烦恼,利用“减法”把烦恼去除,用断舍离式的人生整理,让自己活得更加轻松,更加美好!
《断舍离·人生清单》读后感(六):减减加加过生活
作为一个经常被朋友笑话是松鼠的人,囤积似乎成了一种本能,买东西的时候总会下意识的在数量上留点富余,只有这样才会心安;出门也喜欢带上比必需还多一点的东西,有备无患。这样看来,物品储备永远比我需要的多,是否该用时下流行的断舍离的观点改变生活呢?
没看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人生清单》之前,我以为断舍离是帮助人清理物品、情绪的收纳方法,认真看完之后才懂得,断舍离是一种生活态度,不是单纯的in和out,是保持清朗明晰生活的方式。没有人希望生活过的像一团浆糊,周遭杂乱冗余的物品,每天总也做不完的待办事项,心里一堆堆烦心的事情,任何一样都足以让心情阴云密布。怎么样能寻回简单、整洁、目标少而精的轻松生活呢?我们可以跟着这本书学会理清“人生清单”的方法,养成做减法与加法的习惯,最终实现断舍离的正确实践。
《断舍离·人生清单》这本书本身就遵循断舍离的奥义,32开本,仅184页,纸质轻薄环保,内里以插图、表格、文字以及不同的色块应用,一步步指引读者理解、认同、运用断舍离。以前,人们的物质生活远没有今天富足,信息爆炸的时代也还未开始,普遍会有一种观念,觉得选择越多,储备越多,生活质量就越高,拥有更多功能的产品销量总是更胜一筹;而今,科技飞速发展,生产力大幅提升,信息量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增长,加法不再是取胜的唯一准则,微信的成功告诉我们,有时候做减法才是取胜之路。山下英子在本书中同样阐述了做减法对于减轻生活压力和负面情绪方面有很大帮助,但是他并未否定加法的能量,该做减法还是加法,时代不是决定因素,自我的需求才是。断舍离和他人的评判,世俗的标准并无多大关系,断舍离唯一在乎的是自我的感受,为了让自我感到轻松、愉悦,不被琐碎杂物杂事湮没。
那么,回到开头的问题上来,个人认为,如果适量囤积可以让人愉悦,有安全感,就不需要作出改变;如果因为买多了东西而觉得有歉意、内疚,犹豫要不要用断舍离来改变自己,这种情绪才恰恰是需要舍弃的。如果囤积的量超出了正常程度,例如作者举例的那些老人,冰箱塞满过期食物也不舍得丢,虽然满冰箱的食物曾经带来安全感,可眼下当它们已经成为废物,没有使用价值了,就遵循断舍离的概念,果断丢弃,再买新的回来填充安全感吧。
山下英子指出断舍离是先有one out,再有one in,势必会遇到一个叫做“浪费”的阻碍,“浪费”的陷阱,我们这一代应该都遭遇过,勤劳节俭、礼仪孝廉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的心里都有那个害怕“浪费”的小孩,即使现在作出断舍离的行动,家中老人一句“还能用,别丢了,给我留着。”我们便无言以对。于是只能尽可能的做到,不让那个害怕“浪费”的孩子住进自家孩子心里。
许多笔记式的小篇章构成了这一本《断舍离·人生清单》,减去繁冗,加上清单,减去消极抱怨,加上积极乐观,就这样,过好自己的生活吧。
文/团团花哚 2016.01.27
《断舍离·人生清单》读后感(七):学着给自己拉清单
清单,即详细登记有关项目的单子,原本是个中性词,但是在中国的文化语境当中,要是说给谁拉清单,那就是日后算账、等着遭报应之类的意思。如若不是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任凭谁也不愿意给自己拉清单吧。
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人生清单》可谓是实打实给自己拉清单,为的就是在自己人生剩下的有限时日里,用“人生清单”来倒逼现在,让自己的人生过得轻松而不留遗憾。这听起来有点让人不舒服,毕竟在好好活着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考虑死亡这件事。
《断舍离:人生清单》中的内容当然也不是专指“死去之前一定要做的100件事”这样的清单,而是通过断舍离,学会在有限的生命中思考、实践,用轻松、幸福、通达的人生态度去对待身边的物品、人和事。深入地思索“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这才是给自己拉人生清单的最大前提。
书中的内容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还是讲如何从思想上进行“断舍离”。作者认为正是当今物质生活的富足造成了人们的烦恼,对物品的欲望越多越大,则相应地带来越多的束缚与淤积。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比如信息、人际关系。所以,山下英子提倡使用“减法思考”,可以具体分类:物品的减法,信息的减法,人际关系的减法,然后逐一列出清单,逐个进行鉴别与思考,从而决定物品的去留,以及摄取信息的方式和频率,需要保持联系的人。
在这部分内容中,令人感触最深的就是关于信息的断舍离。信息爆炸时代,只要活着每天都会被蜂拥而至的信息所包围,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网上购物渠道的兴起、微信朋友圈的出现,我们都逐渐变成了被信息迷惑的“聪明人”。
我们自以为获得的信息越多,就越能发现有利信息,但其实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泡在网上查找信息,这期间流失的时间价值远远大于节省的那一点金钱。为了不浪费人生重要的时间,现代人最首要的便是应该学会如何拒绝接收信息。正如山下英子所说,“通过整理和关闭信息渠道,才能感受到内心的安宁”。而因为错过信息“真正应该后悔的事情,也许只有在人生的终点才能知晓。”
在第二部分内容中,作者介绍的是从十个细节来进行断舍离,从而获得度过无悔人生的具体方法。其中有一点非常值得赞同,那就是断舍离是需要彻底深入地关注自己的领域。而学会关注“自我”的需要,并不等同于“自私”。同时,只有学会“相信他人,但不要期待他人”,才能让自己感到轻松愉悦。
在第三章编写人生清单中,从编写自己的人生年表到思考自己的临终事宜,包括墓志铭上写的文字等等,这些山下英子全部都想到了,其中条目可谓细致认真,思想通达的读者不妨试着写一写,给自己的人生编写一个清单。或许有了这样的清单,才会更有目标和勇气去过好以后的生活。
“想要留下的不必多,却要最好”,这是明白“真正重要的事物是什么”的人才能发出的肺腑之言。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想要选择怎样的生存方式?这是两个别人无法给出答案的问题,却也是最关乎一个人人生幸福的问题。人生清单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发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去努力完满一个自己想要的人生。在这样的意义下,学着给自己拉一个人生清单,也许恰恰是一件最大的好事吧。
《断舍离·人生清单》读后感(八):一个“家庭主妇”的沉思录
这本书超过了整理术范围,超过了瑜伽术的范围,也超过了心灵鸡汤的范围。
人们往往把整理术看作是家庭主妇的必备技艺,俗话说:拾掇家里,而拾掇的目的是整理、归类,“从哪里拿的放到哪里去”,拾掇的结果就是为了再次被打乱、再次拾掇、无休无止。有种说法叫“天天在家瞎拾掇”,这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人生状态。意味着你限制在格局内,在自己的缠绕中徒劳重复。
山下英子的从瑜伽或整理术中,准确看到了日常生活的令人绝望的之处。你不打破现状,没有实质、实际、实象的行动,便永远只能在其中重复,断行、舍行、离行都是一种改变的企图。
《断舍离·人生清单》书开篇给出了本书的方法论基础:“本书是断舍离系列书籍中第一本笔记形式的作品。设想自己在未来不确定的某一天死亡,要如何度过剩下的有限时日,用“人生清单”的形式倒逼现在,让自己的人生过得轻松而不留遗憾”。断舍离的前提是物品和思维的淤积,非常适合当今信息、物品过剩的时代。当然这不是说不适合物资紧缺的时代,只是那种情况下缺少有人想到减法。
在我看来,所有的减法,都是斯多葛式、奥康姆式、梭罗式或者禅宗式的,它们或者针对特定的对象做减法,或者面对生命的无常做减法,而山下英子在本书中混合了两种对象,她以“明天就是生命的终点”为假设,又以心中的“执念”和累赘为对象,关注“如何活在当下”,发掘当下的能量,或者说新鲜的力量,这就是一束真花与塑料花的区别。有时间性的东西才有当下的能量,而时间模糊的东西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清醒。也许很难说断舍离追求的是生活的美好,还是生命的清醒,你认为二者之中哪一个更重要呢?
“本书是山下英子断舍离系列书籍中第一本笔记形式的作品,附有大量图表,可以让读者边读边动手实践,从周围的人际关系和物品着手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我一直搞不清这种掺杂了过多的践行办法和叙述者的插入是否是一种好的做法,也许这增加了书本的实用性,或者读者的参与感,增加文本的互动,但如果不这样,它岂不是一部奥勒留意义上的沉思录?比如,她说“让生命升华的思维点在于‘现在、这里、我’,我们的生命就是要让这三者感到愉悦”时,这种不管不顾的傲娇与自在的清醒,再加上“请体会活在‘当下’的含义。请停止思考衰老和死亡。能够活到今天,就应该心存感激”的忧郁美感,甚至是“不要将自己肉体生命的终结托付给他人。这件事只能自己做出决断,我们必须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的勇敢与决绝,不都是一部沉思录的完美配置吗?
博客:http://blog.sina.com.cn/wentao326
公众号:玟涛
《断舍离·人生清单》读后感(九):人生清单
这本书比一般的书要小一点,比较袖珍,拿在手里翻阅,竟有一种萌萌的可爱感觉。
这书大概是属于鸡汤一类的,站在一个相对的高度对人生所做的指导,抓住的正是书名中的三点“断”,“舍”,“离”,尽管我的阅历还没有达到那样的高度,但还是在其中找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
开篇序言中有一句话,很简单的话语,尽管还没完全理解消化其中的深意,但却不知怎么的,突然就触动到我了——不到死亡的那一天,我们都不得不活下去。给其他人念过这话,他们都笑开了,其实我也笑了,简单扼要,我们都还没死,我们必须得活着呀!既然必须得活着,那有什么理由不活得好一点呢?这只是我最浅显的理解,至于其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领悟吧,就像他们笑了的,总是有所谓的笑点的,这笑点,或许也是领悟?
往后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超萌点,序言和目录共有10页,其实在刚开始还是挺不理解的,觉得书不厚,目录咋这多。看到后面了才明白,作者为了更清晰明了,把每一条都写得很细很细,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书里面还有一些配图和表格,颜色也加入了黄色和灰色,来调和标题和文章以及分隔表格和配图,给了一份活泼和体贴。表格是对自我的一种归纳和检阅吧,发现自己的问题,对症下药才是最好的不是吗?
作者在后面提出了我们面对的10个断舍离,即对“物品”,“人际关系”,“信息”,“对后悔的恐惧”,“烦恼”,“对金钱的不安”,“愤怒情感”,“对他人有所期望”,“借口”,“自私”等10种事物的断舍离,并分别对每个断舍离进行整理描述,为我们提出应持有的态度和解决方法,就是让我们能活得更轻松一点,不要有太多束缚。就像作者说的“无论何时都要将‘舍弃’放在第一位”,这就和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了。扪心自问,我是不会轻易“舍弃”之人,所以心中囤了太多记忆,从儿时到现在,曾经或者说现在仍是把这当作一种骄傲之处,但是在很多瞬间,又为这满满当当的记忆所困惑,就是因着这记忆,才在一直回头,才不敢向前看,才没有突破,这时候,它对人是一种极大的束缚,我们却不容易察觉。“舍弃”,或许是一种很好选择。
我们的人生清单还需自己去整理,他人最多给你引导。本书是一种引导,看清自己真正所需,抛弃不必要的纷杂,或许人生会有另一种可能。
《断舍离·人生清单》读后感(十):无憾人生的断舍离
《断舍离-人生清单》可以算是《断舍离》的实践篇,比起上一本,这一本书中,大量的图表帮助我们加深“人生需要断舍离”的观点,也强化断舍离理念的应用。对于已经拥有足够多的物品以及还不够多的物品,首先要问自己个为什么,是潜在的虚荣心,贪婪心,还是不自信,心理上的小满足在作怪?山下英子通过理与图表的结合,帮助我们检视自我的生活,帮助我们自我审视,将断舍离的观念落到生活之中。
“如果明天就是生命的终点,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在人生将尽之时,放手不需要的物品,人生更快乐。人际关系上亦是。我们总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他人,但实际是,既定事实无法改变,周围的人也无法改变,任何用于改变的“能量”都是多余的。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可以试试英子的 “断舍离”的观点自我审视,从固定思维中解脱出来。英子的方式是专注于和他人的“关系性”:列出自认为和对方关系不太好的人,通过列举,确定“自己不擅长与哪个人交往”,思考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才能让自己更轻松?减少接触的频度?还是减少接触的密度?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必须”“需要”,而不得不维持的关系,让人不堪重负。英子的方式就是一种让自己轻松和痛快的方式,选择与自己脾性相合的,而无需刻意维持的关系。----这在人生将尽时,确实,一切顺其自然了。
反复问自己“要还是不要”,“快乐还是不快乐”。英子提供了10个断舍离秘方:
1舍弃“必须做某事”的想法,减少情绪上的压力。
2培养解决烦恼的能力,从根本上认识烦恼,而不是陷入情绪的沼泽。
3重新审视思维的枷锁,维持‘自我认知’。
4必要的信息自然会来到你身边。不要浪费时间,可以拒绝接收信息。
5比起后悔,请选择希望;比起未来,请选择当下。优先进行‘现在’想做的事。
6对金钱不安?物尽其用,钱尽其值。不要关注拥有,则是要关注通过使用金钱而获得的幸福和自信。佛教无财之七施的观点:温柔的目光,温柔的语言,行动起来帮助他人,关心他人和气微笑待人,让座,让自己的家变成适合居住的空间。
7心有愤怒时怎么办?先审视自我愤怒的场合、事件、原由,再寻求对策。
8对他人有所期待时,不要等待,自己先行动起来。快乐的工作来自主动的工作,与其等待天下掉馅饼,不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9对待“麻烦”之类的借口,马上行动。从想做到做。
10你说的话会塑造你的人生,因此,不要轻视语言的力量。使用正能量的口头禅。
英子说曾和一久未碰面的友人见面,对方一幅衣冠不整的模样,开口便是“忙得不得了,顾不上自己形象”的借口,英子认为这其实是这位友人接受了因忙碌而衣冠不整的自己,从而表现出这样邋遢的模样。英子说,“话语引起行动,而行为则体现了这个人的人格,这真是可怕。因此,词语、句尾、声调、遣词造句、说话的场合与对象,都必须重视!”改变语言会带来好运。
以上十点,其实就是无悔人生的十个细节:物品,人际关系,信息,对后悔的恐惧,烦恼,对金钱的不安,愤怒,对他人的期待,借口,自私。人生需要断舍离,最终还是需要从这十个方面锻炼出一个愉快的自我,这也意味着要倾听自己生命的声音,坦诚面对自我,内省和冥想。
人生需要断舍离,再进一步就是自我的年表,知曾经,过去,未来和现在。这本《人生清单》其实已从物品的整理上升到人生的整理,思考,规划和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