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第一束光》是一本由[美]保罗?弗莱施曼 文 / [美]朱莉?帕施克斯 图著作,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8-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的第一束光》读后感(一):让第一束光照亮孩子的世界
有个很经典的笑话,说是守门的保安大爷一语道破了最深刻的哲学难题,那就是:“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其中关于“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几乎是每个人幼年时期都曾有过的困惑。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关于孩子自我认知的体现,说明孩子开始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那么,这个世界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除去物理学上关于宇宙大爆炸的假说外,让我们看看世界各地对于创世论有哪些诗意的表达。 这本二十一世界出版社从美国引进的童书《世界的第一束光》收录了中外24种文化里关于世界来源的上古神话,有我们熟知的中国盘古开天地、希腊女神、以色列“神说要有光”的故事,还有非洲、南美洲、新几内亚岛、北美印第安原住民的创世神话。一本插画书里配有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还有一本小册子较为详细地讲述了八个创世神话故事,配合插画书一起让故事更为精彩生动。 身为中国人,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自然是熟悉不过了,某年某月某一天突然苏醒过来的盘古眼见周围一片漆黑就将宇宙劈成两半分开田地,他呼出的气成为空中的风和云;他的声音成为雷声;左眼与右眼为太阳月亮;血液成为江河……整个世界从盘古的身躯演化而来,这些颇具象形思维的演变和起初的象形文字交相辉映,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无独有偶,《圣经·创世记》记载:“地是空虚混沌,渊灭灰暗”,而在阿拉斯加州的传说里“大地上原来没有光”……从黑暗到光明,是不同文化祖先们的共同记忆,谁不喜欢光亮呢?正如同人的内心也向往光明磊落摒弃阴暗一样。 书中有的故事读起来趣味性十足,在巴西的神话传说中,卡鲁萨凯博创造世界后一只负鼠告诉他人们在地底下,于是第一个人沿着卡鲁萨凯博和负鼠伸下的绳子爬到地面上来。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插图精致美观,阅读时还可以临摹图画,跟着文字,在画纸上涂抹出世界的样子,不失为有趣的阅读体验。 世界各地孕育出不同的文明,文化的多元化也让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但大家对光亮人生的追求却是相同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灯塔指引,让书籍成为明灯,让这本书发出的光亮,照进孩子的阅读世界。
《世界的第一束光》读后感(二):照亮世界的光
说起“世界的起源”这个话题,你能想到什么? 想到科学家讲过,是在宇宙膨胀的第10-5秒时,出现了质子、中子、电子、中微子,还有光?还是想到不久前刚离开我们的伟人霍金,一直试图证明宇宙的起源并非神的旨意?。。。。。。 如果你问麦克米伦这个问题,答案可能会让你感到惊艳。 在麦克米伦最新出版的绘本《世界的第一束光》这本书里,有24个民族神话故事悉数登场,全世界的“创世纪”神话荟聚一堂,共同为我们演绎了“世界和人类起源”的传奇。 “起初,只有黑暗”。故事的第一页就是这样的一句话。在这幅黑色的背景里,我看到到右下角“中国”两个字闪耀着令人骄傲的光芒。是的,中国为创世纪神话传说奉献了“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的动人素材。 而《圣经》创世纪的故事则是说:大地一片黑暗。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第一天神造就了白天和黑夜。第二天,神创造了水和空气。第六天,神创造了人。 美国阿拉斯加州印第安人传说,世界起初没有光,光被海鸥牢牢地锁在匣子里。渡鸦为了迎接人的到来,偷来光球。海鸥急着抢回,结果光球滚到地上,碎掉,于是,光驱散了黑暗。 新几内亚岛上的克拉基人说,在人的起源地有一棵棕榈树。造物神盖因吉路过此树,听到树中传来神秘的声音,原来是讲着不同语言的人。他把人从树里放出来,让讲同一种语言的人聚在一起。 。。。。。。 美国的作家保罗?弗莱施曼,曾经获得过纽伯瑞金奖。他果然是个说故事的高手,他把中国的、美国的、埃及的、希腊的、班克斯群岛的、南达科他州的、澳大利亚的。。。。。这二十几个国家的动人神话素材神奇地揉合在一起,攒出一个连续的有合理情节的故事: 起初,只有黑暗(中国),只有水(斐济)。创世的神创造了自己(埃及),创造万物的女神产下蛋孵出了太阳星辰(希腊)。神说,“要有光”(以色列)。于是渡鸦偷来一团光(阿拉斯加州)。神创造出各种动物(澳大利亚)、草木(中国盘古的头发),然后创造了人(埃及),教会他们生存的技能(斐济)。人们犯了错(莫桑比克),神要惩罚人(加蓬),决定发起大洪水(墨西哥)。有人修造了大船(伊拉克),躲避洪水。当洪水退去,人重新回到大地上,种下了种子(墨西哥)。于是,新的生命轮回开始了。 如果说这种编排故事的独特让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这本书的绘画更是给我们带来精美绝伦的视觉享受。由此,我们认识了美国的著名画家朱莉?帕施克斯。如果我们对于“光”的自然联想就是太阳,本书封面就是这样一幅画:寂寞的黑色背景下,侧面剪影的巨大的人脸亲吻着璀璨的太阳。 人性之光,创世之光,迎面扑来。未启其书,先被震撼。值得一提的是,每页的插图,都是配合每页传说来源的国家,渲染和突出该国家的民族风情。二十几个民族神话也就有了二十多幅世界民族风情的图画,对读者来说,实在是一场视觉盛宴。 希腊的神话说,创造万物的女神欧律诺墨抓住北风,揉搓造出一条大蛇。然后她变成一只鸽子,产下一枚“宇宙蛋”。大蛇缠绕保护着宇宙蛋,孵化七日,诞生出太阳系大地万物。 而西非马里的神话也说,创造万物的天神埃玛住在一个像鸡蛋一样的东西里,整个世界一片混沌,火、土、水、气都含在蛋中,经过连续七次大爆炸之后,这四种物质开始形成生命。 按照今天“大爆炸”的理论,整个宇宙就是从极其微小的一团物质中产生的。可见神话在某种程度上也并非完全脱离科学。 恐怕作者也是想帮读者在神话的想象力和科学的推理验证间架起一座桥梁吧。 麦克米伦的这本《世界的第一束光》出版于2018年1月。 格林尼治时间2018年2月28日,美国的一个天文学家团队声称他们观察到了第一颗恒星在生命中闪烁时发生的一切,也就是说,科学仪器发现了宇宙的第一束光。 如果说童书在神话传说故事和科学现实间为我们架起了一座桥梁,那么, 两者之间涌动着的,就是我们对这个美好世界的无边的探索和爱吧。感谢麦克米伦,也让我们从好书中看到了照亮我们的心灵世界的智慧之光。
《世界的第一束光》读后感(三):神话,点亮了人类的文明
起初注意到这本书,只因它的题目——世界的第一束光。脑海中浮现出很多很多奇诡的想象,也许那是黑暗被瞬间照亮的惊艳,也许那是一双眼眸突然睁开的新奇,也许那是天际陡然出现的万丈光芒,也许那是人类心灵,一个豁然开朗的顿悟……
本书封面直到拿到这册绘本,我才知道,原来这是源于世界的起源,关于人类的出现,关于创世神话。这样宏大的命题,如果做成一册绘本让孩子去看,他们看得懂吗?我充满质疑地翻开了这册绘本。
1、故事,串联了所有的想象。
这册绘本讲述了世界的起源,可是世界上那么多国家、那么多民族,如何去融合这创世神话呢?本书选择了孩子最喜欢的方式,故事。
最初的地球是什么样呢?中国是一片黑暗,斐济只有水,马里只有一滴乳汁,埃及有一个神,希腊产下了一枚蛋……每一个地区的人们,都对地球有自己的想象和诠释。
最初的天地是什么样呢?中国有了盘古,澳大利亚有太阳之母,阿拉斯加州有了渡鸦……每个地区的人们,都对天地万物都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最初的人类呢?埃及有太阳神,班克斯群岛有夸特,新几内亚岛有盖因吉……每个地区的人们都对人类的诞生充满了敬畏和感动。
最初的世界史前的大洪水发生时,墨西哥的诸神在集合,以色列的神在布雨,伊拉克的大船停在山顶,墨西哥,洪水消退,太阳温暖着大地……每个地区的人们,都在用理想的方式度过了这一场大灾难。
一个完整的故事,串联起了所有的国家和民族所流传的创世神话;他们以时间为线,以人们的想象为主体,创造了这样一个令人震撼的故事。
2、神话,点亮了人类的文明。
神话,是最初人类的想象,也正是这样的想象,点亮了最初的文明。他们对世界的想象也许幼稚,也许蒙昧,但是这思考的雏形里,勾画了文明的未来,这想象的世界里,蕴含着文明的种子。等待在某一刻,枝繁叶茂,庇荫子孙。
说起历史文明,我们总是无法回避神话,无法回避那一段不容易诠释的年代。这些神话也许精彩,也许夸张,它像一面哈哈镜,从一个奇特的角度折射出世界文明的真实模样。正如中国人对盘古的敬畏,不但解释了天地万物的形成,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传统美德以及感恩情怀的传承。
这就是神话,神奇,异化,又是人们心底最有活力、最值得传承的文明种子。
大洪水时期3、地理,不过是一个细节
有人说,相对于时空,历史不过是细节;而相对于人类文明,地理也只不过是细节。在广袤大地上热腾腾升起的文明之光,蔓延之处无论魏晋,不分你我,那是整个精神领域的唤醒,是人类心灵之门的洞开。
所以本册绘本罗列了很多的国家和地区,却毫不影响整个故事的讲述。再多的国家,在文明发展之路上所经历的阶段也是大致相同的。再多的地区,所面对的时光变迁、社会更迭也是有迹可循的。在这一切变与不变中,地理位置只是一个符号。这也是本书所留给我们的其实,所有的历史,都在不同的地方上演;全部的文明之花,在无垠的大地上次第开放。
世界的第一束光,也许来自大自然,也许来自传说中的神,但它更有可能就是这一段段神话,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在一个个平凡的生命里讲述着。神话照射出世界真实的面貌,它为世界蒙上了面纱,因此,只有穿透它,我们和孩子才得以看到世界之美。
《世界的第一束光》读后感(四):繁简转化品故事
世界之初是什么样子的?人类是怎么来的?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发生过什么事?每个孩子在学会思考后都会问家长这些问题吧。对于中国孩子来说,我们可能熟悉了自己国家的神话故事。那么别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是怎么解释这些问题的呢?
《世界的第一束光》选取了全世界24种不同地域、民族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关于世界起源的神话传说,将其中有关联的部分巧妙地编织在一起,重新组合成一个跌宕起伏又精彩绝伦的创世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作者用高度简洁、概括的语言,给我们呈现出一个神秘、丰富的史前世界。言简意赅的表象下,是千姿百态的多元文化。亲子阅读过程中,我们既要把书读薄,又要把书读透,这就需要家长多费一点心思了。
化繁为简串故事。我们刚才说过了,这本书选取了24个民族关于世界起源、人类诞生、发展的神话,每个神话的风格和讲述内容是不一样的。作者在组织这些故事的时候特意提到了哪些内容选自哪些国家,这些内容看似零散,实则有内在的联系。我们在看第一遍内容的时候,不妨先和孩子一起把故事的脉络理清楚。家长可以自己说一遍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也可以让孩子说一遍,看孩子是否能把这个故事讲述出来——世界伊始,天地不分,到处都是黑暗,哪里都是水。先是出现了创世界的神(每个国家的神和法力都不同),这个神又给世界带来了光,接着又创造了日月星辰,天地万物,最后创造了人,还教会了人生存的技能。人类犯了错,惹怒了神,神要惩罚人,决定发起大洪水。在洪水来临之前,神选出一对善良的夫妇,教给他们躲避洪水的方法,救了人类。洪水退去,这对夫妇重新回到大地上,开始耕种。于是,新的生命轮回开始了。
这个故事看似熟悉,其实是一个陌生的故事。孩子在讲述过程中可能会讲不清楚,这也没什么。不要随便打断孩子,中断讲述。可以在孩子结束讲述后,和孩子一起翻开书,查找说得不准确的地方,这样去粗取精,去枝留干,化繁为简,可以让孩子对整本书有个整体的印象。
化简为繁丰内容。书中的新故事是在旧故事的基础上重新演绎而来。每一句话都和一个神话故事有关。在了解整个故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书中句子的提示,找出24个甚至更多的神话故事,并找出这些故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
比如,书中的第一页只有一句话:“起初,只有黑暗。”这句话来源于中国。我们据此可以给孩子讲述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相对于中国,挪威的创世神话是怎样的呢?书中也只有一句话:“起初,有冰与火。”这句话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地球出现之前曾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火焰炽热的大陆;一个是冰冻的大陆。当冷冻的冰与炽热之火接触之后,巨人始祖和巨型圣牛奥尔胡玛拉解冻复活过来,圣牛奥尔胡玛拉用牛乳哺育天神鲍尔和他的妻子。
可以看到,关于世界之初,挪威和中国的神话并不相同,分别给予了不同的解释。但随着故事的发展,创世的神开始创造万物。在中国,是盘古大神创造了万物:“他的眼泪变成了江河,骨头变成了岩石,头发变成了草木。”在挪威则是天神鲍尔和他的妻子生育了布里,布里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后来进行叛变并杀死了巨人始祖。始祖死后,他尸体上的肉形成了土地;骨骼形成了山脉;头发形成了树木;血液形成了江河湖泊,巨人始祖被挖空的头骨形成了布满星星的天空。
你看,虽然相隔很远,但中国和挪威关于世界万物的行程都是由于巨人的牺牲,由身体的各部分演化而来。
当然了,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比如,关于人类的诞生,中国是女娲用泥捏出了人类;而在新几内亚岛,人则是藏在棕榈树中,被造物神盖因发现并放了出来。人一出来,就说着不同的语言。
这样一句话一句话地查下去,我们会发现很多好玩的故事。一本薄薄的书也变得厚重、丰富起来。关于这些故事,随书附赠的《创世神话小集锦》也可以帮忙。
读文赏画思启示。读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化繁为简,理出了故事的脉络;又在各个国家的神话中充分领略到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让读者在三十页的图文中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开阔了眼界,对世界各国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和故事的特点相融合的是这本书特色鲜明的插画。绘者采用明亮的、金黄色的大色块,构造出富有民族风格的形象和场景,旋转的星星和神秘的图案点缀在画面中,很多图腾式的装饰性的图案更增添了异域风情和神秘感。比如,在加蓬这个国家页中,折尺一样的闪电图案中,作者加入了富有非洲雕塑特色的头像;而在莫桑比克国家页中,绘者则用剪纸的形式描绘出人类对动物的杀戮。在墨西哥国家页中,人物的头饰也是非常有标志性的。看这些图画,找出画中的细节秘密也是一件有成就的乐事。
一本书,看着简单,用心查阅之下,却可以无限扩展,丰富多彩;而看似繁杂无章的内容在仔细梳理之下,却有清晰的线索可寻。繁简互相转化,让我们对一本书有了更全面、立体的了解,也让孩子在无形中学到了看书的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世界的第一束光》读后感(五):各国世界起源的神话揭示了一个秘密,父母们值得思考
1、与女儿的趣谈女儿说话较早,断奶较晚。
有一天她洗澡时有了一个新发现,她很惊奇地看着自己说“妈妈,我也有咪咪,可是我没有奈奈”。
看着她的有趣发现,我颇觉好玩的告诉她:“你现在是小宝宝,等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宝宝你也就有奈奈了。”
小丫头抬起头来很认真地跟我说“到时候妈妈就可以吃我的奈奈了!”
忍着笑,看着特别愿意表达爱的女儿,告诉她“将来你的宝宝吃你的奈奈啊。”
“嗯,将来我也会有我的宝宝。”
小丫头略带新奇和疑惑的重复着。
孩子对于生命的好奇让我想到了人类从哪里来的好奇其实是一样的。
2、鸡生蛋?蛋生鸡?世界是从哪里来的?人类又是怎么来的?
世界各国的故事既有相同点又略有各自的特色。
比如,中国的世界之初是混沌,盘古在混沌中睡醒了,辟出了天地;希腊是一枚蛋,蛋里面孵出了群星、月亮和大地。
而世界之初都有只有黑暗或者只有光,当有了光和黑暗的并存,世界出现了。
说到创世神话《世界的第一束光,全世界的创世神话》就将各国的神话故事综合到了一起,从世界之初、到世界的产生、到人类的来历都放到了一起。
如此一对比,就发现了一个好玩的共同之处,类似道德经里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不管世界是混沌也好,黑暗也好,一个蛋也好,一滴乳汁也好,都因缘巧合变为二,之后日渐繁华,有了世界以及人类。
至于最终谁生了谁?最早的创世神怎么来的?
依然是个未解之谜,充满神秘又充满了生命的神奇。
3、一个隐藏的秘密有了人类,有了世界,神又可能判断人类太吵了,太闹了,太能打仗了,于是就开始计划修理人类。
然后就有了水患、火患、饥饿、雷和闪电。
虽然惩罚如此严厉,但总会留有一丝希望,让生命周而复始。
这里面藏了什么秘密呢?
1生出2,再到3,再到一个世界,是从小到大的裂变。
所以我们不妨再倒回去,将世界倒回到生命之初。
从黑暗或光明中孕育。
人类从妈妈的怀孕状态中到出生,不也是从黑暗到光明中吗?
当然,有些宗教国家认为,人出生之前,灵魂是在光明的天堂,所以也暗合神话中开始只有光明,没有黑暗。
而且,母亲将宝宝带入这个世间,从宝宝自己到认识爸爸妈妈,到认识世界,也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当孩子开始进入叛逆期试图从父母那里独立的时候,经常会引发父母的烦恼,招致狮吼、教育,某些东西可能会就此毁灭,某些部分可能留有希望的生存下来。
可能他们的活泼、创造、好奇、与我们的不同就此被扼杀。
但当然,原生家庭的教育,也会带来周而复始的重复。
说到这儿,想到了河合隼雄在他的《童话心理学》中贯穿的一条线索,人类的神话、童话故事,总是体现着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
而这个秘密就是从大处着眼,说明了人类的发展从孤独到繁荣,历经种种自然的磨难。
往小了说,人的发展从出生到成长,要有自己的成长也要摆脱原生家庭的种种束缚。
作为父母,通过这个角度的启发,是否能够再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确认哪些是孩子应该遵守规则,哪些应该是放手让孩子成长的地方?
而不像创世神那样,高兴了,我就创造你,带给你丰富的世界,不高兴了,我就惩罚你,毁灭你呢?
当然,这只是我读这本书的一个角度。
对于孩子而言,就像《风过生日》和《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那样,通过一个开放的开头,和一个开放的结尾,中间无数的可能,打开孩子想象的世界,给他们留出更多的探索空间。如同,我们育儿的方式。
我是爱儿童心理和绘本的二宝妈,曾经的英语老师,现在的育儿达人,欢迎和我一起共同探讨科学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