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生病》是一本由[美] 伦道夫·M·尼斯 / [美] 乔治·C·威廉斯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018-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读后感(一):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看题目,可能你会以为这是一本医学书,我们为什么会生病?原因多了去了,病毒感染、基因遗传,还有现代化引发的文明病,比如近视眼、高血压之类的,病因不是已经很清楚了么?没有这么简单。
仔细想想,疾病其实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奇怪在哪?首先,人体是一部非常强大精密的机器。
比如肾脏,一台冰箱那么大的人工肾,只能完成肾脏的一小部分功能。再比如心脏,质量最好的人工心脏瓣膜,也只能用个几年,可天然的心脏瓣膜,能在一生中柔和的开闭25亿次。
再看看大脑,能把生活中经历的许多细节编码记忆,在几十年之后可以在不到一秒的时间里检索出来,比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还要快。
再比如视觉,当我们看到一条毒蛇,从毒蛇的影像落在视网膜上,到视网膜通过视神经向大脑输送信号,再访问记忆中枢,反应出来这是毒蛇,最后做出逃跑动作,前后还不到一秒钟。
但是且慢,别急着赞美我们的身体是一部强悍的机器,它还有一个特点:几乎没有一个零件尽善尽美,还有一大堆低级的设计缺陷。
你看,进化既然能塑造出像眼球、心脏、大脑这么精巧的器官,为什么没有安排好措施预防近视、心肌梗死、老年痴呆症呢?按照这本书里的观察,大脑的精密程度和脑血管的狭窄程度比起来,就像是在一台奔驰上,用了一根塑料吸管当油路。
再比如眼睛里面有盲点,胃酸水平过高会导致胃溃疡,免疫系统虽然强大,但是对抗感染的时候又经常失败,而且好像还很弱智,还会攻击我们自身的细胞,引发像湿热、关节炎、甲亢之类的疾病。
再比如,既然DNA的双螺旋结构,能记录上万亿个细胞的设计方案,可当我们的手指受伤了,为什么不能像海星这种低级生物那样,重新长出一根来?
等等,类似的疑点还有很多。总之,核心的问题就一条,自然选择既然能塑造出这么强大的人体,为什么偏偏要留下这些小瑕疵?这些导致人类生病的低级漏洞,为什么没有被自然选择淘汰掉?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解释。他说,人体,其实是一场精心安排的妥协。很多设计缺陷,其实都是为了更高的收益,而做出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让步。
因为生物进化不像现代工程那样,要先经过专家论证,做出一套十全十美的方案。它是边施工边设计,根据环境需要,随时做一些缝缝补补。
比如人的食道和气管,是被吐槽最多的一个设计。因为食道是把食物送到胃里,气管是把空气送到肺里,按理说,井水不犯河水,可偏偏这两根管道在咽喉交叉,造成重大的交通隐患,每次我们吞咽的时候都必须把气管关闭,否则就会呛着。据说每年都有好几千人吃东西被噎死。
你看,是不是很不合理?但是,假如换个角度,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看,它又非常合理。
因为在很早以前,陆地上还没有生命,只有一些微小的生物生活在水里,它们根本用不着喘气,水中的溶解氧从体表渗透,就满足了呼吸的需求,不需要气管。后来随着演化,身体越长越大,而且上了岸了,自然渗透不够用了,呼吸系统才应运而生。
那刚开始的时候,怎么会马上进化出一整套呼吸系统呢?慢慢来可不行,喘气这事,一分钟也等不得,不可能一开始就单独开辟一条呼吸通道啊。所以,只好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给进食的管道加一个功能,让它喘气,这样最省事。后来才渐渐分化成食道和气管。所以,他们俩并不是设计在一起的,而是它们压根就是亲兄弟,后来分家了,住在隔壁而已。这个设计一旦形成之后,一旦再改,就麻烦了。
当然,实际的演化过程要复杂得多,我们就不细说了。
再比如痛风,我们都知道是由尿酸水平过高引起的,而且在所有的灵长类动物里,人类的尿酸最高。为什么?其实背后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就是长寿。
有研究表明,尿酸似乎可以保护我们的细胞,避免氧化伤害,减缓衰老。所以,自然选择在我们的祖先当中选择了那些尿酸水平高的存活下来,哪怕是这些人更容易得痛风。
如果有老天爷的话,你看,老天爷很为难,他没有办法设计一个完美的方案,他总是在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我们的身体,一方面很强悍,一方面又非常容易得病。
有人打过一个比方,很有意思。如果让你设计一辆新车,你只要是一个专业的汽车设计师,这不是什么大难题。但是如果加一个要求呢?给你一部旧车,上面的零件一个不能少,都要用到新车里去,只能做修修补补的简单改进,这样造一台功能强大的新车,这就比登天还难了。
对,老天爷就是解这道难题的设计师。性能改进的同时,留下大量的缺陷也就在所难免了。
再举一个例子,很多低等动物都不需要交配,就可以单性生殖,甚至无性生殖。这个巨大的繁殖优势,人为什么偏偏没有呢?
这背后也有一笔账。要知道,人类进化历史上最大的敌人,可不是狮子老虎,而是病毒。双方一直在开展军备竞赛,人类不断进化出更发达的免疫系统,病毒也在不断变异,想法设法攻破防线。
这时,假如人类是单性或者无性繁殖,基因就会变得非常单一,病毒只要攻破一个人的防线,就等于找到了所有人的弱点,到时没准一场流感就能把整个物种全杀光。但是,有了两性繁殖之后,人类的基因就变得很多样,每个人的基因都不同,病毒想一次全攻破,也就没那么容易。
总之,每一个缺点,都是为了更高的利益。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凡有收益,必有代价,这个原理在我们身体上的体现。
总结一下,我们为什么会生病?因为我们要变得强大,所以,我们变得脆弱。
这听起来不符合逻辑,但这正是自然选择运行的规律。在变强的时候,能不能看到那些正在变得脆弱的所在?被强者欺压的时候,能不能看到它的软肋?你看,其实很多人生的洞见,都可以从这个规律生发出来。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读后感(二):物种演化
论证被想象讪笑,结论被假设挑衅。科学就是这样,尤其是新兴科学,创始提出的理论观点或实践经验,总是被质疑,被正义或不正义的想法和说法拷问,每当自己被质疑时,遭受诟病时,很佩服那些敢于跳入火海,坚持自己的主见承受压力的那些先辈精英们。正是因为有着人类最优越的物种秉赋——智慧!伟大的人类才存活至今,没有湮没于时间与一切大灾难的洪流!
之前提到的两句话,个人觉得堪比名人名言,堪比经典!有时不得不感叹,似乎那么有道理的话,都被前人说完,再也找不到那么贴切的词汇,和感觉。所以,知识,积淀,才华,水平,钻研…各种的各种与个人知识能力有关的词汇,打心眼里的认可!
看到书中作者的观念,让我想起了严复的天演论。严复以“信、达、雅”三条为翻译标准,翻译的《天演论》《论自由》是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外文化关系史不可多得的好书。这些书已绝版多年,近期才少有出版。鲁迅说: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原来是泊来品,天演论讲自然界的生物不是万古不变,而是不断进化的;进化的原因在于“物竞天择”,“物竞”就是生存竞争,“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不过人类文明愈发展,适于生存的人们就愈是那些伦理上最优秀的人。是对达尔文著作的翻译,为当时的中国社会引进了一部重要著作!在此,作者提到他想表达的,也是重要的一个词“适应”!达尔文讲进化中的斗争,适者生存,这里也是类似,只不过比较温和,不是生存的斗争,而是生存的适应。就像一些两栖动物,慢慢适应环境而进化,不过这里讲的主要是人的疾病!作者在此也只是观念,在这里仅是提供了此理论与疾病的关系,算是术业专攻,当然作者还期待着看到与其他方向建立联系后的成果,作者对自己的这一项理论说法还是很自信的。
本书的思想基础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它为生物中所有的功能设计提供了理论解释。仔细看过后,涨了很多医学知识,还有很多科学道理,更有许多人生哲理。比如:疼痛和恐惧是有用的,不能感觉疼痛和不知道畏惧是严重的残疾。这简单一句话,就包含了多少实质与精神的道理。衰老的起点不是40岁或50岁,而是青春期之后。这一句话甚至一度让我的心情跌入谷底。让老鼠闻不到猫的气味,过敏症。这又是一个富含哲理的话语。英年早逝,就不大可能患癌症。女人月经周期越多,生殖器官癌变可能性就越大!这可是一个可怕的事情!
感叹于人文科学的博大精深,医学,也是一门科学,一直对医学抱有神圣的态度感官,这是一个联系着人类生命发展的大课题,作者有此想法,便是有益于人类的,其中有很多推演出的有关人类疾病的理论,如果能够对医学发现有所裨益,便希望人类医学科学能够找到人类的基因密码,身体密码,虽不求逆转生老病死,就像人们能够接受寿命最后的死亡,也让人们清楚的了解身体的疾病,减少对疾病的惧怕,减轻些生病遭受的痛苦,使人们在面对疾病时变得达观,这便是我目前的希求了!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读后感(三):疾病的来源
人为什么会生病,这个问题我在很小的时候就问过妈妈,妈妈只是告诉我,是因为病菌进去人体后,和人身体里的白细胞战斗,最后病菌赢了,而白细胞在守卫人体中战败,虽然失败了,不过他们的英勇就义的精神还是很伟大的,我很喜欢它们的这种精神。 病毒每一次的入侵都会有大量的白细胞来保护身体。所以身体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时候。我们去化验血液,会发现我们的白细胞会增多。这是正常现象,但遇到这种问题就要用不同的要来帮助我们的白细胞来赶走病毒和细菌,让我们的身体恢复正常状态。 生病时正常的生理症状,每一个人都会生病,不要一发现自己感冒了就去吃药,特别是抗生素类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千万千万不要吃,特别是有一些家长,在看到孩子咳嗽一声或者是打个喷嚏就要给孩子吃药,这样是不可取的,因为我们的身体自身具有调节能力。轻來轻去的感冒等症状自己身体里的免疫系统就会自己消化干净,不需要我们去过多的干扰。而抗生素使用多了,病菌会产生抗药性,如果说你小感冒吃一片药就会好。每次都这样,长此下去可能你只是咳嗽两声就要去打点滴。如此这般,以后要是遇到大问题会不会没有药物来控制呢? 想想这些就可怕。所以现在提倡能打针不打点滴,能吃药不打针,能抗住不吃药。这样在提高我们自身的免疫力的同时又能够为我们以后做好打算。 这本书最好之处在于它讲述了很多和疾病有关的知识,让我不再害怕生病,原来对于癌症这一种绝症来说,人们都觉得它很神秘,一提起就感觉是阎王在向你招手,而通过这本书我知道原来癌症的形成也是有很多的因素,只要我们能够多多注意,癌症就会远离我们,而在我们发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一定要早早的去医院看医生,因为往往是我们自的不注意让一个小小的肿瘤演变成了最后的癌症!而在癌症的中早期其实是可以治疗的。 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女人她得了乳腺癌,发现的很及时,做了手术,做了放疗,化疗的一些列的治疗,人家从现在这个病到现在十八年了,一次也没有复发,她天生就是一个乐天的人,她说,这团肉没有了不要紧,只要我还活着,她每天都过得很潇洒,我很羡慕她得性格,如果是我,我想我一定做不到她那么洒脱。还有一个人和她是邻居,发现他们一样的病的时候,邻居比她还轻很多,而这个邻居整天愁眉苦脸,结果手术完第二年复发,结果没过几年人就离开了,这不仅让我想到其实很多东西都是个人的思想是密不可分的。而我们了解了一切疾病的来源,会让我们心理有一个准备,在什么时候应该吃药,什么时候不用去管它,在什么时候应该去看医生。 感谢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正能量,感谢作者写了这么好的一本书,让我们了解更多和疾病有关的知识,让我们能够活的更明白!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读后感(四):很专业的一本书,学习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专业。很久没有看到干货如此密集充实的一本书了。
我原本以为作者是想从免疫系统入手。因为我看到“我们为什么会生病”时,想的就是免疫系统被侵入了,甚至免疫系统的保护能力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比如免疫系统会攻击正常细胞。但作者的经验和知识面明显要甩我好多条街。书中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读起来却又不觉得枯燥。可见作者和译者都是下了功夫在这本书上的。
曾经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的眼睛是如此高精密的仪器,以至于一旦损坏,以人类当前的技术水平很难修复”。
书中第一章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身体似乎设计得十分精巧,为什么还留下了许多弱点,害得我们要遭受疾病的痛苦?”类似的发现还有身体会设置体重下限,这是遗传自祖先的对饥饿的恐惧,但是这个体重下限会一直提升,却很难下降,大脑似乎没有学会去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当前最适合的体重阈值。还有阑尾,相信很多人深受急性阑尾炎之苦,最终选择割掉阑尾。而在日本,人们认为这是进化不完全的标志,阑尾的存在没有用处,只会带来疾病,所以在小时候,日本人就会割掉阑尾。
这些都表明,我们在长久的进化中,得到了十分优秀的身体构造,但仍有很大的进化空间。在没有完成更好的进化之前,人类必须承受因此带来的痛苦。简而言之,我们还是会生病、会受伤、会在百岁之前去世。
这也就使得“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这个问题很大、很难回答。作者不得不用一本书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将随着更新。
为了解释人体种的诸多矛盾,作者从近因解释和演化解释入手,试图找出每种疾病演化方面的原因。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心肌梗死,就是身体处于高血脂或者高血压状态,又有动脉粥样硬化。生物学家给出的近因解释是患者摄入了大量的高脂食物,本身又携带着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基因。演化解释则会关注哪些基因让我们偏爱高脂食物?哪些基因导致胆固醇沉积?为什么自然选择没有剔除这些会给人体带来风险的基因?(我觉得是时间还太短,进化程度还不够)。相比而言,近因解释适合解释个体的机体工作原理,而演化解释多用于阐释整体上的患病趋向,即更容易患哪一些疾病,人体的哪部分更容易衰竭。
这无疑是生物学的范畴了。但作者还会从历史、地理、人文、环境等学科去遵照我们生病的线索。而不会仅仅束缚在医学生物化学这些让人只想起高端实验室和白大褂的研究人员的学科上。这也说明了本书的专业和知识面的广泛。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读后感(五):我们为什么会生病,存在即合理
拿到《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这本书时,真的被书名所迷惑了,以为这是一本教人预防疾病与治疗疾病的书,直到看了本书的序、前言和目录,都没用看内容,就发现本书不是那些泛滥的,并且有效性没有得到验证的“保健”类书籍。这是一本以“演化生物学”的观点来理解人类疾病的起因的书。在《再版后记》里,提到,“再版书将1999年版本中的“进化”一词换成“演化”,其涵义更为中肯。”进化是有方向的,朝着好的方面变化;演化是没有方向的,对于人类来说有好有坏,对于自然来说应该是好的吧。 人类是演化的产物,演化是在不断妥协的,一切的前提是人类能在大自然生存,并且把生存延续下去,人类现在的状态是大自然选择后的一种平衡的状态,在生存与完美之间的平衡。 人类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与自然选择,为什么我们还会生病,作者认为生病对于人类本身来说是有意义的,如果没有意义,在人类数百万年的演化史上,就会把人类生病这个概念演化消失,既然大自然为人类保留这一个概念,人类认为这是坏事,大众都广泛的这样认为,那就有其合理的地方,存在即合理,我们就要从好的方面去考虑人类生病这件事,毕竟人类连自身都没有研究彻底。所以,作为“无知”的人类,我们要为这些在演化过程中的缺陷找到他存在的意义。 “衰老是青春的代价”中指出,衰老也是一种病,衰老是青春的代价,人类自从一出生,就慢慢的衰老,慢慢的走向死亡。大自然为人类选择的寿命是有限的,如果人类没有任何疾病,那么到了寿命的尽头,大自然如何为人类结束自己的生命?是天降横祸,还是接到自然母亲的呼唤,从而离去?如果人类会生病,那就好办了,人类在寿命的进过程中,会得一些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病,让人类的身体不再是那么的“完美”,到了寿命的尽头,再得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病,大自然简单粗暴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些其实都是一些猜测、一些假设,大自然不可能告诉人类答案,人类也没有能力来得到答案,在没有真正的答案之前,只能是这样,就像数学一样,以合理的条件为前提,先提出猜想,再去证实这个猜想的正确或者错误。本书的作者就是为人类为什么会生病,以演化生物学的观点为前提条件,提出的一种猜想,在没有真正的答案之前,我们不能说他对,也不能说他不对,人类能做的就是,有能力的人去验证作者的观点,吃瓜的我们讨论作者的观点。 生物学是很神秘的一门学科,如果谁不同意的话,那么请你请告诉我,为什么生物在演化的过程中,会有智慧生物的出现,并且只有人类这么一种智慧生物?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读后感(六):需要了解的知识
这本书有两个作者,他们都是是来自美国的伦道夫和乔治,而翻译者也是在这个行业里颇有名气的 易凡,禹宽平,傅贺和叶凯雄四位大神。这四位大神会聚在一起翻译这本书,也表明他们对这本书的认可,也是想要让国内的人可以仔细阅读这本书,他们最大程度的还原了书中的内容和作者的意思,并且在语序上加以修饰,尽可能让国内的读者理解书的意思。
这本书总共分为了十五章。从一开始介绍疾病的名词解释到最后的现代医学的演变,还提到了一些在人群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疾病,书中的内容都是贴近生活的,较为全面的。
刚看这本书,我以为会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就是教科书般的单纯介绍理论知识的书。但是当我翻开书后,我就才发现书里并不是单调的理论知识,而是相当接地气的知识,还配有图片。其实作者和翻译者都考虑到了这本书面对的人群应该不仅仅是这些专业里的精英人士,还有许多没有医学生物学基础的平常人。他们可能只是想要了解疾病一些,甚至有些只是想要单纯的消磨时间,那么一旦书中含有过多专业的术语会使他们放弃这本书的欲望。可是过于通俗的文字也会让本书失去科普的意义。所以这本书对于文字的翻译要求还是很高的。作者配的插图也都是一些简单易懂的,不会配上常人根本看不懂的专业图片。
我最喜欢的是很多人都会用得上的是第十一章,那是介绍关于过敏反应的内容。不得不说,现代社会有过敏反应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所以这一章的内容还是很有意义的。作者列举了目前那些很常见的会引起过敏的原因,然后说出了医生的建议,大部分医生都是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可能会对不同的东西过敏,今年春天你可能对柳絮过敏,可是明年春天又不过敏了,而且不同的人过敏的程度也不一样,这其实和个人的体质有着密切关系,也与基因有救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这种基因会有遗传性。作者除了导致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还提到了过敏在体内会引起什么毒副反应,还将过敏反应进行了分类,并且介绍了现在过敏的发展和治疗方法。但是在我的观点里,过敏反应情况愈演愈烈与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导致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脱不了干系。
这本书的作者是相当尊重其他的学者的,作者整整花了15张纸来写这本书里引用到的别人的文章。作者这样的行为即使对原创者的表示了自己的敬意,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也是让这本书显得更为专业。
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一定的感触,现在医学不断的在发展。但是,新的疾病也在层出不穷的出来。每个人都会生病,但是人为什么会生病呢?如果你想要知道这道题的答案,就不要错过这本书,赶紧来看吧。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读后感(七):原来生病也是一门学问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对啊,我们为什么会生病呢?我想这个问题现在只会有小孩子还在问自己的父母吧,因为他们会对医院医生与点滴与那些苦苦的药有着天生的苦大仇深,他们会有兴趣去向大人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以避免这些他们不喜欢的东西。但是对于成人来讲,我们却早已对生病这个事情习以为常,在我们看来,生老病死,早在我们懂事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告知了这件事情,终生不再怀疑。但是这个问题在美国学者伦道夫M尼斯与乔治C威廉斯看来。这个一个极其有趣的自然科学问题,他们用科学的观点与哲学的态度为我们阐述了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这个貌似不可解的问题。 在作者看来,人类作为万物之长,身体本身的机巧已然被造物主设计的十分完美,但是我们依然会被大大小小的疾病所困扰,我们的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为如何治疗身体的大小病症而奔波。虽然我们可能不会患上那些在我们看来毛骨悚然的重疾如白血病各种癌症,但是我们却会被感冒与各种炎症等的相机侵袭而头疼不已,这不禁让人怀疑,既然我们本身的各项器官已经在自然选择的演化中变得如此成功,为何不能在进一步变得更加的完美呢?伦道夫M尼斯与乔治C威廉斯认为,这个问题或者就是一个与自然选择妥协的结果,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压力下,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来追求一些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我们会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时间更长一些。 伦道夫M尼斯与乔治C威廉斯认为没有演化之光,医学的一切问题都无法得到理解。他们试图运用演化的理论,来对人们为什么会生病这个亘古难解的问题作出解释。如果我们没有读过这本书的话,我们会认为所谓的演化理论会是多么复杂的一个命题,事实上,在本书中作者却是也用了相当多的理论知识来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然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在阅读的时候,作为一个纯文科生,竟然没有睡着,反而看的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因为在伦道夫M尼斯与乔治C威廉斯的笔下,如此复杂的理论,竟然可以用一种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在阅读的时候你完全不会有晦涩的感觉,反而会感觉很有趣,收获满满! 在我看来,两位学者的演化理论与我国的中庸思想有着相似的地方,都不会去追求极致,都讲究点到即止,适可而止,所有的存在都是相辅相成的,就比如说,如果我们的胃酸更少,我们得胃溃疡的可能性可能会小很多,但同时肠道感染疾病却会增多,因此两者相权取其轻,自然界的演化理论自动为我们选择了对我们更加有利的一面。诸如此类的例子,作者在本书中为我们罗列了还有很多。加上作者深入浅出的解析,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会恍然大悟,感叹一声原来如此。 在我的理解中,《我们为什么会生病》的更大意义或者是从哲学的角度为我们解释了一些我们在此之前不理解或者故意忽略的问题,他将我们的生存哲学变得更加的合理,嗯就是这样!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读后感(八):医学演化理论的佳作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这本书,为我们讲解了疾病发生的原因,而在演化过程中的原因不是特别的清楚,尽管现今的医学水平在不断进步,但是还有一些疾病不能全部治愈。虽然外面对于疾病的看法更多的仍然是传统的,对于医学理论关注的比较少了。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还要罹患那么多疾病,人为什么会发烧?为什么许多人小时候不爱吃青菜,长大以后就爱吃了?人为什么要衰老?我们的身体是这么精密而设计如此巧妙,为什么又要在上面加上各种各样的故障和不适呢?在演化的过程中,为什么没有清除所有的致病基因,消灭衰老的基因,让人们健康幸福地生活呢?
这本书的基本理论是用演化理论的观点来解释、预防或治愈疾病。作者认为一切生物的功能设计都可以用生物进化论来解释,人易生病的脆弱性不是来自机体的任何代谢或规划的失衡,而是来自自然选择过程基本的限制,我们不能改变这一切,但我们能够理解它,由此找到种种方法来保护我们自己,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科学理论使我们对许多疾病的病因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但却无法解释为何我们如此精妙的人体还是会有疾病产生。这本书的观点让我们认识到,疾病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疾病不仅是患病时内、外因相互作用, 而且它还是人类演化过程中,是人类获取某种益处所付出的一种代价。演化史原因不仅从演化的角度阐释人类各种缺陷的由来, 而且从本源上说明了疾病与人类始终相伴的原因。
其实,疾病与健康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矛盾,如果没有疾病,健康也就无从谈起,疾病与健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为了更好地治疗疾病,我们首先要理解疾病, 了解人体在设计上明显错误的潜在问题。只有去寻找疾病更加深层次的原因,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疾病,只有通过深入的理解疾病的根源,才能帮助我们追求更加完美的健康。
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话题,是关于焦虑、抑郁和精神疾病。很多心理学通俗读物对情绪和精神问题的描述有很多,但是解释却总是很简单。按照演化理论,既然这些情绪和精神问题是存在的,那么就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用以观察在某些情绪下会有特定的行为模式,比如恐惧时,本能地对环境敏感,会寻找躲避物等,按照这样的模式分析,情绪就像是一个报警器,也许并没有真正危险的事情发生,但是这样的危险一发生就致命的时候,控制这种情绪机制的基因仍然能够保存下来。
这是一本结合了生物医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于一体的非常有趣的科普书籍,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演化理论来解释疾病,“没有演化之光,医学的一切问题都无法得到理解。”读过这本书之后,会发现其中的演化理论的精妙,不禁让人赞叹。使我们对于疾病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所以说这本书是不容错过的。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读后感(九):了解生物进化,了解疾病的原因
对于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成长的过程都会伴随着感冒咳嗽、头疼脑热、腰腿酸痛等等各种大大小小的疾病;对于一个物种来说也需要经历几个世纪的进化。中学时代的生物课程所讲解的那些基础的生物学知识至今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也让我第一次初步的了解自己、了解各个物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了解了为什么这个世界还有植物和动物、非哺乳动物和哺乳动物之分,奥妙的生物学可能也不是我们常人所能去探索和研究的。两位美国作家伦道夫M尼斯和乔治C威廉姆斯所著的《我们为什么会生病》向我们讲述了跟我们自身有关的演化生物学知识,让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了自己的身体,了解了我们为什么会生病,我们该如何面对生病。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介绍了一些我们自己或者其他人身体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包括感冒、受伤、过敏、肥胖以及癌症、精神病、衰老等一些人类至今都未探索到的身体奥秘。
作为女性的我,最先会看到的是衰老这一篇章,衰老是每个人的必经过程,每个人都畏惧衰老,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去面对衰老。虽然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在不断的增长,但是不管哪个时代,很少人能活到115岁,各种医学奇迹和各种公共卫生设施的进步都没有打破这个极限,衰老貌似成为了一种无药可救的疾病。
我们身体也有很强的维护能力,比如皮肤和血细胞的更新,牙齿的更换,骨折后重新愈合,但是内部的五脏六腑和大脑却不能再生。作者也有对衰老的性别差异做出了一个解释,雄性的生殖成功十分依赖他的竞争能力,在生理上也更多的为竞争服务,因此对自身的保护便相对较少,其次为了达到强壮的目的,雄性就必须做出重大的牺牲,可能就包括了长寿。
另外一个我比较关注的就是视网膜倒置现象,这个是所有脊椎动物所具有的一个缺陷,倒置的视网膜不仅造成了轻微的光感障碍,还引起了一系列特殊的医学问题,任何出血或者微小的血管阻塞形成的阴影都会严重损害视野的完整性,更严重的是,一层感光的杆状和锥状细胞可以从眼球的内壁撕下,这种视网膜脱落的是一种急症,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造成永久失明,然而鱿鱼的视网膜设计的就很好,视网膜被下面的许多神经纤维牢固的固定着,无法脱离,瞬时好想让自己变成一条鱿鱼,但是物种基因和进化决定着我们所有的生物都是有缺陷的。
还有一个比较关注的疾病就是肥胖,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康社会温饱已不再是问题,人类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食物的充足和多样化,造成很多人营养过剩,从而导致身体的肥胖,进一步造成三高等心脑血管疾病。
现代演化医学所做的就是利用演化生物学这门基础学科来提高我们理解、预防、治疗疾病的能力,并不会彻底改变遗传基因的进化。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读后感(十):生命总会寻找出路
本书的作者有大才,本书的翻译更是厉害。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这本书里的内容可以说非常专业,涉及到知识的广泛与深度,足以让了解内幕的人咋舌,就算是我这种外行人都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作者竟然把所有非常深奥的知识点与概念全部用最最通俗的语言讲了出来,读起来没有一点难度,可以说从来没有这方面知识的人读一遍就能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你问我为什么这么确定?因为我就是一个医学小白。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有很多解释,作者主要是从生物学和遗传学来探讨的,即生物的演化,会发现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结果,但并非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套,而是生命对于进化的一种妥协。坦白说,看到这里我不由得从心里生出对生命的敬畏,应该说所有生命都有一个至高的使命,活下去!为了活下去任何事情都是靠后的,所以现代医学发现人体虽然我们号称是最完美的,但依旧有太多太多后门,这些后门给了细菌病毒有机可乘。
那么为什么人体不把这些后门消灭进化掉呢?不是不能,是他本身不允许,因为妥协,在进化的前方与立即死亡的当下,生命选择了妥协。赞叹。
其中印象深刻的点还有人类发明各种抗生霉素与细菌病毒的斗争(说句题外话,本人青霉素过敏,一直用不了,看了本书之后我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其实是好事啊。),二者被作者用美苏当年的军事竞赛完美的解释了,当一方突然克制另一方的时候,另一方会马上进行进化去反克制,可以说现代医学的几百年间二者就是这样过来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恐怕也将一直持续下去。但是这里作者还是表达了担忧,那就是人类目前的医学水平虽然一直在突飞猛进,但依旧远远落后于各种病毒细菌,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但也不用太悲观,看本书会对自身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看似每一个软弱与妥协不过是想要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和完美。也不论生存环境有多么恶劣,生命总会自己寻找出路。这是一本非常完美的科普书籍,坦白说已经不能要求更多了,对于生命的认识这本书会让你最少上升一个高度,以几千年的时光来去审视它,你会发现更多生命的奇迹。
至于到底为什么会生病这种小事,书里其实没有给你一个定义一样的解释,不过呢,拜托,作者整本书都是在告诉你为什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