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在面对学生个性方面的差异时,是尊重这种差异,还是持否认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果你尊重学生,那么你对学生就会充满关爱,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向学生发出赞许欣赏的信息。如果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那么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老师的教育生涯是成功还是失败,也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都是我国第一代、第二代独生子女,他们都是生活在成千上万形形色色的家庭环境和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的孩子,存在着千差万别的个体差异,养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征。若我们的老师仍然用过去成长经历中形成的观念来教育现在的学生,学生是难以接受的,我们的教育也是失败的。
一、尊重学生,你就会改变对学生的评价。
如果你尊重学生,那么,面对喜欢出风头、标新立异的学生,你就会认为:他们有创新意识;面对爱欺负人、动不动就打同学、爱管闲事的学生,你就会认为:他们是想当领导想管人家;面对爱顶嘴的学生,你就会认为:他们反应快,思维敏捷,跟得上思路,甚至超越了你的思维;面对内向、不爱“合群”的学生,你就会认为:他们今后有可能是天才,他有一怪就必有一绝,说不定是未来的证券高手,IT精英等。只要我们观念一转变,就会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
二、尊重学生,你就会给学生足够的面子。现在的学生,个个在家里都是宝贝,都是被宠的对象,他们的面子观点是非常强的,你尊重他们,给他们足够的面子,他们才能接受你。有这么一个事例;在一节初一数学课上,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叫学生举手回答,大部分的学生都举手了,老师这时发现有一个从小学上来数学成绩非常差的学生也举手了,老师马上就叫他起来回答,结果这个学生站起来什么也答不来,下课后,老师把他请到办公室,问他:“你刚才站起来为什么不回答问题”?“我不懂”,“你不懂为什么还要举手”?“我不举手没面子,人家都举手了”。老师想你要面子好说,“你下次懂就举左手,不懂就举右手,举右手我就不叫你了”。这个学生一下觉得老师从心里喜欢他,很给他面子。从此,这个学生找到了感觉,特别喜欢数学,数学成绩很快直线上升。
三、尊重学生,你就会注意教育的表达方式。
对待学生的任何问题,如果你用生硬的态度去解决,他们是不会接受的,你要换一个角度用比较灵活的办法,时时注意表达的方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一位班主任,他为了制止班上学生染头发,他就想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他对学生说;“我支持你们染头发,学生染头发是有超前意识”学生认为这个老师思想很超前,跟他们很靠近。“但是我们班有个规定:必须是优秀学生才能染,我们班必须是前三名才能染”。(其实,前几名的学生都不会去染发的),这样一来,班上染了头发的,其他同学就会问:“哎呀,你是黄头发,你考了第几名呀”?他们自己不好意思,老老实实把头发染回黑色。、
四、尊重学生,你就会时时鼓励学生。
你知道么?超过七成学生会因为怕成绩不好、考试失常等,感到精神紧张,压力加大。所以更需要老师以平和、冷静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多和学生沟通,多鼓励和表扬,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聪明才智和良好表现都是知道的。同时要在学生面前表现出老师信任他、相信他能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使学生能轻松、平和地面对每一次考试。有几名外国专家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找到某重点中学的学生家长,要求他们中的一半每天巧妙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另一半则保持常态,结果每天得到鼓励的学生,高考平均成绩提升了12分之多。我的儿子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语文成绩考47分,字也写得很乱。可他们老师就做得非常好,每次考试只要比上一次成绩高一点,就会在卷子上端写着“有进步、继续努力”。作业本子上也都是“乖”、“好样的”、“有进步”、“你真行”等等字样。在老师这些鼓励中,上小学三年级之后,语文成绩就再也没下过90分且作文写得非常好。语文作业随时都不用我过问。
尽可能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如果不尊重学生,教育的一切都会落空。我认为成功的教育就要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
在学校,探索得到支持、失败得到鼓励。
在学校,信任代替了恐惧、自觉代替了纪律。
在学校,可以“读万卷书”、可以“行万里路”。在学校,学生是快乐
如何尊重学生作文的个性
第一,扭转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概念化、程序化及抄袭、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等现象,改革传统作文教学中的习作的模式化、评价的大套话等陈旧作文教学观,从而培养学生健康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新颁“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出发而设计的探索性教改实践研究”。
第二 ,改变作文教学中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忙于传授布置,学生疲于接纳应付而出现的惧怕习作的局面,摒弃缺少灵气,缺少个性,给人“千人一面、百部一腔”的感受的文章,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形成自己的作文风格,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培养学生健康个性,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新的语文课程理念探索作文教学的新策略”。
第三,针对教师评改学生作文惯用的成人处世哲学和经验的语言,以及他们一贯遵从的原则和理论的高度上提出的种种苛求对学生作文带来的压力,我们主张与学生用人性的思想交流,用人性的语言倾诉,用人性的心态欣赏,这样的作文教学,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既然学生的生活空间是色彩纷呈的,那么教师的评语就应该是百花齐放!《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为创造性地全面落实新课标对小学作文教学方面提出的要求,从而促使素质教育的落实,我们六年级语文组特研究本课题。
三、实验研究的原则:我们在这个课题的试验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自主性”原则:在整个实验研究中,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能力,发展个性,尽可能多给学生创设表达需要的情境,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2、“真实性”原则:写作能力是构成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文个性化的实验一定要与之相关的诸如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活动起来,将作文个性化纳入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中,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3、“实践性”原则: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注重学生作文个性与各种写作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发展个性。
4、“创造性”原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因此,鼓励学生创新,必须贯穿整个研究的始终。
5、“因材施教”的原则:要重视学生的发展差异性,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活动中探索出适应自身特点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模式。
在研究中既注重全体学生的稳定发展,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训练,再结合教师的分层指导,学生就能向着自己不同的学习目标发展,使人人有追求成功的动机,个个有品尝成功的喜悦。
四、课题准备实施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做法:1、理论依据:(1)、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而不枯,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叶老的话告诫我们,只有解放学生的心灵,关注生活,充盈学生的感性认识,才能写出充满灵气的富有个性的文章。
(2)、新课标指出:“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表达。
新课程改革理论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制度价值观的关系。
要求我们面对每一名学生,必须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特别加强习作质量的个性化练习,为学生的全面的、发展的人服务(3)、目前国内作文教学开始关注习作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倡导个性化的语言,不拘于文体限制的表达方式,教学形式也更具人性化,更关注学生个人的感受。
在多次参加全国“现代与经典”的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中,我们多次听到薛法根在课堂教学的每篇课文中,总不忘记渗透习作,写片段,小练笔,写感想,写体会,模仿写……形式灵活多样。
学生的习作极具个性化生活化。
还有张祖庆老师的《写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的习作指导,涵盖了如何让学生的习作从生活中来,又还原于生活。
让学生把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的人写得生龙活虎,栩栩如生。
给我们对学生的写作树立了典范。
(4)、《学校创新性活动开展与幸福教育体系研究》中指出:为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同步发展创造最佳的环境和条件,使在文昌小学接受教育的所有学生都有理解幸福的思维、创造幸福的能力、体验幸福的境界、奉献幸福的人格。
习作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提高孩子们的习作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
2、我们的课题准备实施的具体做法是:(1).课内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的习作。
利用课文进行习作指导,抓住文中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欣赏美词佳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及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总结学法的习惯。
(2).阅读中积累,扩大学生知识面。
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还能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丰富表达方式。
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并指导学生做好...
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作文,什么是尊重学生,老师尊重
作为老师,在面对学生个性方面的差异时,是尊重这种差异,还是持否认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如果你尊重学生,那么你对学生就会充满关爱,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向学生发出赞许欣赏的信息。
如果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那么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老师的教育生涯是成功还是失败,也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都是我国第一代、第二代独生子女,他们都是生活在成千上万形形色色的家庭环境和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的孩子,存在着千差万别的个体差异,养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征。
若我们的老师仍然用过去成长经历中形成的观念来教育现在的学生,学生是难以接受的,我们的教育也是失败的。
有关尊重生命的议论文
生命是只有一次的,一旦失去就不可能再回来。
所以,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不受到伤害,都希望自己能够受到尊重。
只有每一个人都尊重生命,在看到别人处于危机时,都想着自己能帮助他什么,才可以实现这一点。
最近,泉州新闻媒体一直在报道一件事。
这是一个三口之家,父亲因为在犯了罪而被判有期徒刑,关在莆田,父亲为了不使他的儿子伤心,欺骗儿子他在莆田工作,等儿子上高中了他才能回来。
前不久,这个孩子生病了,生命垂危,母亲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到父亲。
可是父亲身陷狱中,还是不能来见儿子。
泉州电视台、莆田电视台、儿子的老师同学得到这一消息后,费尽心思,最后让在监狱中的父亲与在医院的儿子进行视频通话,这个儿子的心愿实现了。
这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美国孩子,从小就希望自己能够当上美国总统。
正当他在努力学习,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的时候,他却患上了不治之症,医生判断,这个孩子再过几天就要离开人世了。
美国总统知道了这个孩子的心愿之后,邀请他到白宫,并且把总统座位让给孩子,尽管时间十分短暂,但是实现了他当总统的愿望。
在这两个故事中,无论是普通的老百姓还是总统,都十分尊重生命。
在至高无上的法律面前,生命垂危的中国孩子本来是不可能见到身陷狱中的父亲的,美国孩子也是不可能当上美国总统的,但是,为了实现他们的愿望,人们想尽一切办法,终于,中国孩子用视频通话的方式见到了父亲,美国孩子当上了美国总统。
这就说明,一个生命的价值和法律一样高。
我国越来越提倡尊重生命,把其上升为一种国家行为,一种民族精神。
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大地震发生了,美丽的玉树顿时间被摧毁了。
有二千多人死在了这一场大灾难当中。
2010年4月21日,是玉树地震默哀日,全国举行了默哀仪式。
国旗继汶川大地震之后再一次为平民而降,中国人民向逝者默哀。
对生命的尊重在此充分体现。
国旗本来是国家领导人去世时才降半旗,如今却两次为普通的老百姓降半旗。
这就说明国家意识到一个生命的价值是不分其身份高低贵贱的,任何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尊重生命!首先不能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能够因为遇到不顺心的事就自杀。
其次不能像南平血案一样,由于自己的不顺心而随意夺走别人的生命。
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有价值,不要虚度时光,要让自己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不要伤别人的自尊,随意嘲笑别人、轻视别人,要创建一个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环境,人人都能快乐地生活。
只有这样,才做到了真正的尊重生命。
800字作文
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作为师德基本要求已被每一个教师所认可。
但很多教师在具体的实践中,受“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常常引起师生相互感受不到尊重。
师生间不愉快的事情随之发生。
既伤害了学生,又伤害了教师。
怎么改变这种情形?联系多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说不上,只能浅谈自己一点看法:关爱学生就是要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具有思想和个性,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需要,激发他们自身的兴趣和潜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实践活动,提高数学素养,形成多方面的能力,发展个性。
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让学生们在快乐中成长。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成功、快乐、友爱的享受。
正确区分尊重学生与批评学生的关系。
尊重是实施批评的前提。
不管学生在学校犯了多大的错误,在人格尊严、地位上和教师是平等的,我们尊重的是学生的人格,批评的是学生的错误。
既不能因为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认为不能批评学生,也不能因为批评学生就伤害学生的人格。
当然,批评不是横眉冷对,也不是讥讽挖苦,更不是指责、训斥、谩骂与体罚,批评是和颜悦色,诚心诚意,心平气和地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危害,找出错误的原因,制定出改正的措施,只有在这种批评中,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学生才会彻底放弃防御戒备心理,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内心世界展示给教师。
我曾经对学生的屡教不改为之生气甚至动怒,每当叫学生出来时就会听到学生说:你完了。
原来在学生心目中认定了我找他们就肯定是犯了错误要被骂了,于是今后我很少批评他们,而是把学生叫出来私底下交流,此时学生放弃防御戒备心理,我们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触及学生的灵魂,塑造学生的人格。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是学生的主动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内容是客体,学生则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不仅仅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还应该是主动的探索者、积极的思考者。
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可以使学生更主动,更积极的去学习。
创设民主和谐气氛,建立合作互动机制。
在教学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就必须创设民主自由的气氛,确立师生间的平等关系,重视学生群体的相互作用,加强交流,培养学生健全的学习心理。
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与关爱要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互相影响、讨论、鼓舞,体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下,学生喜欢学习;喜欢与同伴尤其是教师一起学习,学习的质和量都很高。
学生们很喜欢帮我讲练习,一课一练几乎都是学生们自己处理的,效果非常好。
.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精心创设情境,当学生身处在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情境时,往往容易产生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往往也容易被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也会被激发起来,从而主动地去学习、体验。
例如讲《丑小鸭》时,我就让学生们自扮丑小鸭,学生们感到新奇有趣,在活跃的气氛中帮助学生对丑小鸭的理解,采用了在游戏中学习的方式,学生兴趣浓厚,同时达到了检验学生对丑小鸭形象的理解的目的。
这样紧紧的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主动的接受了大量的信息。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更多的关注后进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在课堂上要敏于捕捉转瞬即逝的每一点智慧的火花,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或投去赞赏的目光,或加以表扬,让学生时时刻刻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思考、探究的乐趣,长此以往,便能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不断追求的欲望。
处于后进的学生应享受到更多表扬、关爱的机会。
对于班级中的后进学生,需要花特别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技巧,不能剥夺了他们参与学习的机会。
教师尊重学生的案例 教师要如何尊重学生论文
教师(The teacher)既是一种社会角色,也是角色的承担者,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上指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后来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如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一诗:“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
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 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
《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
”古人席地而坐,以西边为尊,故尊称家庭教师为“西席”和“西宾”。
尊称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中国古代教师的称谓很多,其中尊称有五种。
老师:原是宋元时代对地方小学教师的称谓,后专指学生对教师的尊称。
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
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把西学(美式教育)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便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面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
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把“先生”改称为“老师”是从国民政府时代开始,并一直沿用。
西席、西宾:汉明帝刘庄为太子时,拜桓荣为师,登皇位后,对桓荣仍十分尊敬,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听桓荣讲经。
汉代席地而坐,室内坐次以靠西墙(西边),面向东方为尊。
汉明帝给桓荣安排坐西南面东的坐席,表示对启蒙老师的尊敬,“西席”便成了对教师的尊称。
...
高中生议论文范文
2008年高考满分议论文 清 欢(福建) 人生有如各种各样的饮料。
有人喜欢甜甜的果汁,有人偏爱又苦又甜、香浓醇厚的咖啡,也有人执著地选择淡淡的矿泉水。
人生的最初就是一掬清水,岁月变迁之后,人们总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往这清水里加入不同的味道。
而我,独爱平淡无味的水,因为这才是生命的本真。
如水的人生总让我想到一个词:“清欢”。
“清欢”语出苏轼的一句词:“人生有味是清欢。
”清淡的人生充满着睿智与修为,这是一种境界。
站在宁静的湖畔,远远有一人撑篙而来。
张孝祥立于舟头长吟:“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邀我看夕阳,激起粼粼细浪。
”他的人生就有如舟下的水,恬淡清逸。
谁能否认,他在这淡如水的境界中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步入竹里馆内,只听一阵清越琴音飘然而出,穿枝拂叶,盘旋林间,萦绕于耳。
摩诘独坐馆内。
于平淡中体味人间清欢。
看遍世间轰轰烈烈,变幻万端,王维寻到了他的辋川山居,抚篁竹,弄丝弦。
琴声如水,生命如水,他用心领悟。
举杯邀月。
踏雪寻梅。
诗意的生活很清瘦,如水,柔弱恬淡中却犹见风骨。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水般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大城市光怪陆离,异彩纷呈,在其中能饮到果汁,能品到咖啡,或甘甜,或醇厚,却很难咂摸出矿泉水的清淡与纯正。
只有回归原始的淳朴,才能懂得什么是清欢,什么是如水人生。
青藏高原上的藏民们,他们的生活很平淡,甚至单调,如雅鲁藏布江的水,日复一日,潺潺流淌。
也许他们天真无知,可他们却爱着自己阳光般的肤色,爱着自己一手的草香与奶香,享受着淡如水却暖人心的生活。
躺在那香软的草地上,仿佛伸出舌头就能舔到那清凉薄荷味的蓝天,你会感觉时光如水般在四周徜徉,如水般清淡的人生如此奇妙。
在如水的江南,清欢更有着独特的诠释。
哼不完的摇橹小调,梆梆地浣洗细绢的秀雅女子,郁郁葱葱的秀木,绵绵流淌的河水,一切更像一幅水墨画,或是一个不可轻易企及的梦境。
在这里,淡淡的水样人生会让你的心开出朵朵涟漪。
“人间有味是清欢。
”抓不住明月的影,但求留住一颗琥珀的心。
繁忙的生活中,饮一杯淡淡的矿泉水,哪怕是片刻的清欢,也会带给你一番别样的感受。
【点评】 本文紧扣材料的一个方面——“淡淡的矿泉水”的滋味提炼出对清欢的人生看法,通篇以“清淡的人生充满着睿智与修为,这是一种境界”贯之,中心明确。
在阐发过程中,一气呵成:借张孝祥诗作、王维的辋川山居生活告诉人们清欢的人生是“柔弱恬淡中却犹见风骨”的;在现代社会中要有这样的生活必须回归原始的淳朴,如青藏高原的藏民们,如江南水乡梦境般的生活,只有“留住一颗琥珀的心”才能享受到真正的清欢。
既有作者对“矿泉水人生”独到的见解,又有较强的现实感。
本文切入点小,却恰到好处地洞开一个境界,显示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韵致。
渠清如许(福建) 生活,本如一渠流水,清清的,淡淡的。
不要壮阔起伏的波澜,那样会使人疲于奔命;不要五彩斑斓的颜色,那样只是给人以海市蜃楼般的虚幻。
人生的轨迹;并非总如预设的一般,朝心仪的方向驰往,你需要一颗清静如渠的心来从容淡定的面对未知的境况。
**期间,画家黄永玉与作家表叔沈从文于下放途中擦肩而过。
沈从文淡漠地告诉黄永玉:“要从容。
”十年动乱过去,黄永玉说那三个字总会在其心头不经意的浮现。
的确,这是多么淡定豁达的一种生活态度啊!如水一般清澈,却如水一般坚定,水不止息。
那是向他人展示了一种“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淡定! 古语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可见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水也是一种衡量标准,而且是很高的标准。
君子之交,不因名利,不因富贵。
庄子曰:“不为冠冕而肆志,不为穷约而趋俗。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
”如水之交,不需要铜臭来污染它,更不要因彼此苟同而搅混它。
与人交往,先哲已给我们树立榜样,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诗人李杜以诗会友互表敬意,等等。
与人的交往,也与水一般清澈,一般和谐,一般温润。
和谐以共生共荣。
清水一直以来都是整个民族精神的代表符号。
面对江山社稷,面对黎民苍生,老子说:“上善若水”;杜甫说:“润物细无声。
”五月地震,四川震区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人们默默地为灾区人民祈福,默默地贡献自己绵薄之力。
我们记不清每一位救援者的名字,我们记不清每一位捐款者的名字,我们记不清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他们有爱,对生命的敬重,对国家的赤诚!大爱无痕,大爱如水,滋润却无声。
渠清如许,这是一个人的处世态度,是与人交往的准则,更是为国家民族奉献的最高境界!没有波澜,没有色彩,只有如水的静默,那,却是一种对生活的最高敬意!缤纷成就和谐(福建) 三人进商店寻解渴之物,喜甜者偏爱果汁,喜淡者选择矿泉水,喜欢又苦又甜者买下咖啡,三种味道不同,但却因不同而和谐——和而不同方为和谐,若这世上只一种饮料,则不免单调而索然无味。
缤纷成就和谐,试看暮春三月,鹅柳淡烟的嫩黄,映阶碧草的翠绿,出墙红杏的艳红,卷云时舒...
以谈尊重为题的议论文
尊重,是脸上一抹真诚的微笑;尊重,是在他人发表不同意见时的倾听;尊重,是为别人付出的努力而鼓掌。
尊重看上去,好像只是奉献给身边的人。
我们从小都受到过“孔融让梨”的教育,也都知道要在公车上给老人让座,不能嘲笑讽刺残疾人。
这样的理论有时候粗看上去是很不近情理的,为什么年纪小便要吃小的梨呢?为什么一定要让座如果我也已经很累了?为什么不可以直接说出心中所想到的一切?其实真正的道理就在这:尊重别人。
有句话叫“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意思是说别人送我木桃,我便用琼瑶做为回报。
所谓礼尚往来,在人类的社会中,你付出一分便会有一分的回报,不会多不会少,总有一天一定实现。
这是规则。
规则在大多数时候对大多数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你对他人的尊重礼貌会在他人心中留下美好印象,随后他们亦会如你所做般对待你。
尊重是一种大智慧,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尊重旁人与己的相同之处不难,得遇知音的兴奋雀跃足够掩住“尊重”那平实些微的光芒。
难的是尊重旁人与己的相异之处。
你认为吸烟有害健康且污染环境他却将其视作一种调剂,他说人生要积极进取鲜活浓烈而你只求平淡安祥恬然舒适一辈子。
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差异何止千千万,尊重便是守着自己的人生信条而从客观的角度用以欣赏的目光去看对方,并不苛求相同,而是正视相异。
所以,懂得尊重旁人的人都参悟明了了人生的大智慧。
所以姿态优雅举止从容,因为有足够的自信支撑自己也有足够的宽容去审视旁人。
所以会为旁人所尊重,因其身上所散发出的高贵又平和的气息实在是让人向往予人吸引。
尊重会让人心情愉悦呼吸平顺,尊重可以改变陌生或尖锐的关系,若是有对彼此足够的尊重,战争都是可避免的。
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重人者人恒重之。
尊重,并不只是做给别人看的。
懂得真心地给予他人尊重的时候,你就已经得到了人世间最美的一切!
以"尊重"为话题的议论文材料
论文指导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
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
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
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
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
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
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
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一、议论文写作三要素 议论文主要包括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论点必须正确。
论据是为说明论点服务的,既要可靠又要充分,事实胜于雄辩,是最好的论据。
论据也可以是人们公认的真理,经过实践考验的哲理。
论证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 1. 归纳法 从分析典型,即分析个别事物入手,找出事物的共同特点,然后得出结论。
2. 推理法 从一般原理出发,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而后得出结论。
3. 对照法 对所有事实、方面进行对照,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4.驳论法 先列出错误的观点,然后加以逐条批驳,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议论文的特点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有引子、正文和结论句三部分。
一般在引子部分提出论点,即文章的主题,在正文部分摆出有利的事实,对论点进行严密的论证,最后根据前面的论证得出结论。
三、议论文的写法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论点。
论点通常在文章的第一段提出。
2.要有足够的论据,可以列举生活的实例。
3.论证要有严密的逻辑性。
所有事实、原因、理由应紧密地同结论连接起来。
4.层次要清楚。
5.态度诚恳、友好,因为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
议论文在写作手法上以议论为主,但有时也要运用说明、叙述、描写等手法。
议论中的说明常为议论的开展创造条件,或是议论的补充;议论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应是为论点提供依据的因此,叙述应该是概括的,描写应该是简要的。
6.论据要充分 欲证明自己的观点必须有充分的证据。
作者可以列举事实、展示数据、提供事例、借助常识或利用亲身经历。
论文 一、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一)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1.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
2.如何找中心论点。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
(二)论据: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三)论证: 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
论证是运用论 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罗辑关系纽带。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西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 方法和“归谬法”。
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二、议论文结构 1.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枣分析问题(本论)枣解决问题(结 论)。
2.可分两大类 a.纵式: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 例1.“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如《怀疑与学问》。
例2.“起录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论述问题;接着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的问题;“转”是双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结,就是“合”。
b.横式: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 例如: 有“总论——...
尊重别人的选择议论文
没有哪个人不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尊重别人。
殊不知,只有懂得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有一位当上经理的成功女性这样讲述她的故事:若干年前,她只是某家企业的临时工,工资收入很低,可是她的儿子却要求为其买一个足球与朋友玩耍。
这位母亲为向儿子解释自己金钱短缺的困难费尽苦心。
不久她的上司得知此事,亲手送给母亲一个崭新的足球,并对她说:“虽然我们不能付给你更高的报酬,但你能明白你在我们心目中的位置很重要。
”这位女性为这番充满了尊重的话而感动,从此把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奉献给了这家企业,并最终当上了经理。
是的,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从松下幸之助到张瑞敏,永远都是把尊重员工,尊重属下当成立业之本的人,他们十分清楚,老板给予属下多少尊重,那么属下也就给予老板多少尊重。
同样的道理,不仅仅适用于办企业,也适用于每一个人与人交往的每一件事。
你对别人表示了尊重,别人就会觉得你的心中有他的位置,他对于你很重要。
而这样的话,除了极少数卑鄙小人,又有谁不为此感激,不把他当作可以信赖的朋友呢?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也就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学生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也就真心实意地授以学生全部知识;商家尊重消费者的挑剔,消费者也就对商家抱有真正的信赖。
尊重别人一分,获得十分回报。
有些人不懂得尊重别人,把他人为其所做的一切都当成理所应当的事情。
对于这些人,也许只有失去了别人对其的尊重,他才懂得尊重别人的可贵。
去年南方某市政府部门做出决定:全体环卫工人放假两天。
结果该市平日清洁的市容不见了,到处是成堆、成片的垃圾。
两天后,市民中随手乱扔垃圾的数量明显减少,他们都说:平时没有尊重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现在终于知道尊重的可贵。
是的,不懂得对别人的尊重,自己也就无法获得别人的尊重,最后只能寸步难行。
当我们付出租车费的时候,多说一声谢谢;当我们听完演出的时候,多给一点掌声;当宾馆门卫为我们开门的时候,多报以一个微笑……学会尊重吧!当我们每个人都懂得尊重别人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必将更加和谐。
------------------------------------------------------------------------ ——读《尊重》有感 曾看过一个《尊重》的故事:一个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不假思索地将10元塞进卖铅笔人的手中,当做施舍。
走了没几步,他觉得这样做不妥,连忙返回来,抱歉地向卖铅笔人解释自己忘了取笔。
最后郑重其事地说:“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
”没想到的是,在一年后,在一个热烈隆重的社交场合上,一位西装革履的推销商迎上这位商人,感激地说:“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您。
您就是那位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
” 尊重,其实并不难,而在于学会怎样去尊重别人。
如果这位商人只是施舍10元后便离开,那个卖铅笔人也许到今天还认为自己是一个乞丐,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而这位商人意识到了那样做是把卖铅笔人看做乞丐,是不尊重他的行为。
所以他立即返回,抱歉地取回铅笔,把卖铅笔人看做和自己一样是商人,应当得到平等的待遇,受到尊重。
这虽然只是一句普通的话,但给予了卖铅笔人的,又岂只是10元,更重要的是自尊和自信,使得他对自己改变了看法,重塑自尊心,使一个一贫如洗的人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价值,凭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的努力获得了事业的成功,这就是尊重的力量。
尊重他人比施予他人更重要。
尊重,这是爱最本质的表现,是一种无上的美德,而受人尊重也是一种幸福。
但在生活中,真正学会尊重别人的人却不是很多。
在人来人往的大道旁,时常会看到一些身患残疾的人坐在那里向人乞讨。
好心人就会拿一点钱给他们,当做施舍。
但有些人不但不施舍,还不尊重他们,在一边幸灾乐祸,取笑残疾人,真是可恶。
你设身处地去想一想,假如你是那个残疾人,被别人这样耻笑,你的心里又会多难过,你又会多渴望别人的尊重!我们都要学会换位思考,才能与人为善。
在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都应该懂得互相尊重,特别是我们同学之间更应互相尊重,只要互相尊重,才能体现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成绩差的同学如果能够得到尊重,他们或许会重新有了自尊和自信,会因为你的尊重而努力学习,成为有用之才,而不再是破罐子破摔。
那么,你的尊重不就起了很大的作用了吗? 有道是: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只要你尊重别人一分,别人就会尊重你十分。
希望更多的人读了这篇文章后,都能学会真正地尊重别人。
只要人人都互相尊重,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构筑和谐社会,推进全社会的文明进步,成就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
作文:尊重青年人的选择范文800字
每个人当他从呀呀学语或稍懂世事,就在自己的心底开始了理想的萌发.在幼时的理想是容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容易成为泡影.其实,真正树立理想的最佳时候正是在我们现在的中学阶段.当然,在青年时期就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树立远大理想的人,就意味着拥有了成功的开始,是幸福的起航.无志之人,不可能激起生活的浪花,也不可能享受事业的种种辉煌.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理想是力量的源泉、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然而,理想不一定就与现实脱节.相反,它不必很崇高,不必很伟大,不必遥不可及,只要是你为自己树立和制定的一个信念和抱负,让你为之奋斗不惜,指引着你前进,这就是你的理想了.有一种理想叫平凡.我们每个人都很平凡,我们都需要一个平凡的理想.任何人的生命都有限,只要我们不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一些无谓的烦恼中,或是一种自我麻痹的游戏中,只要我们的精神不空虚,我们每个人都会实现自己平凡的理想.有一种理想叫坚持.有个故事是这样的:开学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住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各位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住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柏拉图.由此可见,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由此,我想到了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许有些不如意,对环境也许有些不适应,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处变不惊,集中精力,坚持不懈.惟有如此,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理想要立足于现实,依附于时代.任何人的理想都不可能超越现实而存在.只有伴随时代的步伐,才会实现,才会有意义.理想必须立足于正确的世界观之上,立足于积极的价值观之上,立足于健康的人生观之上.惟有如此,理想才会是有积极意义的理想,理想之实现,带给大家的将是福音.反之,将成为灾难,70年前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德国、法西斯的统治愿望就是例证.作为学生,我们要做一个热爱学校、关心学校、爱护学校的合格中学生.作为学生,我们更需要读书,我们要通过努力的读书来实现我们的理想.在阅读中成长,在思考中成才,在实践中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们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造就思维活跃、勇于探究、开拓的有理想的人,每个人的理想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理想可能是将来成为一个科学家,揭示自然和宇宙的奥秘、为人类科技进步贡献力量,可能是将来成为一个商业巨子,打造财富航母,书写财富神话,理想也可能是将来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工人、农民或者一个普通的成功人士.一旦理想进入了我们内心深处,我们的学习就会有动力,内心就会充满阳光和希望.命运靠自己主宰,人生由自己把握.让我们树立自己的理想,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