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是一切生物与生俱来的,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宝贵的礼物。天性贯穿了我们漫长或短暂的一生,让我们生活在情感的世界里。我们用天性演绎着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剧本,或得或失,悲喜交织。天性之美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拿印度人救蝎子的故事来说,不同的视角可以发现不同的美。从人的角度看,天性之美就是仁慈。人之初,性本善,人都有恻隐之心,有同情心,面对他人的痛苦,没有谁可以无动于衷,生死存亡之际更不会见死不救。所以当印度人看到蝎子在水中垂死挣扎时,他的慈悲之心超过了对自身安危的考虑,甚至他可能就没有考虑,这是本能的反应。
在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损人利己,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的事例,他们仁慈的天性被埋没了,被世俗的环境改变了,但我们不能,至少我不能。天性之美就是坚持。印度人为了救蝎子,多次被蛰,但不管被蛰多少次,他都没有放弃挽救一条生命。一次次舍生忘我弘扬的是佛法,展现的是人性,感动的却是人心。生活中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生都在行善,行善得到善果还能坚持,行善遭受灾难还能义无反顾更让人敬重。天性之美就是尊重。神话中有佛祖割肉喂鹰的故事,在佛祖看来众生平等,不管是人还是普通的动物,甚至一花一木都需要尊重。印度人冒着生命危险救蝎子,秉承的也是对一条生命的尊重。我们都知道生命有多脆弱,甚至比不过小草,小草可以春风吹又生,而生命对任何生灵都只有一次。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仗着自己的权势地位,自以为高人一等,于是对人颐指气使,其实不管你是什么人,你都是普通人,尊严和生命都是一样的重量,不管你是什么人你也不要自惭形秽,妄自菲薄。社会中有高级知识分子救了农民自己却牺牲的事例,其实没有必要讨论值得与否,因为尊重本身源自天性,你能说天性值得还是不值得吗?从蝎子的角度看,天性之美就是求生。蝎子要蛰人,这是本能,面对突如其来的拯救,蝎子并不理解,它的自我防卫不过源自想要活下去的天性,源自强烈的忧患意识而已。如果说蝎子都能重视生命,反观生活中很多人因为生活的压力而自残,甚至自我毁灭,我们真该感到无地自容。
古人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不珍惜生命,如果面对危难就放弃求生,那么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何在?活着就有更多的可能性。最后从观者的角度看,天性之美就是一种有意义的选择。所谓人间是非也是自己的是非,人心的悲喜也是自己的悲喜,别人的故事其实就是自己人生的变形,也许今天的你我还不能感同身受,但是明天,或许就要由你来演绎一段喜怒哀乐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