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母亲对年幼儿子的疼爱,才有孟母三迁的智慧与决心;是叔侄两人的自幼相守,相依为命,才有韩愈对早夭的侄儿十二郎悲怆呼号,痛彻心扉;是兄弟手足情深,惺惺相惜,才有苏轼对子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妻子董翠婷对瞎子丈夫的怜惜,才有阿炳《二泉映月》优美旋律的传扬-----这就是亲情,它无需信誓旦旦,但它韧如丝坚如磐,是每个人一辈子的守候;它不需轰轰烈烈,但它润物无声,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它也无需纸载笔记,但它却无处不在,代代相传,亘古未绝。
因为,世间情种种,最美不过血脉亲情。
亲情,是母亲焦灼的目光,柔情的呼唤,它可使生命重生。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史铁生,21岁,在他正狂妄的年纪,双腿残疾,脾气暴怒无常。而多病的母亲就理所当然的成他的出气筒。砸玻璃窗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狠捶残腿时,母亲就拼命抱住儿子“咱娘儿俩要好好儿活”;离家出走以折磨自己时,母亲不顾肝痛到处呼唤寻找-----
是这位母亲用她男人般都难以企及的坚韧、终于让儿子明白了一个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用她万般的柔情与温暖的怀抱帮儿子迈过他人生中最难迈过的坎。幸甚至哉,史铁生能拥有这样的母亲。其实,这样的母亲,在我们的周围何止一个两个?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随意践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亲情,是父亲默默的陪伴,无悔的付出,是对民族美德的传承。
黄舸,一个生命纪录被确诊只有18岁的男孩,他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在他生命将要结束前,能够向曾帮过他的好心人说句“谢谢”,并送上一束鲜花。他的父亲,一个老实忠厚不多言的人,什么也没多说,就驾起他的那辆三轮摩托车开始了父子俩的“感恩之旅”。行程1。3万公里,走了82个城市,感谢30多位恩人。谁都知道,疾病早就剥夺了黄舸站或坐的能力,这一路的风风雨雨,这位饱经沧桑的父亲该要付出多大的艰辛!
黄舸比专家预计的多活出了2年,这原因除了黄舸的乐观坚强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点亮了儿子人生不灭的灯,同时,他也拨亮了全国人心中日渐暗淡的感恩之灯。如果我们生活里每一个脆弱的生命都能遇上一个默默支持无悔付出的父亲,那我们夫复何求?还有什么理由不尽可能地活出生命的精彩?
亲情,是哥哥稳实的肩膀,儿子勇敢的担当,是不屈的脊梁,是对自强自立的最完美的注解。
父亲疯了,并把妹妹摔死了,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个捡来的婴儿,母亲因受不了这种生活,离家出走了-----而这个家庭的一切负担就像泰山一样压在这个年仅13岁的男孩身上。他什么活都干,什么苦,他都吃,什么痛,他都忍。可以说是瞬间,生活逼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个男子汉就是04年感动中国的男孩子洪战辉。
他面对巨大的困难时,对生病父亲,他在尽孝;面对离家出走的母亲,他报以谅解;面对年幼的弟弟和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妹,他尽的是责任;面对自己,他选择了奋斗和抗争。是这份他人不可替代的亲情给了这个小男孩排除万难的勇气和力量。是他对这份亲情艰难而全力的守护,使这个多难的家庭走过了无数坎坷,过上了阳光明媚的生活。假如当代的青年都能如洪战辉为家人为自己为社会尽一份该尽或能尽的责任,都有一定的担当,那我们的生活里何来“盼救情结”、何来“啃老”丛生?
亲情就是这样,没有杂质,没有距离,没有虚伪,仅仅是相通的血脉彼此间的关心与付出。它美在无悔无怨的奉献,如史铁生的母亲、暴走妈妈陈玉蓉;它美在义无反顾的理解与支持,如黄舸的父亲、六朝神枪后王义夫的妻子张秋萍;它美在自强自立,美在勇敢担当,如洪战辉、高位截瘫的桑兰-----
正是这些无数平凡的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在平凡的生活中,在小灾大难中的无怨无悔,坚韧包容;不离不弃,相知相守;自强自立,敢于担当才蔚为我们中华民族壮大的精神火种,我们才在亲人的眼中看到了温暖,感到人间的美好,并时刻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有了这份牢不可破的亲情的维系,我们中国的巍巍大厦才永远屹立不倒,我们中华民簇才永寿恒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