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是鸟的本能,织网是蜘蛛的本能,而围观却不知何时变成了中国人的“本能”。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是在哪个角落,总不乏围观者热情的身影。当看热闹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别人的悲剧成了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面对这种近乎病态的本能,我不禁为人性的丧失感到悲哀。
这是一群盲目的从众者,总是不由自主地跟随着“大多数者”的脚步。我们是一个喜欢凑热闹的民族,也是一个喜欢随大流的民族,无论什么事只要人多总能吸引来一大群跟风者,虽然这些人根本不知道你到底在干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模仿你的脚步。围观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模仿追随的行为,国人的内心似乎总有一种不随大流就会被遗弃的不安感,盲目地往人多的地方钻,抱着要死一起死法不责众的心态跟着一大群人凑热闹,于是就有了围观。即使有些人根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也不妨碍他们聚在人群里评头论足,这种现象与其说是围观事情倒不如说是为自己找安全感。
这是一群冷漠的好奇者,像看戏一般好奇地围观别人的不幸却没有丝毫的同情。鲁迅曾言:“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而这种中国人的劣根性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消逝反而愈演愈烈,围观跳楼的起哄者已经将无数轻生者重重“推”下,砸在地上迸发出的鲜血换来的不是叹息悲伤而是刺激满足的掌声。我们正在用冷漠的围观进行着罪恶的谋杀,心灵的悲鸣被淹没在欢呼起哄中,却不知今天你的冷漠嘲弄的对象可能就是他日的你。
这是一群喜欢看热闹的幸灾乐祸者,总是以别人的不幸来满足自己扭曲的心灵。他们大多是底层苦苦挣扎的求生者,面对命运的不幸与生活的重担,他们选择了围观别人的痛苦作为安慰自己的良药,通过观望别人的不幸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补偿和满足,获得一种诡异的平衡感。鲁迅《祝福》里的那些在祥林嫂悲痛的一遍遍诉说中“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的老女人正是他们最为真实的写照。
在这个物质丰富,精神匮乏的时代,人们都学会察言观色,学会效仿别人,循规蹈矩。我们总是以旁观者的心态冷漠围观着他人的故事,围观似乎早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一种本能。面对这个愈发冷漠的社会,我不禁担忧:何时我们才能丢弃围观的本能,何时我们才能丢弃看客的身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真正的不盲目“围观”的中国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