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文字以来,史上留下的文字浩如烟海,而人一生中,任凭如何勤奋,看的也只是其中沧海一粟而己。俗语:活到老,学到老。其实人们内心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饱学之士,至少也成个专业之师。可是由于社会生活中真的有太多诱惑,太多繁杂的事务,于是人们又在平日的忙碌里叹息着放下了可贵的求知欲,得过且过,远离了书本。而其实人们又何尝不愿意静下心来读读书,感受人生百味呢!
而作为不得不读书的群体——教育人,我们是没有理由和借口去逃避读书的,因为它直接关系着我们的工作,也直接关系着我们在社会中的光荣形象---授业先生,并且在稚嫩的学生眼里我们还是个无所不知者。其实真的惭愧啊,当然只能以汗颜来回应。然而我们内心又不甘:那好吧,如果我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那就让我当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读书永不嫌迟!
除去因为对于诸多门类感到好奇而去涉猎外,我在这想讲的是和我们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读书体验,我是语文工作者,那就谈语文。
教语文真的不容易,如果你真的想教点东西给学生的话,你会发现自己最好是个杂家,天文地理都略懂一二,也好在授《杞人忧天》时知天,在授《善待家园》时知地,在授《泊秦淮》时知史,在说诸子百家时知理,在讲现代散文诗歌时又变成多情的诗人和学者……角色的多变让我们成为了仅次于演员的表演者,演技的好坏当然也就要看书读得是否够多、够好、够有力。这样一个借人之学充己之脑的作为,实在不敢称己为师,与其说成是教,倒不如说成是和学生们共同体验文字与生活,或者说带领他们进入到广阔丰富的知识世界中去。而更可怕的是,在此过程中,越教就会越感觉到自己的浅陋,发现真的是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在等着我们知道,于是懊恼得真想用那渊博的知识将自己武装到牙齿。而为了改变,能做的唯有读书,读书,还是读书。
可也就是在这样一天天的懊恼,一天天的充实中,惊喜的感觉到了自己的成熟和长大,呵,也许青年教师就是在这样的“被迫”读书的环境中才能慢慢变成一位受人敬仰的白发苍苍的老先生的吧。
书读得越多,知识相撞的几率也越多,先前以为肯定是真理的,后来才发现其实也不一定处处适用;曾被捧为金科玉律的,后来又发现那不是它真实的面目;有时候本想找找工具书为自己解惑的,后发现有时那里也没有现成的馅饼。既然说语文,那就还以语文中的问题为例。《论语》中语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教学参考和课本注释上对“士”和“弘毅”的解释分别是“读书人”和“宽宏坚毅”,而后在读书中发现了这样的说法(证明过程在此略):弘毅还有另一解,即刚强而有毅力。显然,解读“弘毅”,关键在“弘”字。弘字在《论语》中用法有二:一是动用法,义为“使之广大”,亦即弘扬、光大之意,而“执德不弘”则是第二种用法,此弘字即今之“强”字;若解作“大”或“宽”,则较牵强。还有其中的“士”,《论语》中“士”字其义有三:(一)泛指一般人士,如“虽执鞭之士”;(二)指读书人,如“士志于道”;(三)特指有一定社会地位及影响或有较高修养的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中的士,就是指这种人。这种士不是一般的读书人,而是以实现仁为己任,死而后已的人,推而广之,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故其任重而道远。你看,正是因为读书所以我们思考,正是因为思考,我们懂得了探究的重要性。
更让人欣喜的是读书让人聪慧和学会辩证的看问题,让我们知道了有很多问题应该放到更广阔的领域中去看待的。比如关于科举,虽然我们不生活在那个时代,但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大多认为应该对它深恶痛绝的,在欣赏《范进中举》《孔乙己》等名篇时也无不将它视为扼杀人性的猛兽,将其荒唐和凶残说得令人心悸。可是在著名的《山居笔记》中,又有人告诉我们,“如果让这些优秀动人的艺术作品来替代现代人对整个科举制度的理性判断,显然是太轻率了。科举也是有过功劳的,科举制度在中国整整实行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直接结果,是选拔出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举人。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了中国历史中最重要的一些部位”。言之恳恳,让人信服。你看,是读书让人开阔了思维,变得严谨,让我们知道了不要急于给不熟知的事物轻易下定论。
在古文教学中,常会遇到君臣之间的故事,那些成功进谏的臣子常是我们赞赏的对象,因为能在那个“伴君如伴虎”的封建时代面刺君王是何等的气魄,皇帝集神权、皇权、族权于一身,忠君是最高的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绳。惹到或气到君王可都不是闹着玩的,毕竟脑袋只有一颗。于是我们以为所有伴君的臣子皆活的战战兢兢,不敢重言的。可是读书后又知道了,史上真正因为进谏惹怒并遭杀身的绝对只是极少数,甚至在唐、明两代,人们骂皇帝骂得最热火朝天。唐太宗差不多是在魏征的唾沫里当的皇帝,从国家政策一直骂到作风问题。其实皇帝为了身边有人敢于提意见,也会特意在宫廷中安排一些言官。言官骂皇帝是不必负任何责任的,因为是皇帝自己让“言官”骂的,因此,魏征骂得再狠,唐太宗也只能忍了。明朝人骂皇帝也是骂得很欢畅的,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海瑞。嘉靖皇帝崇信道教,为修仙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且刚愎自用,以致国事荒废,民不聊生。于是海瑞给嘉靖皇帝递了奏疏,一一罗列其罪行,还很“无礼”地说:“皇上你昏聩多疑、刚愎残忍、自私虚荣。既是昏君,又是暴君。既不是一个好皇帝,也不是一个好男人。普天下的臣民百姓,早就对你有意见了。希望你改掉这些坏毛病!”此事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街谈巷议,尽人皆知。海瑞也不怕死,敢做敢当,很有自知之明地买好棺材,放在家中客厅里,等着皇帝杀掉他后用来收殓。不过后来,海瑞不仅没有死,还名垂青史了。此种现状,让主编《明史》的清代学者都不能理解,都开始为明朝的皇帝抱以同情之心,认为对皇帝破口大骂不是为人臣该做的事情,云:"怀忠愤之士,宜其激昂抗辞以匡君失。然纳谏有方,务将以诚意。绞圩摩上,君子不为。谓忠厚之意薄,而炫沽之情胜也"。看,读书真是为我们刷新了那些的陈旧的甚至错误的观念,让自己真正明白了起来,开始做个明白人。
说了这么一大堆有用没用的话,相信你们都能看出读书绝对是明智的选择,留点时间看看书吧,风也罢,雨也罢,在这充满苦乐的人生之途,请为自己构筑一处飘满书香的“精神家园”。即使在冷雨敲窗的寒夜里,枕书入眠,你也会心静如水、梦靥不在……
最近在读一本小说,且放下小说的主人公不说。小说中也许最不应该引起我注意的两个小人物,却让我思绪联翩。
曾经非常不明白那些漂流者,弄潮儿,还有那些登山者,觉得生命多宝贵呀,怎能在莽夫之勇中轻轻丢弃,曾经对生命有很多困惑,思之良久也不得其解。可是这两个很可能是虚构的小人物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小说中的康福康禄兄弟,是一对文武双全的人,他们却在不同的机遇下走上了完全相反的人生道路:康福成为曾国藩的左膀右臂,贴心奴仆,而弟弟康禄则参加了太平军,从一名小兵当起,成长为天国后期的一位重要将领。当清军围住了天京城,康福进城劝说行将走向失败的弟弟易辙。他们兄弟没有像我们惯常希望的一样,因为在不同的阵营里而刀枪相见,相反在夜晚作了倾心长谈。康福的疑问,是很寻常,但康禄的回答并不寻常。
康福认为,太平天国虽也有过辉煌,但是因为上层统治层的内讧和种种错误,它已走向末路,在这种情况下,弟弟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前途,要么投奔朝廷,要么隐姓埋名度过后半生。但让康福没想到的是弟弟选择了与天国共存亡。理由自然让人想不到。
康禄不认为自己是为天国陪葬,也许普通为天国殉难的士兵是从一种纯感情的角度出发的,也许他们觉得自己投降后也会被杀,但他说出的一番话却是作哥哥的绝想不到的:他说自己从一介有理想的书生成为一个太平军战士之后,又从普通一兵、成为师帅、旅帅和军帅,最后封王,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了很多风浪,已养成了疾恶如仇的性格。天下的不平之事很多,要他还象过去那样逆来顺受,就算是让他死也不可能了。当初他抱着追求人人平等的目标投入太平军,尽管没有在太平军看到理想的平等,这使他失望,但天王等人对他的倚重使他决不会弃城而去。天国会失败,但失败并不意味着自己选择的道路是错误的。天国可能就十几年的经历,但那是多么轰轰烈烈、峥嵘灿烂的十几年。他不悔自己的是,他曾经代表了贫苦百姓的愿望,去杀恶济贫,他曾亲手发放粮衣,看着那些贫寒的老弱病幼得到救命之物时的感激,他曾分田地给无地的农民,分享他们的欢欣,他曾千百次地驰骋沙场,为理想而战,杀得敌人鬼哭狼嚎,他曾作为统兵大将,指挥着千军万马,跺一脚山摇地动,喝一声风云变色,人人称自己是英雄,这在从前的布衣百姓可能是根本办不到的。也是作为一个奴仆的兄长绝对享受不到的。人活在世上,不在寿命的长短,轰轰烈烈的十年,就远远超过了平平庸庸的百岁。今生今世,他已得到了许多人得不到的快乐和幸福,而这些,都是因为他参加了太平军,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声有色地活着,威威武武地死去,这就是大丈夫生命的意义。而天国的目标合乎百姓的要求,它必定在后世得到实现。他愿意为了一种崇高的理想而死。
抛开那些崇高的字眼我们不说,康禄的话让我深思,他看重的是生命的质量,是一种生命的过程的体验,是一种对心中期许的实现,我想有理想的人是幸福的,而能有缘去选择这种为理想而活的方式是幸福的,甚至为此吃的苦也是值得的,最终为它而牺牲更是幸福。而他们和普通人的区别只在于各自的目标不同,所以他们走上了迥异他人的一条路。现实世界,还有多少人有理想、信仰,还有多少人能坚持自己的理想,忠诚于自己的选择而义无反顾,所以说有人不幸福那是必然,因为他没有给自己足够幸福的坚持。而幸福的人只在于保持一种忠诚,对自己的心。
也许,这就是一种境界,没有一定高度就难以企及的一种理解。而没有这种理解,也意味着人没有达到那种境界。
花非花,雾非雾,欲辩真知,只向心深处。
读书心得
书,陶冶了我的性情;书,丰富了我的知识;书,开阔了我的视野;书,给予了我人生的启迪。以书相伴,人生就会有大不同。生活可以清贫,但不可以无书。博览全书的人,往往知识丰富,能集众家之所长于其身,因此能使人喜欢读书,将使他终身受益。
虽然我们都知道要多读书,读好书。可仍然有一些人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对读书产生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读书不仅可以让孩子获取广泛的知识,陶冶情操,还能使孩子得到放松休闲,缓解焦虑,调节情绪,与孩子一起读书,既能留出一些时间与孩子共处,又能要求自己也养成读书的习惯,一举两得。
经常读书的人会思考,知道怎么才能想出办法。他们智商比较高,能够把无序而纷乱的世界理出头绪,抓住根本和要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常读书的人不会乱说话,言必有据,每一个结论会通过合理的推导得出,而不会人云亦云、信口雌黄。
读书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对人性的认识,锻炼心胸,逐步训练感受幸福的能力,培养自信心,形成实践能力。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养成阅读习惯将受用终生。阅读习惯是在心灵深处装了一部发动机,一个人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寂寞。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知所措。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