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透光的玻璃,一旦将它涂上水银,它便成了一面镜子,去折射历史那无法说谎的一面。
——题记
古代的众多诗人、文学家,大凡分为两种,一种淡然出世,他们看破官场的黑暗腐朽,向往大自然的清风明月,试图逃避那黑暗的一切,以五柳先生、李太白为代表;而另一种则积极入世,他们平时慷慨陈词,直言进谏,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在国家危亡之时,他们挺身而出,甘当祖国的护甲,在战场上他们奋勇搏杀,甚至血洒沙场。这些人,以岳飞、辛弃疾等人为代表。
而于谦,正属于后一类。当也先的瓦剌铁骑临近北京城下时,当城内百姓万分惊恐时,当明朝天下危急时,他奋不顾身地站了出来,愿为守护河山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较之太白、东坡等人来说,他确实少了一份“清风明月本无价”的闲适,少了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逸,但是,他多了一份“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英雄气魄,多了一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个人使命,更多了一份“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情怀!
于谦是不惧死亡的,当他率军迎战,下令将京师九门尽数关闭时,那一声荡气回肠的呐喊“军士作战不力,胆敢后退者,立斩!”久久回荡在北京城的上空,也回荡在守城将士的心中。他们明白,仅此一役,他们将拼死护城,以致献出生命。
于谦又是刚直不阿的。当他被人诬告,家产被查抄时,其家中仅有皇帝所赐之物,都原封未动。他用他的行动证明了什么是廉洁,什么是两袖清风,什么是一个爱国官吏的真正情怀!正如他死在狱中后,人们所说“鸬鹚水上走,何处觅鱼嗛!(于谦)”
六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缅怀于谦,不但是因为他的守责、他的正直,更因为他的一份爱国情怀尤其值得我们后人学习。今天我们重读《明史》,每当读到这一段时,或许都会感叹唏嘘,耳边响起一首千古绝唱:
千锤万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