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跑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抓住。
我整天就干这事儿,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段文字我已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了,用《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的话说:“我对这混账诗有那么一股子兴趣。”当然这段话不是诗,还有些幼稚,可不管怎么说,塞林格如今已去世了,只留下这些“愚不可及”的梦,留下了一个玩世不恭的霍尔顿。感觉这个世界上“愤世嫉俗”的、逆反的青少年从来就没有少过,早些年看《麦田》,我可也是在狂妄的年纪。那时好像我才上初二,总觉得自己长大了,而且有那么一种“老师家长都很傻,谁也别管我”的思维。
我记得就在那时,连续看了好多好多青春小说,有什么《三重门》、《悲伤逆流成河》之类的,当然还有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当时看了一边不过瘾,觉得《麦田》这本书写得比当下最叛逆的青春作家的书还带劲,还要更贴合我们的生活,字里行间都有一种接近于残酷的真实。或许塞林格之所以成为名家,就因为这一点吧。《麦田》这本小说,说来也是充满了争议,有人说这本书给青少年剖析了心理,让大众更清楚青春期孩子的想法;也有人把这小说视为潜水猛兽一般的存在,认为孩子看了之后会变坏。我看《麦田》的初衷比较低级,也就是为了发泄发泄,找点儿刺激。那时候好像就流行这股“愤青”劲儿,班上的同学们大都一下课就捧着什么《麦田》、《挪威的森林》狂看,看完了继续愤怒,骂一骂应试教育,然后还是乖乖的准备中考。
进入高中以来,有时候觉得自己那时有点傻,但更多的是怀念,也不知是怀念人,还是怀念逝去的岁月。虽然这么说,但看《麦田里的守望者》两遍之后,滤去了小说语言上的粗俗、情节上一些俏皮的桥段,对“麦田”的梦想也有了深一些的理解。每一代的年轻人,都可以在霍尔顿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初看到霍尔顿其人时,你可能会讨厌这个满口粗话、做事出格的臭小子,但纵观全书,我深深感到霍尔顿是年轻人所有特质的集合。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在青少年眼中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但霍尔顿绝不仅仅是个痞子,他骨子里有那么一股子冲劲,还有对梦想的执着,对信念的永不放弃。其实没有任何人不想成功,麦克尔·杰克逊的歌曲《Beat it》里就有一句“No one wants to be defeated。”(没有人想被打败)。霍尔顿虽然叛逆,但是他说出了“他们送我去学校,想让我出人头地,将来好买辆混账凯迪拉克”的话,俏皮地说明了,有时正是现实与理想的反差造就了年轻人的反抗,虽然这反抗从来没有成功过。大概世事也一向如此?有时候我想,每一个人都像是一块石头,而岁月就是一条大河。一开始的时候,石头都长着怪怪的角啊刺啊,在河床上磕磕碰碰地艰难前行,但被岁月之河的河水冲刷久了,也就成了圆圆滑滑的卵石,也不会再被撞得满头是伤了。成长就是如此,但是有些人心中有“麦田”,他们也不会放弃追逐心中的“麦田”,所以即使长大,即使蜕变,仍然会不屈地逆流而上。有些梦,看似遥不可及,但并不是不能变现的。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一块类似于“麦田”的乐土,在青春的火焰逐渐冷却、逐渐熄灭之后,那乐土也远走了,那些曾经学霍尔顿“丢掉手套”,“吃一客乳酪面包和喝一杯麦乳精”当午餐的日子也远走了。霍尔顿常在,麦田不常有;或者说麦田永远都在,也许在云和山的彼端,也许在河的对岸。有悲观的哲人说:“世间像一个大苦海,每个人都是上帝抛弃的孩子,在苦海里沉沦。湮没在红尘的大梦里,没有人醒来,醒来的,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我不知道今后会有多少新的霍尔顿,他们心中的“麦田”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是该接受成长,还是做个我行我素的人呢?年轻时候的梦,能不能有机会实现呢?属于我自己的“麦田”又在何方呢?唉,塞林格离开了,他的麦田还在;这世道的无常,注定敢于追逐的人一生受伤。迷惑中,我在冥冥中似乎看见,霍尔顿在远方挥手,仿佛要,我跟着,他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