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之前先就听说了它的许多美名,晋城,因着这美名,在我心中霞光万丈。再碰到朋友,就已经是逮到谁就跟谁吹嘘一番,若是有谁不知道,就认为人家才疏学浅,先在心里把人家鄙视一番。进入晋城,才发现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
诚如大家所知,晋城位于山西省。处在中国最有权力显山露水的部位,它又显得那么不动声色,即使出个把名人,享一时美名,风头便尽。这一点与中国的周庄特别相似,有着一些纯属老庄哲学在罩着这里,不要大富,不要大红,不要为一时的某种异己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而产生焦灼的冲动。其实凭着它“煤海”的外名而赚的钱,有何不可?但它没有艳艳红尘上靡荼的繁华,整个城市,只是那么坦然地,把它本来的面目呈现给你,只有干净,俐落,大方。管你是喜欢上海的风月无边还是北京的浑然天成。
来晋城旅游的人,第一印象一定是它的好气候。因为处于较南的北方,所以能够吸收北方夏天的凉爽和南方冬天的温暖。晋城人在这点上特别能与他人过得去,来这旅游,他们从来也不会夸耀晋城的天气,一是这实在很显而易见,二是不愿过多的引起我们内心的忌妒。毕竟我们也算他们的衣食父母。不过作为一个外乡人,我夸奖一下也并不为过。住在长沙太久,我已经本能的不计较它的天气,可是这里,又重新把我在长沙城里消弭殆尽的渴望重新调动起来。在晋城不过住了几天,我就产生了对它的依赖感,大部分因素是因为这里的天气。吹够了几天“晋风”,我便不能想象会到我的家乡—长沙应该如何生活。
晋城地方并不小,但总给人一种没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只感。房屋之间,总隔着不算太小的距离,即使是最繁华的商业区,也怎么也挤不拢来。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头攒动,没有人在这条购物街上疯狂血拼。这一点就与长沙是截然相反,长沙人的个性从逛街购物就可略窥一二。喜爱逛街的长沙人,经常挤在最繁华的地带淘各种各样的东西。大包小包,小包又大包,一来二去,也就花出了长沙的高消费水平。可是这里,即使现在是假期,也见不到挥戈购物的人们,百货大楼里名品店人缘稀少,偏宜货反倒更收人青睐。啄磨半天,原来晋城人在穿上是不讲究的,如果你在街上看到类似于长沙街头穿着很一般的人,说不定就是他们衣着的最高水平。而且有一点实在让我窃喜了很久,那就是这儿衣物的便宜,与逐年上涨的煤的价格大相径庭,让人怀疑莫不是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特意留白的一段空档,全被我在对各色商品的审度中挥霍一空。
想要重点谈的是晋城的吃食。你见过在吃饭前吃八道凉菜吗?你能想象扶墙而出又扶墙而入的痛感吗?以上这些,就是我对晋城的食品特色的整提感知。每在这里吃一顿,我便要重复想一个想了很多遍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如此钟情于凉菜?按理来说,最适宜吃凉菜的地方不应当在北方,何以凉菜会以如此猛烈的攻势成为菜桌上的霸权?而扶墙而出,扶墙而入的奥秘也就在此。当我们吃完一餐,就开始拉肚子。空空如也又只好胡吃海塞,正是“牛嚼牡丹,不知其味”贬了这么多,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凤毛麟角。因为晋城偏于北方,所以面食玉米类成为他们的主食。就像皇宫贵族吃惯了山珍海味一样,突然吃到青菜萝卜,很容易就被攫住味觉。有一天我在无意中夹起的一块饼中,与久违的辛福感不期而遇。它一定是天使,即使不是,也是天使创造的。古朴厚实的外表,没有沃若的光泽,可以渺小到让人仅仅是扫过。想要真正在这里品尝到美味,没想到还要经过的这样考验。正因为如此,才让许多华而不实的人错失良机,可能一辈子也与此无缘。很容易联想到这也许是糕点师思虑许久才想出的良策,可以既不丢工作,又能让真正的有心人与他遥相呼应。我之所以这么想,并不是纯属杜撰。在这里接触了当地人后,我发现他们都很朴实。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他们总是隐约要体现出当地人的特色,可是往往待我在想往里深究的时候,他们又背过身来,不动声色。就是在这样反复的拉锯战中,我最终也没有看得很清。
晋城的名人,在我看来,最有名的就是康熙的老师陈庭靖了。最后一天我们一行去了陈庭靖故居。陈氏七代为官,可算得上是贵族,再加上家教正统,门规森严,在当地很富有名望。它拥也所有一切傲人的资本,但同时这些不容破坏的名誉,必然牺牲了一些人。一经了解,果然就有一个陈氏家族的女儿因该嫁不成,被软禁,最后郁郁而终。在这样的家族里,此类事在所难免,即使是晋城,也不例外。
在大城市里混得光鲜亮丽的人们,也许到了这里,便像坐牢一般,谁立不稳。可是对于这里的人,却像要把牢底坐穿一样年年住下去。其实它什么都有,又什么都不够。晋城的难题在于:怎样实现多元与个性的统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