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一种如山的庄重,如山的谦逊。 绵延青山,横亘于天地之间,上可穷达天籁,下可深探黄泉——山是如此气势雄壮而又厚重!但是,山的伟大正在于它的准则,深谙山外有山。一方天地之间必有更高的山,我何意去争夺那虚名呢?守住自己一方水土,不荣、不辱、不惊、不喜,享受自己的林密涧幽。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锋芒毕露,只会招致无尽烦恼。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以为的强大实力,也许在别人眼中一钱不值。君不闻,老子曾说:“夫唯有不争,方天下未有能争之与。“学学那山吧!” 懂得山外有山,方可安渡人生困苦。禅宗六祖惠能,生于破落之家,少时逞勇好斗,横行乡里,自诩为一世豪杰。后来他深谙佛法,懂得一切人生皆如梦幻电露,瞬失瞬现。于是他潜心佛法,不再逐名争利,正因如此,他才能在轰轰烈烈的禅宗分裂运动中安然无恙,更因谦逊而与仇家一笑泯灭。可见,谦逊是一种智慧,一种游离化外的智慧。若惠能未收敛心性,岂不是早已横死,何来后曹溪宗之繁盛?跳出这井吧,天地并非如你想象之狭小。
南宋名将虞允文也曾是轻狂少年,但经他父亲点化后变得恭逊礼重,在困境中也不失色,最终濡须一战荡平十万金寇,名震天下。心静才能激荡你的智慧,切勿让你的心被无用之欲望胀开。想当高山的山往往会因根基不稳而崩灭。 懂得山外有山,方可成就人生辉煌。古往今来的成功者,未有沾沾自喜于已有的成功而停止不前。他们深知自己的发现对于无穷的知识来说,只是沧海一粟。只有愚人才会为手中那微不足道的成就手舞足蹈,忘乎所以。爱迪生曾说:“我懂得越多,越为我的无知感到羞愧。”
的确,在自然面前,没有谁能称之为渊博。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潜心于自己的工作,哪管它淳名虚利。李时珍穷首皓经四十年,方得《本草纲目》大成,面对天下盛誉,他只是笑了笑又回到他的药庐;王选独创激光排照技术,在鲜花与掌声中,他还是投身于自己钟爱的科研事业;乔丹一代飞人,独步于篮球场上,但他永远都在准备“被别人超越”;微软笑傲世界IT行业,但其掌门人并未夜郎自大,而是专心研发,说:“微软十八个月就会倒闭。”……如此种种,怎能不让我们大悟:在世界面前,我们永远只是一粒微粒。若我们平息下来,层层堆积,也将成为一座高山!
生活学习中,尤需要山的品格。不羡慕于别人的成就,做好自己本分就好——反观那些不切实际的人,全都跌在求学路上! 人,需要山的品性,厚实而不失灵动,谦逊而不失自律。山,虚环若谷,兼纳天下,永将是一个人的人格追求!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及那无限广垠的山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