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讲述了从辛亥革命到中共一大这段时间内的历史大事。全片分为几个段落,前半部分讲孙文等革命者建立国民党,与袁世凯争斗的情形;后半部分叙述巴黎和会引发的“五四”运动,布尔什维克的种子经由李大钊、陈独秀引入中国,终于生根发芽,最终在嘉兴南湖召开了中共一大的故事。几个段落以时间为序,互相之间的关联不强,也缺乏贯穿始终的线索式人物。很多人物都是一闪而过,此后再不出现。这也最终导致影片叙事结构散乱,没有重点且沉闷。有观众看完后开玩笑地表示,加上不时插入片中的黑白纪录片,整部影片更像一部制作精美的近代史。
在一个极为注重仪式感的国度里,对某一时间点的高度重视,往往体现在舞台或者荧幕上的集中献礼。而逢十必盛,随着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这一天的渐渐来临,全国荧幕很快又到一片红的时节——本月初广电总局专门发文“停播一批、推荐一批”,谍战、涉案、穿越剧进入“黑名单”,40余部红色经典被推荐,这意味着,影视艺术界的红色献礼就此正式拉开帷幕。 而所有以献礼为名义的文化事件中,《建党伟业》的出现则极具标志意味——作为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的“红色经典三部曲”的第二部,无论是在政治正确性的谋求,还是商业艺术性的追逐上,《建党伟业》都注定“闪耀”。 群星荟萃,投资井喷,打酱油也心甘只求露脸……有人说,韩三平平地起高楼为政治电影造了一个华丽的梦,而细细审视投身这一“主旋律梦境”的每一个导演、演员、合拍方乃至每一分钱、每一个运作环节,都会发现,从《建国大业》的小心摸索,到《建党伟业》的豪放手笔,“到主旋律中去”已然不再仅仅停留于口号,而是被放大为中国演艺圈的集体选择。
作为一部命题庞大、主题先行、背负着沉重明星负担的电影,《建党伟业》的观影过程仿佛是一次中国近代史的考试。对此段历史内容有所了解的观众,方有资格通过审查,站在观影的角度欣赏本片。而近代史考试不及格的观众们,恐怕很难真正看懂《建党伟业》,很难弄清楚那些明星脸背后的历史人物到底是谁,他们到底在奔走呼号些什么。 《建党伟业》的故事从1911年辛亥革命讲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期的中国历史用教科书上的话来讲那就是“风云巨变”。其历史事件之多、登场人物之丰富、人物关系之复杂,绝非一部电影可以讲清。普通观众即便是知道袁世凯称帝、签署二十一条这些比较著名的历史事件,也未必了解张勋复辟、蔡锷发动护国战争、孙中山护法运动、火烧赵家楼等等。在120分钟表现这么多历史事件,《建党伟业》只能选择了片段式的表现手法,只展现事件的高潮部分,前因后果或用台词或用字幕传递,剩下的就只能指望观众的近代史知识足以自动补齐省略部分,否则实在很难跟上影片节奏弄清来龙去脉,更别说欣赏电影艺术了。 《建党伟业》虽然讲的是近代史,但重点还是建党,问题是近代史上又不是每一件大事都与建党有直接联系,所以《建党伟业》采取了多线叙事的方法。其中一条线是近代史上的大事记,从辛亥革命讲到五四运动;一条线是青年**的人生轨迹,从参军新军直到参加中共一大;另外一条线是中共成立前的历史思潮,主要是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辜鸿铭等人的事迹串联。这三条主线相互贯穿,要找到这三条线的内在联系,非得熟悉中国近代史不可。不然就不会知道**参军和辛亥革命有什么关系,袁世凯签二十一条和五四运动为何又前后呼应。但除了这种多线叙事、相互贯穿的叙事手段外,又很难找到更好的方式在一部电影中同时讲清楚这些必须要表达的事情,无奈只有提高观影难度,期待观众能够凭借对近代史的足够了解在脑海中自行理清脉络。 必须学习近代史才能看懂片的最后一个原因是,《建党伟业》虽然都是熟脸,但是普通观众很难记住他们演的是谁,因为这些名字只有在教科书上才会一闪而过,而那些观众熟悉的历史人物,如**、**等等,在《建党伟业》中的戏份都极少,对于理解剧情毫无帮助。而其他戏份颇重的人物,比如领导火烧赵家楼的学运领袖匡互生、梅思平;曾与袁世凯并肩作战而后反目的段祺瑞、冯国璋、蔡锷;在新文化运动中分立两派的胡适与辜鸿铭等等,这些在中国近代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离普通观众又实在有些遥远,当他们像走马灯一样出现在银幕上,观众记住他们谁是谁确实存在困难,比如赵本山在周润发饰演的袁世凯身边转了半天,估计也很少有人记住他饰演的其实是段祺瑞。 看《建党伟业》之前做足功课实在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虽然大部分观众进影院看“建党”图的还是一个热闹,但要如果没有近代史做基础,就连热闹都未必看得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