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奥运会对于各参赛国的总体成绩有两种比较方法,其一是先比金牌数,再比银牌数,最后比铜牌数,这也是我们现在奖牌榜排名的依据(不信你可以去百度一下)。还有一种则是比较金牌、银牌和铜牌的总数。今天我看见获得了四枚银牌四枚铜牌的加拿大排名在仅获一枚金牌一枚铜牌的埃及之下时,心里就直呼不科学,就这样我开始思考到底哪种排名更加科学合理。 一枚金牌与一枚银牌或铜牌相比,肯定是金牌更能显示一个国家参赛队伍的竞技水平,然而这个排行榜是认为一枚金牌大于四枚银牌和三枚铜牌,这金牌和银牌、铜牌的差距难道有这么大吗?恐怕还真的比较大啊。奥运首金得主女子10米气步枪冠军易思玲在她得金牌的当天,家乡就开始了狂欢,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挂上了庆祝的横幅,也放起了喜庆的鞭炮,各路记者争先恐后地联系她的家人求采访。而相比之下,昨日返乡的女子400米混合泳铜牌得主李玄旭则只有妈妈和阿姨的迎接以及少数记者稀稀拉拉的采访,如果这少数记者不把她和易思玲的待遇比较的话,还真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有这么个铜牌得主的存在。而远在伦敦,男子举重56公斤级银牌得主吴景彪却因只拿了银牌而在摄像机镜头前痛哭流涕,向全国观众鞠躬道歉,不断重复说自己对不起祖国。以上种种现象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金牌才是硬道理。且纵观媒体,无论是网络、报纸还是电视,对金牌得主往往都有长篇的报道,而对银牌、铜牌的报道则几乎是一笔带过,除非得银牌与铜牌的项目是我国首次拿到奖牌或者是该银牌(铜牌)的得主在别的项目中夺金过。考虑到以上种种情况,奖牌榜排名方式的合理性似乎是毋庸置疑的。 奖牌榜排名方式只是金牌与银牌、铜牌的诸多现实差别的一个体现,他代表着人们对第一的崇拜,但上述现象也表明,这也是人们一些不健康的思想的一个剪影,人们崇拜金牌是肯定的,但也不能太轻视银牌和铜牌。一场比赛的胜负是由训练、临场发挥、运气等众多因素所决定的,亚军、季军甚至没有进入前三甲的运动员们付出的努力不一定比冠军少,我们可以喜爱冠军,追求最好,但不应该产生“只有冠军才知道关注与赞美”的想法。同样崇拜冠军的还有另一项全国性竞技活动——高考。全国各地高考状元受到的关注当然比不上奥运会冠军,但也有当地的记者络绎不绝地采访他们并询问他们的生活易学习情况,再把“状元”们的日常生活在状元光环的照耀下变成了活生生的神话。 然而这样只崇拜第一的思想观念是否值得提倡呢?金牌的数量是否能代表国民的身体素质我不得而知,就我的观察来看,我们运动的时间有增加的因素,也有减少的因素,越来越多的小孩子从嬉戏的空地被吸引到网络游戏的世界里,而与升学挂钩的体育考试又使我们在中考前跑了两个月的步。而对于高考状元的崇拜,倒确实让我们忽略了一些真正的人才。如前不久因为证伪了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而一举成为中南大学正教授的中南大学大四学生刘路,他对一门学科的狂热使他注定与高考状元无缘(高考状元大概也不会在中南大学读书吧),然而这并不代表他的价值不如高考状元,恐怕还恰恰相反。然而刘路是唯一的吗?还有在不那么金碧辉煌的地方默默追求自己的梦想却至今没有功成名就的人吗?大概是有的,但我们是不会关注的,因为,他们不是第一。对各项竞技活动第一名的过度崇拜体现了人们对于成功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生存压力。大家都想成功,准确地说,都想成为最棒的那一个,因此我们都喜欢第一名。有些人已经接触了社会竞争的残酷,有时只有最好的那一个才能得到发展的机会,其余的都得在沉默中灭亡,因此人们认为后几名的努力是无意义的。但是对成功的追求会增大我们的压力,而压力又迫使我们更努力地区追求成功。金牌与其它名次的差距及“状元热”既是这一心理过程的体现,又加速了这一心理过程的循环。就这样,我们迷失在追逐成功的路上。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当这句话只是嘴上说说时,我们便离体育精神越来越远。或许要超越排名才能领会奥运精神,或许要看淡他人眼中的成功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为金牌喝彩、为成功奋斗,只是掌握好心灵的度。但怎样去把握这个度又岂是我一个中学生就能领悟的,在一篇文章里就能讲清楚的呢?我能做的只是尽一些绵薄之力把自己觉得偏离了正轨的思潮向我所认为正确的方向微微拉动罢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