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叭兹叭兹”,村里的季老伯蹲在村头的古槐树下,嘴里叼着杆旱烟,低着头使劲地吸着。 难怪,季老伯是村里有名的庄稼把子,想当年,他“金锄铁耙,耕种收割如牛”,可是个好典型哩!可如今—他当年的那一套似乎一夜之间就不灵验了。可不是?抬眼看村头, 在鳞次栉比的瓦房洋楼之中,他的三间茅草屋真是“鸡立鹤群”了。一个字—穷!穷在作怪。 随后几天,古槐树下常可以看到季老伯徘徊的身影。又有谁知,他正在构思一个成年人的“童话”。 季老伯买了镇丝绵厂的股份了!消息传出,不啻一声惊雷震响在村民的心头。 古槐树下,“豆腐西施”杨凤辣子快人快语:“季老头买股份?我看他活得不耐烦了买棺材—就当我瞎说。’ “可不是?我家文强回来说,他的朋友买那玩意儿后来赔不起跳楼了!”古大婶把“股票”跟“股份”混淆了。 季婶婶抹着泪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六神无主。 我好奇地跟季老伯打听这事儿,他神秘兮兮地告诉我:“是有这回事,究竟为什么?暂时保密!” 农民买股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广州,在深圳,在华西村,在大邱庄??这根本不是什么时尚。一些农民早已玩上了股票,坐夏利车,挎“大哥大”,按计算器,正搞得有声有色。可在我们这个苏北偏僻的小村,虽然经济这几年有所发展,人们的眼光却仍离不开房子、儿子;手里操的仍离不开锄头、算盘和锤子。股票和股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不如大米和白面这些家什实惠,对季老伯这些人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件了不起的尝试!与其说是尝试,倒不如说是“拼搏”。 季老伯赢了,年内分红,他的1500块股份涨到3500元,足足两倍多!既没跳楼也没买棺材。 问起他的诀窍。他告诉我:“你没看到今年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养蚕的农户多了,镇里的丝绵厂还愁不红火?我这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嘿!卖起他那夜校里得来的墨水了! 是啊!用文化武装起来的村民觉醒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他们懂得了如何改变现状,他们懂得了在风险中拼搏的苦乐,他们懂得只有不断进取、勇于尝试才能把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精彩。不信,你看—— 大槐树下,又一个“童话”诞生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