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课铃声敲响的那一刹那,我们在心底开始欢呼,当老师走出教室的那一刹那,我们便在行为上开始欢呼。
马上,全班如同原本聚在一起的桌球经过轻轻的一碰马上分散开来,形成了一个个小型聊天区。
每每这时总是同学们最惬意的时候,但——
“不好,下节课好像要英语默写。老师昨晚说的。”
“什么好像,根本就是。”
“天哪,昨晚光顾写作业还没背,惨了。”
霎时间,一阵脚步声和一阵桌椅的碰撞声加上同学的咒骂声,形成了一首独特的慷慨就义之歌。
一会儿,本来如同水烧开沸腾漫天闲话的教室此时此刻却满是翻书声和读书的声音,又形成了一首埋头苦读的临时抱佛脚之歌。
这时候的班级就显得特别的团结,而且分工相当明确。昨晚已经背完的,在为旁边没背完得加油打气,或与未背完得商量如何作弊以及在受到帮助之后已背完的将受到什么好处的讨论;未背完的,又不想靠别人的,则在一旁专心致志的背,或是几个人组成临时小组互相背;完全不抱希望的,不准备默好的人则是此时此刻最闲的人,是不是的骚扰一下已背完的和未背完的,并以此为乐,有的则充当报告人,随时注意“敌人”——英语老师有无接近,那模样简直就和电视里的特务监视某人差不多,简直就是当特务的料。
“英语老师来啦。”
“天哪,这么快,主啊,杀了我吧。”
顿时,教室里一片哀号声。
“哈哈,骗你们的。”一个欠揍的声音冒了出来。
揍人声、咒骂声代替了哀号声。接着,又是一阵的埋头苦读的临时抱佛脚之声。
经过N次以后。
“英语老师来了。”
“骗谁呀,真当我们是白痴呀。”
“别信他。”
“对。”
“没骗你们,真的来了。”
“天哪,真的来啦。”
“上帝呀,带我走吧。”
接着,便又是一阵哀号声。
此声经久不息,哀转久绝,直到老师进门的那一霎那。
这就是我们的“美好”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