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果》读书笔记摘抄及心得感悟2000字:
暧昧,就是这样一朵无锋却伤人的流云,它不可触,不敢深想,又不能忘。那是一片无法收割的心事,你只能凛然于它的温柔。
评论:暧昧本身就是个错误的含义。特吕佛用“你将凛然于他的温柔”,可能更接近于中国儒家的提法:发乎情止乎礼!我们的喜欢是油然而生的,并无法控制,然而,这种喜欢以何种方式来呈现和表达,却是要审慎的。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暴风雨》和《第四交响曲》,又有谁说这不是凛然于他的温柔呢。
☉叶嘉莹说:“现在很多人都以强者为德,夫妻、朋友吵架,你凶,我比你还要凶恶,都以为自己要做一个强者才是好的,我小时候学习的不是如此。弱德是一种德,需要坚强地持守。
评论:李耳的《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弱德的提法很好,弱是实力的描述,德是精神修养的赞许。弱德不是不能,是无需。不以义气相争,不以小利相争,是大德。
这里衍生下,之前讨论“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底层逻辑,窃钩治罪是因为小偷是秩序的破坏者,窃国者诸侯是因为诸侯颠覆了旧秩序,建立了新秩序,并成为新秩序的拱卫者,诸侯的本义是秩序,正如小偷的本义是无序一般。要么遵守,要么颠覆,不可成为窃钩者,就是这个道理。
要争,就争天地乾坤,人身百年,事事都争,不过蝇头微利,身心俱疲罢了。
☉比生命更远我想用死亡对你说爱比爱更远我想用遗忘对你说爱。
评论:塞尔努达的《奥克诺斯》里面的诗句,摘抄下来只是觉得句式很美。
☉曼德尔斯塔姆,另外一位不合时宜的诗人,曾经将诗歌比喻为扔向大海深处的漂流瓶,把读者当成偶遇的拾荒者,对着那封瓶中信,惊喜地看见与自己灵魂的撞脸,在灵泊中暗生缱绻。而我想说:“此情,已查收。”
☉一切大悲大喜都会过去,留在时光的沙滩上的,只有这些菜式、闲话、声音和气味。
评论:诚然,对记忆旮旯中的每个画面,都带着五官的特定感受,比如,2013年去郫县茉莉姐家躺尸的那个夏天,午后惬意的阳光花花,阳台缱绻缠绕的绿萝藤蔓,电视中播放的令人昏昏欲睡的惊悚鬼片,那窗户带来的一片明亮,以及被风拂起的纱帘。很多年以后,也不会忘记,此仅为一份记忆的一个片段,记忆中无数片段都是由类似或明或暗,或欢快或阴郁的场景构成,感情弥漫在场景里。其余,则消散。
☉正如马卡姆所说:“静默可以从没有生命的物体中散发出来,比如一把刚被使用过的椅子,或一架琴键蒙尘的钢琴,甚至任何一件曾满足人们需求的物品。这样的静默会说话。椅子可能是一个欢笑的孩子留下的,钢琴的最后几个音符曾经喧嚣而欢快。事物的本质将在静默中延伸,它是一阵无声的回响。
☉在严酷的未来,你要记住我们的往昔:我,是你的第一个诗人,你,是我最好的诗。”这是茨维塔耶娃为年幼的女儿阿莉娅写的诗句。
评论:你,是我最好的诗。
☉茨维塔耶娃的女儿阿莉娅,在五岁时给前来拜访的爱伦堡开门,看着他,嘴里念着“多么奇异的宁静,怀中抱着苍白的百合花,而你正在漫无目的地瞧着……”
评论:也许你很难想象,五岁的孩子对着陌生人念叨这样的诗句,身为知名作家的爱伦堡也惊呆了。然而,阿丽娅是她母亲最好的诗,难道不应该这样吗?o(* ̄) ̄*)o
☉全家在爸爸回家的周末,就依偎在白铁皮的台灯下,读法国文学,爸爸读,精通法语的妈妈纠正,女儿慢慢学会了法语。这是患难生涯中非常温馨的场景。
评论:莫名想起了简爱在牧师圣约翰的房子里,和表兄一起阅读典籍的画面,亦或是夏洛克·福尔摩斯在贝克街的温暖火炉。那个火炉自我看过福尔摩斯全集后,就一直在我心中燃烧,让我觉得温暖和心安。我想,这就是名著的魅力,可以在你的心中,升腾起一股神秘力量。一如西游记里面的师徒四人,水浒传里面的鲁智深,红楼梦里面的大观园,诸如此类。
☉每天,在微博、微信各种平台上,都会产生大量的文字。我得警示自己:写作要有环保精神,宁可少些,也不低质,不能过度占用他人的注意力和内心空间。
☉有一个著名剧作家对他的学生传授创作要义,有一句话是“台下的人,必须比台上的人,知道得更多”
☉感人的作品,不是打磨光滑的浪漫情节外壳,而是人心的斑驳。
评论:斑驳这个词用得很好。书评已经说了,作者自己也明白这点,只是就《时间的果》来讲,斑驳得还不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