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由于课业等因素的影响,远离了写作的源泉——生活,每天两点一线,一味地学习,缺少社会实践,缺少对生活细致地观察,这样就远离了生活,远离了真实的人生和社会,因此也就缺少了对生活的感悟,难以从社会生活中汲取拓展精神家园的丰富营养,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对策:充饥——热爱读书,积累生活,做有心人
莎士比亚诗:“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只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才能摆脱平庸,增长智慧,陶冶情操。
古往今来,无数的圣哲、文学家、教育家无不是在让读书成为习惯后走向成功的。开儒家学说之先河的孔夫子,为万世景仰。可是,这通往圣贤的路在何方?圣人自己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发愤(下决心学习)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提起唐代大诗人李白,人称诗仙,声蜚四海。人们常常仰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才情,却很少品味他“吾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奇书”的自述。
关于读什么,怎么读,千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人常说:“为学当先立宗旨”“开卷有益”“学贵心悟”“学以致用”……为什么用同样的时间、读同样的东西收获却不同?我想一个重要原因是用没用心去感悟。我赞美读书要蘸着自己的生活积累去品味、感悟,如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张载的“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只有让读书的感悟融入自己的血肉与精神,才能取其精华化作自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