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结尾,对人物细小举止或对细微事件进行描写,以突现人物品格和事物特征,使人产生清晰鲜明的印象。这种收束方式,就是细节突现式。如《七根火柴》的结尾:“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动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一,二,三,四.....’”这个细节,写的是卢进勇数火柴的动作,是对上文无名战士所托任务的一个交代,是故事的结局,围绕这个动作细节,写了“跳动的火光”,“颤抖的手指”,鲜红的“党证”,“异样的声调”。这里,表面看是写卢进勇,是写火柴,实际上,是写无名战士,是在赞颂无名战士,以此人衬彼人,以物衬人,从容运笔,从而突出了无名战士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
再如叙事散文《小麻雀》的结尾:“后来我把它捧到卧室里,放在桌子上,看着它,它还是那样地愣了半天,忽然头向左右歪一歪,用它的黑眼睛瞟了我一睛,又不动了。可是现在它的身子长出来一些,头挂得更低,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了。”这个细节,将受伤的“小麻雀”的动作、神态写得十分具体逼真,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小生灵受伤后仍在顽强挣扎的情景,寄托了作者为之同情、盼之明理而顽强活着的思想感情,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韵味。
细节突现式收束在文学作品里运用最为普遍。但为了某种感情或写作的需要,说明、议论等非文学作品中也有创造性的运用。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结尾:“当我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我再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这个细节,集中体现在“默默致敬”上,读到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作者正站在纪念碑前,面对英雄们,默哀致敬的形象,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烈士无限敬仰之情,突现了说明的主旨。
运用细节突现式收束文章,应注意两点:一是必须真实,或是曾有的事实,或是会有的事实,不能失真,失真而令人生疑,就会减弱,甚至失去艺术魅力;二是必须典型,要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主题或人物的细节,否则就缺乏生命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