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熟悉”就是曾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自己周围令自己非常感动的事;“可靠”就是真实 。写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客观地反映事物,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材料要真实可信 ,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下面的这篇《我家来了客人》就写得很出色。通过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即“亚非拉”前后 在我家作客的不同表现,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升学率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小作者对 此感触很深,因而写成这篇文章。升学率给学生造成的严重负担是当代社会教育面对的一个 严竣的问题,因此比较真实。
《我家来了客人》今天是寒假第二天,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按传统习俗是送灶的日子。 中午回家,走在院里就闻见妈妈炒菜的香味儿。一进家门,嗬!桌上摆满了好菜:什么海参 汤、银耳汤啦,红烧大虾仁啦,鸡脯蘑菇啦,鸡蛋冒海米啦……让你直流口水。锅里,正在 烹着一条大鲤鱼。我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今天,妈妈怎么做这么多好菜呀? 就算是过小年,也不必这么隆重啊!“妈,怎么做这么多好菜?”我问。“今天呀,咱们家来了一位客人。”妈妈说。“谁?”“你猜猜?”我从妈妈的高兴劲儿上,一下子就猜中准是“亚非拉”。妈妈太喜欢“亚非拉”了,她经常夸她如何聪明伶俐。有时竟使我对“亚非拉”产生嫉妒之 心。不过,说句公道话,“亚非拉”也着实讨人喜欢。我第一次见到“亚非拉”,还是去年暑假的事。一天,我家来了一位小客人——二姨的女儿 白雪,她,十四五岁,乌亮的头发扎在脑后,黑黑的圆脸儿,圆圆的大眼睛,我一见就喜欢 上她了。不到半天功夫,我们就混熟了。因为她长得黑,却偏叫白雪,我就送了她个雅号叫 “亚非拉”,谁知她“礼尚往来”,针对我的体态,也回敬我一个“豆芽菜”的外号。从此 ,也就叫开了。“亚非拉”肚里的新鲜事真多,什么金字塔之谜,热带丛林的风光,中日友好邦交,甘地的 两个朋友政策,甚至还有她们那儿改革遇到的阻力……我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可她却说她 爸爸、妈妈及她的班主任都不喜欢她,说她尽知道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那次暑假,我们除了做作业,还去海滨洗海澡,捉蟹,在海滩上晒太阳。我们还读了许多有 趣的书,获得了很多知识。不知不觉一个月就过去了。“亚非拉”要回家了,我急得大哭, 她也不肯离去。临走前她说:“‘豆芽菜’,寒假见,我一定来!”今天,她终于来了,我高兴得一蹦老高,急急火火地问妈妈:“她在哪儿?”妈忙用嘴向里屋呶了呶,示意要我小声点。我哪顾得上这些,推开门,一步蹿了进去。 “亚非拉!”“豆芽菜!”她边叫着我的外号,边从临窗的桌子前站了起来,我扑上前去抱住 了她。我问她为什么不到外面玩,却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她推开我苦笔着指了指桌子。我一 看 桌上摆得满满的,尽是课本、复习资料和练习册。我这才注意到,她面色有些苍白,眼睛也 不像先前那样有神了。她见我注视她,有些不自然,说:“怎么,不认识我了?”我笑着去 给她冲麦乳精“洗尘”。等我从妈妈房间里出来,“亚非拉”又趴在桌子上埋头写什么。我 把冲好的麦乳精放到茶几上,又顺手打开了电视机,嘿,棒极了,《海盗的女儿》。“‘亚非拉”,过来把麦乳精喝下,我们一块儿看电视。”她似乎没听见,我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头,“你怎么了,‘亚非拉’?”她疲惫地抬起头笑:“不看了,再过半年就要升高中了。”我呆住了,好像不认识她似的。是她吗——那个半年前天真活泼的“亚非拉”?她想说什么,又没说。我忽然感到有些悲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