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级充满爱
——学习陈其曜爱学生的好思想
作者:潘寿恺 文章来源:《校友通讯》 点击数:221 更新时间:2008-1-28
潘寿恺
2000年8月19日,桐庐中学高中80届(1)班师生50余人在福龙度假村聚会。毕业后20年,有很多同学崭露头角,事业有成,长高了,成熟了。今日见面,几乎认不出来。一位女同学问我:“我是谁?”我不假思索地叫出了她的名字。她叫俞旭影,现在在杭州庆春路工商银行工作。她高兴极了,老师竟然没有忘记她。今日重逢,兴高采烈。但在会上发言和会后交流中,我觉察出同学们高兴之余也流露出一种惋惜之感。这次聚会,美中不足的是与学生早年相处十分友好的班主任陈其曜老师因故未到。虽然经班干部范宝良多方联系,仍无法找到陈老师。若陈老师知道聚会时间和地点,即使她身在深圳也会赶来参加这次聚会的。对此同学们都感到十分惋惜。我不禁想起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感到十分惭愧。我在学生面前是师道尊严,老师讲学生听,有时甚至拍桌训斥。在班级工作中,又有偏爱宠爱现象,学生颇为反感,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今日师生融洽的气氛中,我顿然醒悟,决心探索其中奥妙。此后,我采访了部分同学和老师。同学们都认为老陈在班上做了大量很有成效的工作。对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在高一时被树为标兵的徐海初同学,老陈叫他要注意身体,不要劳累过度,减轻学习压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她教导学生要用多种方式消除学习障碍,克服困难;同学中有英语成绩较差的,就让英语课代表手把手地辅导,很快他们就跟上了教学进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陈老师出资解决缴费困难,大家很受感动。有一位曾受资助的学生,参军提干后,还不忘陈老师的善举,来信致谢。陈老师对毕业离校的同学也关怀备至。对一位在税务部门做出成就的同学,见面时,常劝勉他要廉洁奉公。有一位女同学曾任团支书,生性好强,因高考落第和户口等原因而想不开轻生,陈老师对此事惦记在心,常自责没有及时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为师一生,责任无限。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老陈的高尚师德。
陈老师之所以对学生如此关心,究其原因,是她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是一家人,亲密无间。有一种无形的感人力量把她的班级塑造成一个爱的群体。对此我衷心钦佩她,也很想学习。在访谈中我觉得她关心学生的思想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父母的身教言传,潜移默化是根基。此外,学生时代老师的教导也对陈老师造成了影响。在杭大学习时,有一位政治老师发现她身患慢性疾病,生活十分困难时,陆续向她提供营养品。她身体逐渐康复,对此感恩不尽。老陈在萧山参加“社教”时,与贫下中农吃住在一起,劳动在一起,什么重活脏活都干,切身体会过农村生活,与农民感情密切,对农家子弟也亲如手足。1965年,老陈被分派到桐庐教育局工作,可她偏爱去学校,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陈老师的教育观、人生观逐渐形成。佩服之余,我把她告诉我的关于教育、关于人生的观点记下来自勉:
教师是崇高的事业,要用心灵与学生交流。
教师是种幸福的职业。
当你满脸皱纹时,能够得到学生亲情的包围,就没有虚度一生。
在学生中你不会感到衰老、永葆年轻。
认真做事、坦诚做人、学无止境、快乐人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