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读课文,大体划分内容,看看都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先辨析是否是时线或地线,再辨析是否是物线或人线。
2.如果是人线,具体分析是哪一类情况,如果是以作者的感情为线索,要找出关键的语句,一般在文章中。
3.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往往是以作者对景,对物的感情为线索的。
4.找文章中多次出现的句子或是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
再详细一点: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作者是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联珠缀玉般地交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记叙文的线索是比较复杂的,其形式也是多样的。线索的选定取决于主题表达的需要及其全局的构思的配合。
(1)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如《回忆我的母亲》第二部分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母亲勤劳而伟大的一生。在以时间为线索的作品里,它的线索是有语言标志的。有时具体地写出某年某月某日,有时则笼统地说:“过了些日子”,有时用描绘景物、时令的变化来交待时间的延续。《回忆我的母亲》第二部分的线索的语言标志是:从我能记忆时起—-我到四五岁时——到八九岁时——乙未(1895)那一年——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从宣统元年到现在。
②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此文章题目“从……到……”就可以看出文章所写之人,所叙之事是以地点的转移来组织材料的,像这样由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转移为线索来写出人物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很多,文中人物活动的空间很大,地点的转换很具体而且明显,至少变换的地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时间为线索和以空间转变为线索有时交叉不可分割。如《故乡》一文“我的活动”是: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像这样的是通过时空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由于地点的转变是靠人物活动来实现的,所以,往往这类文章的线索又叫“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或“人物行踪为线索”。
③有的以人物为线索。如《夜走灵官峡》一文,“我”贯穿全文的线索。“我”因公夜走灵官峡工地,在寻找避风地时,无意中来到绝壁上石洞里一位筑路工人家,遇见成渝,在和成渝的接触交谈中,又了解到成渝的父母。因此“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我”的见闻和感受,把成渝的父母刻画出来。
④有以一事为线索的。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情节发展的线索是: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
——穿新装——展新装”这一中心事件。
⑤有以一物为线索的。“一物”:一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具体的物。如《七根火柴》一文的情节是围绕“七根火柴”展开的,“七根火柴”在文章结构、实现主题、塑造人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七根火柴”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如《记一辆纺车》中以“纺车”为线索。
“一物”还指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如《白杨礼赞》中以白杨树为线索,白杨树象征着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或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又如《小橘灯》一文中以“小橘灯”为线索,“小橘灯”象征着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⑥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如《荔枝蜜》一文,“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是:不大喜欢——喜欢(不觉动了情)——赞叹(不禁一颤)——变成了小蜜蜂。由此可见“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如《我的老师》一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
⑦有以某一问题为线索。如《驿路梨花》一文以“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引起悬念,又围绕着“谁是主人?”这个问题分两层来回答。第一个层次误认为主人是瑶族老人,老人回答“我不是房子的主人”,从而引出哈尼小姑娘;另一层由哈尼小姑娘引出解放军盖茅屋,两个层次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巧妙地回答了“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一问题。
⑧线索是结构艺术作品的一种艺术手段,为了作品结构的完整统一,一篇作品的主要线索只能有一个,并且应贯穿始终。实际上,除了抒情作品和一些内容、情节极其简单的叙事作品外,很多作品都不只有一条线索,而是灵活、巧妙地运用多重线索。我们常常把只有一条线索的作品,称为单线,如鲁迅的《故乡》;把两条或两条以上线索的作品,称为复线,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线索的作品中,主要的线索一般只有一条,叫做主线,其余叫副线,副线是围绕主线展开并服务于主线,副线可以贯穿全文,也可以局部点缀。
线索除了主线和副线的区别外,还有明线和暗线之分。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明线:以时间和空间的变换为线索:东京――仙台――离开仙台;暗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总之,阅读记叙文时,找出文章的线索,有利于理顺文章内容,掌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