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年新春万事通
家家户户满厅堂
迎新弃旧人豪爽
百子千孙人兴旺
2.炮声连响响连天
士农工商过新年
恭祝家家大发展
男女老幼齐康健
3.恭喜恭喜大家恭喜
恭喜囝仔不流鼻
老人健康吃百二
夫人有喜生双生
4.閤家平安全家福
富贵长春祝康乐
子孙在情文学博
名声远播大家族
5.恭喜大家过新年
鼓乐喧哗震动天
迎新弃旧景气变
荣华富贵万万年
6.街头巷尾闹采采
还有舞龙和舞狮
祝福新春好头彩
福禄寿生由天来
7.鼓吹八音闹哄哄
祝贺新年景气好
男女老幼满街游
逍遥在在乐陶陶
8.一祝军中阿兵哥
不论四海或五湖
护国卫民保山河
同心协力护国土
9.二祝耕农做田人
五谷丰收好年冬
安居乐业天赐送
新春快乐四季红
10.三祝开车的司机
新春出车大顺利
待人接物真和气
日日丰收大赚钱
11.四祝办公公务员
新年计画真齐全
同事相处真缘满
长官格拔职位高
12.五祝未婚小姐人
新年一身新东东
月老姻缘来相送
祝贺新年配好尪
10.三祝开车的司机
新春出车大顺利
待人接物真和气
日日丰收大赚钱
11.四祝办公公务员
新年计画真齐全
同事相处真缘满
长官格拔职位高
12.五祝未婚小姐人
新年一身新东东
月老姻缘来相送
祝贺新年配好尪
13.六祝做裳裁缝师
新年新春好头彩
花样新款好体态
生意兴旺笑哈哈
14.炮声迎新将旧除
大人囝仔笑眯眯
新年万事皆如意
閤家团圆福透天
15.卜吉连响响不停
亲朋戚友相拜年
四时皆春好景气
万事亨通大吉利
16.恭喜大家过新年
炮声响动震比天
大家贺春迎新年
快乐逍遥小神仙
17.风调雨顺百花开
万众同心好头彩
薄海腾欢福开泰
名震九州全世界
18.恭喜恭喜再恭喜
恭喜朋友兄和姐
万象更新好景气
祝福大家得财利
19.恭喜大家过新年
祝福太太生龙儿
万事腾祥好景气
递荫父母万万年
20.春满乾坤福满堂
财源利禄四海通
士农工商大兴旺
讨海满载船顺风
21.炮声鼓乐贺新春
万祝同乐好年旬
千朝瑞气好福运
一门春色乐天伦
22.新春天气更晴朗
街头巷尾闹哄哄
除魔去邪财兴旺
閤家平安四季红
23.恭贺新年好年运
国泰平安好利润
百官行业年年顺
点灯结彩迎新春
24.万象更新腾瑞气
家家户户迎新年
出外求财大吉利
福禄寿生吃百二
25.恭喜恭喜大家恭喜
新春元旦好日子
老老幼幼过新年
万象更新大吉利
26.宝岛财源达三江
瑞气万里大地送
安居乐业民安康
恭喜贺喜您众人
27.农家做园做田人
五谷丰收好年冬
芦笋草菇出外港
大猪出寮好几遍
28.新正卜吉祝寿拜
街头巷尾闹苍苍
讨海抓鱼好出港
农家耕作好收冬
29.春风送暖金满堂
祝福新春万事兴
锣声鼓乐吉和庆
六畜兴旺人添丁
30.新年新春喜洋洋
青年发挥智仁勇
扶弱济穷寿无疆
四时开泰各自强
31.恭祝新春天赐福
红男绿女皆快乐
兴工大吉好耕作
万事亨通大家做
32.卜吉连响响不停
家家结彩和点灯
光辉普照好佳境
才子出众代代兴
33.閤家平安全家福
富贵长春祝康乐
子孙在情文学博
名声远播大家族
34.锣声鼓乐响连天
欢欢喜喜过新年
士农工商大发展
丰妻荫子万万年
描写舞龙舞狮的句子有什么?
1、铿锵有力、热闹非凡的锣鼓阵阵响起,一条条锦色长龙在会场上翻腾起舞,带动了会场的欢腾。
2、他们穿着艳丽的龙装,手舞长龙、蛟龙出海、穿梭前进、龙游四海,腾飞云霄,不是真龙胜似真龙。
3、锣愈击愈紧,鼓愈敲愈密、人愈翻愈险、狮愈跳愈高,观众随表演而起伏,踢跳翻蹬、立卧滚抖、勇猛憨厚、惊险逗趣的北狮表演,赢得满堂喝彩。
4、在22个高低不等的金黄桩木上,耀武扬威的雄狮在奋力的采青,激扬的鼓乐阵阵响起,雄师见青、喜青、望青、探青、采青、吐青……静如灵猫伺鼠出穴,动如猛虎擒羊敏捷。
5、狮庄重雍容、保留着唐室皇族气派,体现着机智灵敏、无畏勇敢、憨厚、贪玩逗趣的形象,擅长在桌凳间施展绝技。
扩展资料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舞龙的主要道具是“龙”。
龙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
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狮龙来祈祷狮子的保佑。
狮子外形威武,动作刚劲,神态多变,民间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一时变作神话,一时拉上历史,为舞狮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亦令它更加深入民心。
人们相信狮子是祥瑞之兽,舞狮能够带来好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舞龙舞狮
描写舞龙灯的时候的句子
好大的两条龙。
那龙头硕大而威严,龙须飘动,目光如炬,真有一种“神龙”的感觉。
两条龙都有二十几米长,舞龙的叔叔都身强体壮。
他们身穿黄色对 襟衣,灯笼裤,腰扎红色绸带,头裹黄布,高举舞龙杆,兴高采烈地舞动着,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元宵之日,街上舞龙舞狮,热闹非凡。
我和爸爸漫步在蒸湘北路,只见到处挂满了彩灯,五彩缤纷,耀人眼目。
忽然一阵“冬冬”的锣鼓声传来,抬头一望,只见两条蛟龙从远处向神龙大酒店奔腾而来。
紧接着,,周围的人潮水般地向“龙”拥来。
好大的两条龙。
那龙头硕大而威严,龙须飘动,目光如炬,真有一种“神龙”的感觉。
两条龙都有二十几米长,舞龙的叔叔都身强体壮。
他们身穿黄色对襟衣,灯笼裤,腰扎红色绸带,头裹黄布,高举舞龙杆,兴高采烈地舞动着,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随着密集的鞭炮声,有节奏的鼓点声,两条巨龙上下翻飞,瞬息万变,时而“蜻蜓点水”,时而“金龙盘玉柱”,时而“双龙祝福”。
这时只听见轰轰的几声,街道的烟花爆竹四起,焰火四射,两条龙在万点火花之中,金灿灿的,犹如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翻江倒海,活灵活现。
片刻工夫,两条龙一齐跃起,旋转着,摇着尾,在爆竹声中为大家拜年祝福。
龙啊,你这新千年的龙,带着我们腾飞吧!我为你自豪,我为你喝彩...
关于舞龙的诗句
综观各地、各族人民的舞龙表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常见的有火龙、草龙、人龙、布龙、纸龙、花龙、筐龙、段龙、烛龙、醉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滚地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焰火龙等近百种之多。
龙灯的节数一般为7节,9节和13节。
从久远的年代起,舞龙活动经久不衰,二代又一代流传下来。
舞龙不再是某一民族独有的“自喻”项目,而是属于各个民族的了。
今天,在我们祖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龙”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
舞龙的创造和流传是全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一部分,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所喜爱。
烧火龙的“火龙”,是用纸扎成的,长 15~20米,分为五节,四周扎满五颜六色的鞭炮。
起舞前,先燃响鞭炮,以引龙出海。
然后一队赤膊袒胸、举着火棍的舞火龙者,随着快速的锣鼓声在场上快跑,反复三次,名叫“请龙”。
接着,“火龙” 出场了,它在场上绕着大圈子,先从龙嘴中喷出火来,然后,龙身上扎着的鞭炮被点燃了,从头至尾,火光四射,霹雳连声。
巨大的龙身就在烟火和爆响的包围之中,上下翻飞,左右腾舞,煞是好看。
此时,预先准备在场上的烟花架,朝天射出串串烟花,五彩缤纷,摧级夺目,从而把舞火龙推向高潮。
整个活动持续十多分钟,待烟火熄灭,火龙也被烧掉了。
...
写春节小朋友放鞭炮,舞龙的短文
春节趣事—放鞭炮春节的趣事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其中最有趣的要数放鞭炮。
热闹的除外之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阵阵鞭炮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我来到窗前,不禁惊叹:“好美啊!”五颜六色的礼花划破了天空,照亮了大地。
看天上的仙女来为人间祝贺,撒下朵朵神花。
再看地上,各种烟花争奇斗艳,时而翠绿耀眼,时而鲜红夺目,时而金光闪闪,真是美丽而奇妙。
我和爸爸妈妈兴高彩烈地走出家门,我先点燃一支“小导弹”,它的尾部喷射着火焰,直冲夜空,不一会儿,在空中炸开,变成许多小花瓣慢慢地飘落下来。
紧接着,我又点燃了“天女散花”。
引线“哧哧”作响,半天不见动静。
我礼蹑手蹑脚地走上前去,它却蹭蹭地上了天,吓了我一跳。
邻居小朋友高兴地拍着小手,大声叫着:“天女散花喽,天女散花了!”礼花瞬间“啪”地一声在空中爆炸,真像天女一样撒下数不清的花瓣。
霎时,一个个花瓣又变成了一只只圆圆的红色降落伞,漂亮极了,越玩,我兴致越高了。
最后,我们又放了蹿天猴,地老鼠……放鞭炮太有趣了,我仿佛看见,新春正载着人们的希望向我们走来。
一到春节,我就想起一句顺口溜:“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不拿红包,打成熊猫。
”可我总是想不明白:春节是怎么来的呢? 妈妈告诉我:“相传,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非常凶猛。
每到除夕,‘年’就会吞食牲畜,伤人性命。
因此,人们只好逃往深山。
一天,村里来了一位老人,他在这儿住了一晚。
‘年’来了,老人让村民点燃爆竹,‘年’吓得狼狈逃窜。
原来,‘年’怕红色、火光、炸响。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放爆竹,这一天就成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 春节有许多习俗,比如放烟花。
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点燃五颜六色的烟花,给漆黑的夜空添加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发压岁钱,也是春节的一大习俗。
每到除夕,家家户户的人都会把自己的钱放到红包里,送给家人或朋友的小孩。
每到春节,我都无比兴奋,因为可以放烟花,得压岁钱了!开始放烟花了,一束束五彩斑斓的烟花在人们的注视下飞上了天空。
“叭”的一声响,烟花在空中绽放,有的像欣然怒放的菊花;有的像一条条长龙飞上天空,无比壮观;还有的像满天的小星星。
但是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放完烟花,我更加兴奋了,满脑子想的都是压岁钱。
我迫不及待地冲出屋子,向大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要钱,就连姐姐也不放过。
中华民族的节日多姿多彩,而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
关于舞龙的诗句
1、 瞧,那只绿狮子,前腿扒在铁架上,后腿猛然蹬地,身子一拧,后腿便搭到了上面,紧接着又是一个翻身,狮头朝上正好顶住彩球,舞狮人一个大力甩球将球抛到地上,只见那狮子腾空一跃,猛扎下去,一下就逮住了彩球,人群一片欢呼。
2、 狮台上一个拿着彩球,另外四个人戴上狮子的头,有红色狮子、金色狮子和绿色的,狮头上的眼睛还会眨巴眨巴,很逼真。
舞狮的人要翻跟头,还要逗狮子。
表演出狮子的人要模仿狮子的动作扑、跳、滚,还要跳上比人还高几米的台子和柱子,在柱子上跳,那个舞狮人骑在狮子的背上,你别说我也会,他们可是站在高高的柱子上表演的呀!表演精彩时候观众都会给他们热烈的掌声。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江西队,是因为他们的表演很精彩。
3、 我最喜欢的要算是舞狮子了。
只见一只威武的大狮子围着一张方桌不停的跳动着,时常做出挠痒痒的动作,时而又显出一副非常乖顺的样子,舞着舞着只见那只狮子显出一副好象已经非常辛苦的样子,趴在地上睡着了,那副憨模样若得我只笑。
这时候,舞狮的老爷爷着急了,只见他掳起袖子挥着拳头对着狮子的头“哈”的大吼一声,猛击下去,狮子好象惊醒了似的,赶紧又舞了起来。
随着老爷爷的指挥,狮子越舞越精彩,只见它“嗖”的一声就跳到了桌子上,它一会儿直立,一会儿倒立,在小小的方桌上一点也不害怕,多惊险呀。
狮子舞的真有趣啊! 4、 舞狮开场了。
我钻进拥挤的人群,只见场子中央的狮子摇头摆尾,翻腾跳跃,舞狮人一会儿手持铁枪、一会儿手持钢刀、一会儿又拿出方天画戟,来逗狮子。
狮子一会儿退,一会儿又向前跳跃,一会儿翻跟头,不停地与武器较量。
人们不满足一只狮子表演,不停地呼唤“再来一只”,在人们的呼喊声中,很快又出来了两只狮子。
舞狮人跃上了搭好的铁架,向下面的狮子摇晃着彩球引逗狮子上架。
5、 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
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
拓展资料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广东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
狮子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
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
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
在表演过程中,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阳刚之气。
描写舞狮动作的句子
舞狮狮子外形威武,动作刚劲,神态多变,民间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一时变作神话,一时拉上历史,为舞狮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亦令它更加深入民心。
人们相信狮子是祥瑞之兽,舞狮能够带来好运,所以每逢春节或其它一些庆典活动,都会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舞狮助庆祈求吉利。
一件花团锦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
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
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刘宋的军队,后来传人民间的。
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
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
"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
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
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
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
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
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
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
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
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
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
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
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
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
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
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
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样如意,事事平安。
簇的艺术品,加入了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各种神态,舞动起来,就变成一头活生生的狮子,几个大狮子欢腾跳跃,辗转腾挪,为节日平添了许多喜庆和热闹。
描写中华传统节日的句子
我国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将每个传统节日的日期、相关习俗、相关诗歌名句摘录如下,供楼主参阅。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描写除夕的诗句有:除夜【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
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
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6日)。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七夕【唐】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12日)。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
“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5日)。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说明:公历日期都是按照2011年。
因为中国传统节日在习惯上按照农历计算,所以公历日期每年会有一些差异。
关于节日热闹纷繁景象的句子
春节快来了,举例写了几条,希望你喜欢。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挂起了红红的灯笼,贴上了红红的春联,爷爷、奶奶高兴了,笑得眼睛迷成了一条线;爸爸、妈妈高兴了,忙里忙外的招呼客人,小孩子高兴了,拿红包,点鞭炮、烧烟花,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春节到了,社区的每一条街,每一条路,都挂着一串串的大红灯笼,插着彩旗,拉着横幅,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上红红的春联,人人都 穿上新衣服,不管是相熟的,还是陌生,都互相祝福,互相道谢,幸福写在脸上,笑容满面.一阵的锣鼓声传来,人们像潮水般涌向广场,欣赏舞狮、舞龙表演和各种的文体活动,到年是欢声笑语,喜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