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章法结构有哪些
诗歌的章法结构,可 以归结为“起”、 “承”、“转”、 “合”。
律诗的起承转合
比如,该仄字的时候,为了表达出平声字的效果,就会采用阴平。
我们都知道,绝句有四句,律句,有八句。
下面,就以律句为例,来交流起承转合。
律句,共八句
起:就是起句,1,2句为起句
承:就是承句,3,4句为承句,也就是颌联
转:就是转句,5,6句为转句,也就是颈联
合:就是合句,7,8句为合句
起句如果有对仗,也称“首联”;
合句如果有对仗,也称尾联
七律、五律,都是按起承转合这四个部分来做的。
首先,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无论从字型还是字意上讲,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此,他们的作用,也完全是不一样的。
这是第一点:起承转合,四者,同样重要。
现在我们交流起承转合的第二点:独立性。
所谓独立性,是指四个部分里,随便哪个部分,与其他三个部分,是不同的。
独立性,就是区别于其他三个部分的排它性、唯一性。
比如,仰泳的时候,只能仰泳,使用别的姿势,就是错误。
律诗中,起句就只能是起句,按照起句的要求去做。
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这个根据内容,具体由自己把握。
通常首句入韵(压韵),以不对仗为佳。
首句不压韵,则以对仗为佳。
交流起承转合的第三点:连贯性。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我们根据李白的此首作品,来具体说连贯性。
颌联的“此地”,就是连接起句的景。
把承句与起句,进行连接,不使其断裂。
转句的“浮云”,对应承句的“孤蓬”。“浮云”接“万里”
合句以“挥手”接转句的“故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就好象刚才我们讲的混合泳。
四个动作,相互是连接的、连贯的,既是独立的,又具有连续性。
不是游完了仰泳,爬上岸,再跳下去游,而是在池中,连续的动作。
把这几个字联想成一幅画 果然起承转合 很是优美
律句,共八句
起:就是起句,1,2句为起句
承:就是承句,3,4句为承句,也就是颌联
转:就是转句,5,6句为转句,也就是颈联
合:就是合句,7,8句为合句
起句如果有对仗,也称“首联”;
合句如果有对仗,也称“尾联”;
七律、五律,都是按起承转合这四个部分来做的。
首先,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无论从字型还是字意上讲,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此,他们的作用,也完全是不一样的。
正因为这四个部分的不一样性,才使律诗更美。
那么,具体到创作过程中,就不可以把起句写成承句
现代诗歌写作章法?
现代诗歌无所谓固定的章法和规范,它其实是比较开放的一种文学载体,不同于弗他文学载体是因为它比较注重情感与文字的浓缩,是精华部分的提取。个人觉得诗歌的内容往往比形式更为重要,而从中显示出来的价值就是读者能从诗歌中领悟出来的内质。
诗词里的惬意生活,哪一句最适合你
很多诗词中,古人都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或遍赏美景,或煮酒烹茶,或与二三友人谈天说地,令人向往。
如果用一句诗词形容你向往的生活,会是哪一句呢?
《山中与幽人对酌》唐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与知己在盛开的山花丛中对饮,一杯又一杯,敞开心胸,开怀谈论。喝醉时便可自行离开,如果余兴未尽,明天早晨还可以抱着琴再来。
《行香子·述怀》宋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把酒对月,尽情享受。不顾名利功名,不为国事操劳,只愿归隐田园,能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
《菩萨蛮》唐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在唯美的江南,看美景,听雨声,却还是眷恋自己的故乡。
《临安春雨初霁》宋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住在小楼听尽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春山夜月》唐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欣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荡漾。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山水之间,只觅一份心安。
不知以只哪一首诗词里的描写,最符合你对惬意生活的定义呢?供参考。
诗歌中,古体诗结构章法是以自然段为层是什么意思
1、《古诗十九首》一共要19首,要一首首地写完赏析,就算不嫌累,这里也容不下,得另外有附件。
2、此处仅提供第一首的赏析供参考。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释
重行行:行了又行,走个不停。
生别离:活生生地分离。
天一涯:天一方。意思是两人各在天之一方,相距遥远,无法相见。
阻且长:艰险而且遥远。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南来后仍依恋于北风,越鸟北飞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树枝。意思是鸟兽尚眷恋故土,何况人呢?胡马,泛指北方的马,古时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越鸟,指南方的鸟,越指南方百越。这两句是思妇对游子说的,意思是人应该有恋乡之情。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相离愈来愈远,衣带也愈来愈松了。意思是人由于相思而消瘦了。已通“以”。 缓:宽松。
浮云蔽白日:这是比喻,大致是以浮云喻邪,以白日喻正。想象游子在外被人所惑。 蔽 :遮掩
不顾反:不想着回家。顾,念。反通“返”。
思君令人老:由于思念你,使我变得老多了。老,指老态,老相。
岁月忽已晚:一年倏忽又将过完,年纪愈来愈大,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岁月已晚,指秋冬之际岁月无多的时候。
弃捐勿复道:什么都撇开不必再说了。捐,弃。
努力加餐饭:有两说。一说此话是对游子说,希望他在外努力加餐,多加保重。另一说此话是思妇自慰,我还是努力加餐,保养好身体,也许将来还有相见的机会。
译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赏析
一个妇女怀念离家远行的丈夫。她咏叹别离的痛苦、相隔的遥远和见面的艰难,把自己的刻骨的相思和丈夫的一去不复返相对照,但还是自我宽解,只希望远行的人自己保重。全诗长于抒情,韵味深长,语言朴素自然又精炼生动,风格接近民歌。
欣赏提示
本篇可分作两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后十句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追叙初别,着重描写路远相见之难。开头两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是全诗的纲,总领下文。
第二部分,着重刻画思妇相思之苦。胡马、越鸟二句是说鸟兽还懂得依恋故乡,何况人呢?以鸟兽和人作比,是从好的方面揣度游子的心理。随着时间的飞驰,游子越走越远,思妇的相思之情也愈来愈深切。“衣带日已缓”形象地揭示了思妇的这种心情。她日益消瘦、衰老和“游子不顾反”形成对比。“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是从坏的方面怀疑游子薄幸,不过不愿直说,而是委婉地通过比喻表达心里的想法。最后两句是强作宽慰,实际上这种心情是很难“弃捐”勿“道”的,心绪不佳,“餐饭”也是很难“加”的。相思之苦本来是一种抽象的心理状态,可是作者通过胡马、越鸟、浮云、白日等恰切的比喻,带缓、人老等细致的描写,把悲苦的心情刻画得生动具体,淋漓尽致。
评析
古诗是与今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一般唐代以后的律诗称今体诗或近体诗,非律诗则称古诗或古体诗。《古诗十九首......余下全文>>
请问古诗章法中讲究的“一擒一纵”“忽疏忽密”是什么意思?
一擒一纵本是佛教术语,擒的意思就是夺其思路,纵就是放任自流,在诗词章法中采用先标明主题(即我要表明的是什么),再用散文的写法(指散得开)的就叫一擒一纵。试举一例: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首联以“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紧扣“暮雨”和“送别”这一主题,让人一看就知道俩人的友情很深厚,这就是“擒”,但作者没有进一步说明两人的友情有多深,分别时怎么恋恋不舍,而是用了较大的篇幅去写景,以景寓情,这就是“纵”。
忽疏忽密原为书画用语,指作品有的地方忽而稀疏,有的地方忽而浓密,从而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用在诗词章法上时就是突出重点,该重写的时候就浓笔重墨,不必重写的地方就一笔带过,像《木兰诗》就是忽疏忽密的代表作,《木兰诗》虽然是顺叙,但却只选择了木兰代父出征和得胜归来的情景作为重点描写,中间征战的部分只用几句就带过了。
唐诗的特征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盛唐诗是唐诗史上的高峰,以雄壮浑厚为特征的盛唐诗气象,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雄壮浑厚确是盛唐诗的风貌特征。南朝以至初唐诗风,大抵绮靡柔弱,雕琢词句,缺乏雄浑之气,它被盛唐诗人扬弃了。盛唐以后的中晚唐诗,有的偏于平易柔弱,如大历十才子、白居易、贾岛、姚合等,缺乏雄壮;有的偏于雄健,如韩愈,但因刻意追求奇险,缺乏浑成自然,所以雄浑确是盛唐诗区别于初唐与中晚唐诗的突出特征。严羽最推崇盛唐诗,于盛唐诗中最推崇李白、杜甫两大家。《沧浪诗话·诗评》称道李杜等盛唐诗人诗“如金鳷〔鳷(zhī)〕传说中的异鸟。(大鸟)擘海,香象渡河”,是赞美其雄壮。严羽又强调诗歌应写得浑然天成,不露文辞斧凿痕迹,即所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诗辩》),并认为盛唐诗在这方面表现突出。严羽大力推崇提倡盛唐诗风,不但因为盛唐诗的确写得好,还有其时代背景。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其作品以杜甫晚年一部分刻意锤炼字句的篇章和韩愈、孟郊诗为学习对象,写得瘦硬刚健而缺乏自然浑成之美。南宋后期流行的永嘉四灵诗派,取法贾岛、姚合,气局狭小,缺乏雄壮阔大的气象。严羽竭力主张作诗应取法盛唐,寓有针砭当代诗风、补偏救弊之意。
说盛唐诗雄壮浑厚,是就其总体风貌特征和主要倾向而言。大致说来,盛唐诗绝大多数是浑厚的,但有一部分诗篇特别是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篇,风格冲淡闲逸,虽也自然浑成,但并不雄壮。这类诗篇在盛唐诗中毕竟只占少数。盛唐气象是一种宏观性的概括。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盛唐诗人的豪情壮志。诗人们面对当时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大抵胸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他们喜欢描写祖国壮丽的山河,边陲奇伟的风光、紧张的战斗和自己的豪情壮志。他们追求“鲸鱼碧海”(杜甫《戏为六绝句》语)的壮阔诗境。这就形成了盛唐诗的雄壮风貌。二是对前代优秀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盛唐诗人竭力扫除南朝至初唐的浮靡诗风,重视向汉魏古诗、乐府诗学习,注意发扬汉末建安时代明朗刚健的优良诗风。从诗歌本身的继承关系说,盛唐诗的雄浑特征,得力于此。
一部分盛唐诗,较充分地反映了唐帝国强盛期的时代面貌,但盛唐气象和盛唐时代面貌不是一回事。文学史上的盛唐,指唐玄宗、肃宗两朝,约五十年。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国势开始衰落,中经安史之乱,更是社会动荡,民生凋敝,但以杜甫为代表的盛唐后期诗,仍然富有雄浑的特征。举例来说,杜甫的《望岳》诗写于盛唐前期,固然表现了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伟抱负。他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写于安史之乱前夕,表现了唐帝国岌岌可危的形势和诗人的忧心忡忡,却仍然气象雄浑。杜甫晚年所写的《登楼》《登高》两首七律,表现唐朝受外族侵凌的衰败局面和诗人的迟暮心情,境界仍然雄壮阔大。此类的例子尚多。杜甫晚年的这类诗篇,往往被明清诗论家誉为表现盛唐气象的佳作。李白晚年在安史之乱后所写的不少诗篇,也具有雄浑风貌。盛唐后期,时代面貌大变,但李、杜等人在前期所形成的心态没有消失,所追求的明朗刚健诗风也没有消失,所以仍能写出不少雄浑的诗篇。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盛唐诗是唐诗史上的高峰,以雄壮浑厚为特征的盛唐诗气象,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余下全文>>
语文诗词的相关知识
[www.thlt.com.cn]
一、关于中国古典诗词
提起古典诗词,有必要先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古典诗词。我以为,所谓中国古典诗词,是指汉语言所独有的一种有韵的最为含蓄凝练地表达思想感情的文体之一。
这个定义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它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文体。我们知道,一般意义上认为,文学体裁有四种,诗词、散文、小说、戏剧。诗词是其中之一。那么,既然是文体之一,它必然具有一般文体所具有的特点,就是讲究谋篇布局。在诗词创作里,我们称之为章法。在谋篇布局里,诗词应有的波澜、线索、脉络等等,都和其它文体一样,是需要处理好的关键。
第二,它是有韵的文体。这一点,就使诗词一下子与其它文体形式区别了开来。因此,我以为,没有韵或者压韵不正确的,不能划归诗词这个范畴。当然,在诗词产生的初期一些未成型的文字、现代的新诗(尤其某些探索中的东西)以及由外国文字翻译过来的作品,因为有着根本的文化差异,不能同日而语,不去争辩,也没必要讨论。基于这一点,为了体现诗词的音乐美、节凑美,就要讲究格律。因此,格律,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
第三,它是最含蓄凝练的。诗词、散文都是直接书法情感的文体。但诗词是最凝练最含蓄的。这一点,就把散文(包括杂文类)区别开来。含蓄与凝练,是要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此,表达的技巧,文字的生动准确,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因此,作为诗词,就必须讲究章法、技巧和语言的优美和谐和统一。我们下边分别来谈论这个问题。
首先,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所以诗词的语言不仅是优美的,含蓄的,还应该是凝练的,是诗词所独有的美,与一般的文学语言和口语有着很大的不同。诗词的含蓄美、凝练美,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谓含蓄,就是不能直说,要绕个弯子。作者的想法和感受,不是自己说出来的,而是通过你所写的内容,让作者感受出来的。所谓凝练,是指语言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一首绝句二十几个字,一首律诗几十个字,就是一首长调的词也不过一两百字,要表达作者常年积累的情感,没有高度的语言概括能力,是不能完成的。还有一点,是诗词所特有的,那就是语言的音乐感。含蓄的特点,散文可以具有,凝练的特点,其他文体,比如谚语、对联、超短散文等等也可以具有,因此,都不是诗词所固有的特点。惟独语言的音乐性,是诗词所具有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没有了音乐性,也就是不符合格律的作品,无论好坏,都不叫诗。挂羊头卖狗肉也好,挂狗头卖凤凰肉也罢,总之不是诗词。我相信真正理解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人,是很容易理解这一点的。因此,要想用优美的语言写出优美的诗词,必须掌握格律。
其次,诗词写作要讲究章法。有人说叫谋篇布局的能力,其实是一回事。说白了,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前边的时候,要注意照顾到后面的。我们知道,写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受。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布局的方法,比如正叙、倒叙、插叙等等。诗词与一般的文体不同,它是跳动的叙事方式。如果按部就班,就显得呆板。但如果跳跃的厉害,就容易混乱。因此,如何既艺术又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的感受,把原因结果等等交代清楚,还要受格律、对仗、文字数量等等的制约,确实是件很难的事情。
再次,就是诗词创作还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关于技巧的内容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说的赋比兴,以及那些常用的修辞技巧如双关、象征、暗示、影射等等方法,都是属于技巧的范围。一般技巧,用在个别的句子上,就是修辞。而用在篇章或表达中心思想上,就是技巧了。大体技巧使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尽可能地把文章做的更好。
对于初学者,我认为语言最重要,也最难把握。这里大致要分三步。最初由于不适应格律的约束,要努力地写出符合格律要求的句子。这一步,一般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时间。第二步,等格律渐渐掌握了,熟练了,就要要求自己写出顺畅准确的句子,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思想准确、凝练、含蓄地表达出来。这一步因人而异,大致需要一到三年的时间。第三步,等到句子基本没有问题了,就要再进一层,逐渐地熟悉技巧,使自己的句子更加生动、含蓄、精警,有味道。语言的含蓄、凝炼是要比格律更难的问题。首先与作者自身的古文功底和读书多少有直接的关系。有人的语感好,可以进步很快。有人的悟性高,语言天生出彩。
总之,只有熟练掌握并使用了诗词的语言,才有可能写出不错的诗词来。吟安一个字,需下十年功。其实不是确定一个字需要考虑十年,而是说,没有数十年的努力,是达不到一定的高度的。说到最后,语言的问题,不仅是功夫的问题,还是境界的问题。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及至的艺术,进入这个艺术的盛殿,需要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
二、律诗的章法
所谓章法,就是一首诗谋篇布局的方法。
律诗共八句,两句为一联。根据各个联的位置,一般习惯上称为首联(即诗的前两句),颔联(又叫承接联,即第三、第四句),颈联(又叫转折联,即第五、第六句),尾联(即第七、第八句)。除了正常的格律以及粘对的要求外,中间两联要求对仗。有时由于首联已经对仗了,颔联可以不对,称为偷春体。但颈联是一定要对的。
律诗讲究起承转合。律诗如此,绝句也是一样。起承转合四项任务,一般分由四联分别来完成。所以,首联又可以叫起首联,颔联叫承接联,颈联是转折联,尾联合,就是收尾。
写一首诗,也同于做一篇文章,必是先有写作的目的,想写什么,打算怎么样写,主题是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为了保证思路完整,脉络清晰,让读者读着明白,就需要好好地安排章法。先交代什么,后交代什么,这顺序不能乱。如果是见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势必会造成文理的混乱。你写不明白,读者就没办法读明白。有时作者写的东西,作者心里是很清楚的,可是读者却把握不住作者的思路,其原因可能就是章法出了问题。可见,起、承、转、合,是很关键的。
所谓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所谓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所谓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所谓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尤其是中间两联,出句与对句之间,要尽量说不同的方面,不要内容太近或相同。内容太近和相同就是合掌了。颈联在颔联的基础上要发展,要递进,避免说同一层面上的事情。只有递进一步,发展一步,结尾才好结出更有意义的思想或感受。
我们以写景诗为例,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假如我们写春游,首联可以写春游的目的或者是游览的地点或者是时间、原因等等。这时候人物可以出现,也可以不直接出现,而是通过下面的描写来暗中交代人物的出现。通过人物的眼睛,去观察眼前的景物,用笔把眼前的景物描写下来,可以是眼中看到的,也可以是耳朵听到的。开始交代了春游的时间、地点、目的等等,接下来交代眼前景色,读者就可以自然地跟着作者的笔触,就象实地春游一样,如眼亲见。这样的承接就自然且脉络清晰。到了转折的时候,我们可以跳荡一下,或者把眼前的景物换个视角来表达,或者干脆写由眼前景物所产生的感慨、联想,似乎是离开了刚才的画面,但却和眼前的画面有很紧密的联系。到了结尾的时候,把这些感受通过某种办法强调一下,直接传递给读者,想办法回到开篇游览的内容,或者使全篇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需要注意的是,颈联和颔联一定要有所区别,如果颔联是风景,颈联最好离风景远一点,否则就原地踏步,不能给读者更多的信息,浪费笔墨。如果非要继续写景的话,也要安排一下次序,比如颔联写远的,颈联写近的。颔联写现在,颈联写过去。颔联写虚的,颈联写实的。颔联写辽阔的、粗犷的,颈联写具体的细致的。颔联如果是面,颈联则可以精确到点。颔联写实实在在的景色,颈联写由眼前景色产生的联想或者心理体验等等。总之,必须要有明显的区别才好。
下面我们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为例,来具体说明一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因为题目里已经交代了地点钱塘湖,时间是春,所以下面对于时间和地点的交代就不是很重要了,而是以另一种方法出现。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就是很好的起。它承接题目说话,先交代作者游览的地方是“孤山寺北,贾亭西”,这些都是钱塘湖的具体风景名胜,而且继续描写“水面初平云脚低”这样一个很自然美好的画面。接下来就是眼前具体的景色“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样的思路前后是连贯的,脉络是清晰的。下面虽然继续以景物为重点,但是作者把景色提高了一个档次,来写作者对景色的细致观察,“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就明确的告诉我们,这是初春时期的钱塘湖。而这细致的描写里,包含了一种宁静、恬淡的心情在里面,它和颔联的不同是很明显的。结尾在前面的细致入微的描写上,进行总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最爱两字是行文的目的,写明作者对眼前景色的喜爱。最后一句再次对景色从另一个视角进行描绘,主要以色彩烘托,以景色做结,显得轻快明丽。
律诗的章法,当然不是这样一种单一的形式。这首作品采取了正叙的手法。除了正叙外,还可以倒叙和插叙等等。
杜甫的《登高》就是典型的倒叙手法。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就是登高之后的眼前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在眼前景的基础上递进描写,增加了宏阔、悲壮、苍凉的气氛,已经不单单写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简单交代了作者登高的目的和原因以及背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最后总结,以心情来结尾。
因为题目是登高,读者很容易明白前边是登高以后的眼前景色,并不觉得这一上来就出现的景色是突兀的,到了颈联才泛泛地交代登高的原因背景,这种方式是颠倒过来的,这就增加了叙述过程的波澜,使得文章的结构跳荡、起伏。
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可以看作是插叙的例子。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上来先发感慨,但感慨的原因尚未交代。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这里才交代原因、人物。这个交代是插进来的。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转折的时候,却写眼前景色。这一联,实际是承接首联的感慨,补充感慨的原因的。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结尾交代写作的目的,原来是怀古,怀的是羊公。
初学者在一开始,最容易把握的是正叙的手法。等章法熟悉了之后,可以适当地尝试其它叙述手法。
但不管什么样子的叙述手法,只要心中有一跟明确的线索可以贯穿起来,就是清晰的。作者的思路,一定要让读者能够把握,这就是章法安排的主要目的。
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题目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有时题目里明确地安排了重要的线索,正文的章法安排是基于题目的交代而进行的,所以读懂题目非常重要。有些初学者对题目不够重视,随便安个题目拉倒,这样的作品不仅浪费了题目,也是不懂章法安排与题目的关系。
有些问题与章法有紧密的联系,比如诗眼和警句,再比如写作的技巧或者手法,还有题材不同章法各异等等。甚至包括律诗的对仗问题,这些应该归结到法度的问题。限于篇幅所限只能后面再探讨。
三、绝句的章法和构思
绝句的章法与律诗章法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是起承转合四个步骤。但也有许多不同。一般来说,律诗的起承转合分别由一联来承担。而绝句是分别由一句来承担。就是首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第四句合。
律诗的章法比较好把握,波澜不需要太大,精彩之处一般体现在中间两联上,大开大阖,主要以铺陈为主。比如温庭筠的《苏武庙》“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比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比如杜甫的《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都是如此。这些铺陈,不一定都以气势取胜,但却以气韵取胜。出句和对句之间的开合、跳荡,或绵绵荡荡,或惊心动魄。而绝句是不需要,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绝句的精彩之处,更多的体现在整体的构思上。起承转合之间,短短的四句话,要交代完整作者的写作内容、目的、意义。因为体裁小,不可能写的那么详细,但也必须交代明白,这就需要很深的驾御语言的能力和巧妙的构思。绝句必须在精妙构思的基础之上,给人留下足够的回味。想写的内容当然是需要写出来的,但要在很短的文字上精心设计安排,取材、剪裁颇费脑筋。写细了,会浪费笔墨。写粗了,又可能交代不清。因此,必须抓住最精彩的一点展开。绝句之绝,就要体现在诗人的思力上。没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构思,是不可能出经典之作的。
绝句的章法固然也有很多的方法,但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平起、顺承、跳转、妙合。
平起,就是起头的时候尽量心情平静,不要一下笔就风起云涌。那样往往会后继乏力。只要抓住问题的要害,轻轻地开了头就可以了。顺承,和律诗一样,就是尽量承接的自然,缓缓地把感情向上推。跳转,就是要尽量使转折之笔荡开,造就波澜。妙成,好比抖包袱。尾句一出,中心亮明了,使人眼前一亮,然后拍案叫绝。
我们以杜牧的《赤壁》为例来说明一下。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我们知道,赤壁是个古战场。自古写这个题材的很多,但我以为杜牧的这一首与众多的同题材作品不同,有着极其经典巧妙的构思。起句交代作品所描写事件的起因,是因为捡到一块废铁,这是一块埋藏于沙土下面的折断了的戟,是一种武器。承接句进一步交代说,自己回家去清洗打磨,认出是古时留下的。至于是什么时候的东西,作者没有讲。但因为题目里交代了“赤壁”二字,我们知道是三国时期的。这样,就顺便扣上了赤壁古战场这样的题。第三句转折,就是典型的跳转,作者在这里做了一个假设,假如东风不帮助周郎的话(会怎么样呢)?尾句合的甚为有意思,作者不说战争的结局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而避重就轻地说二乔的命运。关于赤壁之战的种种说法,我们不用在这里详加陈述,二乔的结局在这里代指了战争的结局,这是诗这种文体所特有的方法。这里不仅有象征,而且有假设。全诗的技巧也主要体现在这里。前文我们提到过关于技巧的问题,这里的技巧是针对全篇而设立的,因此它是篇章的技巧,而不简单地是修辞。关于技巧的问题我们留待日后再详细讨论,这里只是顺便提一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跳转。东风句的出现,在我们初读此诗的时候,你会觉得很突然。我们无论如何想象不到东风与废戟的关系,似乎八竿子也打不着。而当我们读完最后一句的时候,才明白它的妙用。这就是转折的妙处,这就是波澜。从捡拾废戟而磨洗,因磨洗而认前朝,进而想到东风,于是假设,最后妙结,这之间包含了作者的巧妙构思,令人叹服。
读者可能会问,写这样大的题材,当然可以做到波澜壮阔。如果是小的题材呢?其实,诗的技巧就在于作者的构思上,是诗人思力的体现。小的题材一样可以尽起波澜,关键在于作者如何把握。比如杜牧的绝句《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起句紧扣题目,因为是过华清宫,因而从长安入手就是很平的起笔,一点也不突然。回望的,是绣成堆,风景优美。
山顶千门次第开。纳入诗人眼帘的,不仅仅是风景,还是山顶的一道道的门,它们依次打开。当然,这不是真的望见,而是一种想象。杜牧过华清宫旧址,过去的事情早已经成为历史。作为咏史篇,这里的事情是透过历史的印记而想象出来的。这里既有历史的真实性,同时也不乏夸张的妙用。比如千门就肯定不是真的有一千座门,而是一种夸张。但这个夸张不是全篇的技巧,而是修辞。因为它只对这一句起作用。
一骑红尘妃子笑,转折的也很别致。回望、千门开、妃子笑,这三者之间实在是没有什么联系。但结尾一出,联系就出来了。
无人知是荔枝来。原来是在说荔枝。这依次打开的千门,那么秩序井然,是为了把传递情报的千里驿站变为运送荔枝的特快专递。了解荔枝以及这段历史的人,就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关系了。尤其是那个“笑”字,使我们不得不想起“一笑倾城、再笑倾国”的故事。两个妃子的“笑”虽然具体原因不同,却又有着极其相似的一面。这里的讽刺意义是巨大的,这也体现了诗的艺术力量。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说一下,诗,尤其是绝句,它的线索是很重要的。前面一首诗的线索是战争。这一首诗的线索是荔枝。看似关系不大的四句,通过线索联结到一起,似散实连,这是绝句章法的关键。
我们还可以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来举例说明。
君问归期未有期,接到妻子的来信,问我归期。可我实在不知道归期在何时。
巴山夜雨涨秋池。我现在在巴山,秋天的夜雨很大。
何当共剪西窗烛,什么时候我在和你一起剪烛西窗呢?
却话巴山夜雨时。那时我再向你述说巴山夜雨时,我是怎样在相思中度过象今天这样孤寂的夜晚的。
全诗的起承转合都很平淡,但依然可以清晰地分出四个部分之间的脉络。前两句都是写现在,第三句用幻想加疑问的方式写将来。结尾虽然还是沉浸在对将来的幻想之中,却已经结了,表明这是现在的想象。这首诗的主线当然就是相思之情了。因为相思,作者的妻子来信问归期。因为相思,作者雨夜不寐。因为相思不寐而展开幻想,进而设想一个美好的相聚的场面。
绝句的章法千变万化,但主线是不可缺少的,起承转合也是不可缺少的。有人曾经问我,难道诗都是要起承转合的吗?有没有不是这样安排的呢?
一般来说,起承转合是必不可少的四个部分。不论是格律诗还是古体诗亦或长篇歌行,都是如此。长篇歌行或者叙事长诗的起承转合更是不可少的,只是它们变化更大一些。长篇古风更接近于文章的体裁,开头、故事的发展、波澜、结尾,更要环环相扣。它们更需要明确线索,有的还不只是一条线索,有时是一明一暗,有的是两条明线。没有线索的贯穿,不可能把一个复杂的事情写清晰。而诗的起承转合,说到底其实就是线索的设置和安排问题。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杜甫的名篇《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全诗是一个完整的春天的画面,这里就没有起承转合的安排。只有动静结合的技巧。前两句是静景,后两句是动景。动静之间婉转和谐。再比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第一句是点,第二句是线,第三第四句是面。点、线、面的结合,组成四幅画面。但这样的诗虽然好,可惜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我们看不出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到底是什么。尤其“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一丽一香,有些直白,没有多少精妙之处,内容显得空泛。读完之后,虽然也有许多美的联想,但回味不足。所有的意义都在字面上交代清楚了。这样的诗也可以欣赏,但不宜学。因为缺少波澜,写的再好也是浅的。
通过对律诗和绝句的章法的介绍,下面不得不引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诗眼的安排。关于诗眼,这是个很广的话题,我们只能留待后面来述说。
四、诗的波澜
文似看山不喜平。诗词是文体之一,自然也应该象文章一样,忌平铺直叙,要有波澜。
古风和词因为较长,需要波澜,这个道理好理解些。格律诗也需要波澜,下面我们分别举例来介绍一下格律诗和绝句的波澜。
我们先来看看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起联感情颇为强烈,直接把感情推向高潮。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细腻的笔触,使强烈的感情推向最高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具体叙述自己的遭际,感情趋于平缓。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感情稍稍走高,但已经不是最高,较颈联略高而已,留下余味。
象这样以表达思想感情为主的诗歌,是最应该体现波澜之美的。这里说的波澜,其实就是蕴涵于诗人笔下的一种气韵。这种气韵是要不断推高的,但不能高了再高。如果一味地高下去,最终是要绷破的。俗话说:气可鼓,不可泄。但也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诗的气不能如串串惊雷响之不停,要舒缓有致。所谓文武之道在于一张一弛,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上面这首诗采用的是:高、再高、渐低、稍高这样的感情强弱高低的安排。也有与此相反的,比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一开始的遥想,带有感情的波动,但不是很强烈,有些平缓的味道。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此联一出,感情开始逐渐强烈起来。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继续是写想象中的景象,但深情有加,情绪开始趋于平缓。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结尾依然是想象中的情景,但双泪的场面,终于把感情推向最高潮。
这首诗感情变化的特点就是:平缓、高潮、平缓、更高潮。错落有致,极具感染力。
律诗如此,绝句也是一样,甚至绝句因为篇章短小,更要求有起伏和变化,以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我们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来说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孤独凄凉的情绪。
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亲的时候总是有的,而今天更甚,因而曰之“倍”。这里递进了一层。
遥知兄弟登高处,展开回想的时候,情绪稍稍降下来一点,我们在读这句的时候,声音似乎也可以降低一些。
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少一人的无奈,更增加了自己的乡思之苦。我们读诗的时候,想拼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想要使声音降下来,但情绪反而越控制越强烈,是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感情在结尾不能不达到最高。
另一个例子与此不同,它是先高后低的变化过程。比如白居易的《舟中读元九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先交代起因,自然是平缓的。
诗尽灯残天未明。读的时间很长,感情暗含于其中,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但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此时激动的心情。
眼痛灭灯犹暗坐,读累了,需要休息,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想要平缓下来。
逆风吹浪打船声。这句看似无关的语言,实际是暗喻的手法,把感情再重新推起来,表面上却是平缓又平缓地叙述,丝毫不用力气。
在绝句中,大概是由于体裁的特殊原因,先抑后扬,层层推进的手法比较多。而先扬后抑的手法用得似乎比较少。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释。我们所说的波澜,不仅仅指感情的起伏波荡,也含有文字的色彩、声调的交互转换,场面的感觉变化,动静之间的相互转化等等来实现作品跌荡起伏的效果。比如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前两句给人以苍茫凄怆悲凉的景象。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后两句却给人以幽寂凄然的感觉,前后明显不同,对比强烈,更增加了感人的艺术效果。同样杜牧的《山行》就又有不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前两句是诗中的主人公拾阶而上或者是想象着拾阶而上时所看到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后两句是静止的看(因喜图中景色而干脆不走了)。移动中的看与静止不动时的观看,效果自然不同,也是一种起伏变化的手段。
总之,诗的美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上,还有音乐、情绪、情感、场面、动静、快慢、明暗等等多种效果变化下的美。起伏和波澜也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变化,其他方面的变化也可以达到跌宕错落的效果。我们在欣赏古人诗词的时候,自然应该为作者的匠心安排而深入细致地体会。如此,才不枉读古人诗词。
五、诗的精美构思
诗要有精美的构思。
诗人写诗,当然是先有了想要写诗的主观意向。因为被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所感动,要通过作品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写出来。但诗不能象流水帐一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除了要巧妙的设计章法以外,还需要认真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来打动读者。
律诗由于篇幅相对较长,对构思的要求相对绝句要宽一些。绝句的篇幅狭小,就必须体现作者构思的匠心。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详细地说明。
我们先看刘禹锡的《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人先交代去看花的路上,由于看花回来的人很多,以致于紫陌上红尘扑面而来。作者这里藏了一个问句,他问人们都是去干什么了,人们回答说是去玄都观看桃花了。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作者却借题发挥说:玄都观里那么多的桃树,都是我刘禹锡走了以后才栽的。刘禹锡由于政治上受排挤,曾经一度离开京城,远谪外地。他在京城的时候,玄都观里肯定没有那么多的桃树。几十年以后刘禹锡重回京师,玄都观已经桃树万千,成了春天看花的一景了,这使得刘禹锡无限感慨。这感慨里既包含着时事的变迁,也有政治上不得意的牢骚。有人说他是以此诗讽刺后来居上的当朝新贵,应该说没有冤枉他。因此刘禹锡很快再度遭贬,离京而去。但巧的很,十数年以后年老的刘禹锡又回京都,时世又发生了许多变化,不变的是刘禹锡,虽然人已经老了,青春不再,但精神依旧,傲骨仍存。于是刘禹锡便写下了《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之时,玄都观已经一片荒凉。桃花已经败了,种桃道士也已经不知去向,而我刘禹锡又回来了。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一份洒脱、那一份得意,溢于言表。我想,他当年的政敌在读了这首诗以后,一定是气愤极了,却又无言以对。从这
转载请注明出处句子大全网 » 诗歌的章法结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