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一样,在吃透材料精神的前提下,运用发散性思维,敞开思路,广泛联系,从多种角度着眼,多侧面地进行分析,尽可能挖掘材料各方面所揭示的思想意义。然后将众多的观点,按“三求”、“一看”的标准,选择最佳观点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
“三求”“一看”:
求新:新颖,不落俗套,有独特见解,富有时代气息。
求深:深刻,透过现象看本质。
求针对性:有的放矢,针对现实,解决实际问题。
观点新、深、有针对性,不一定都能写出好文章,因而须看个人实际(一是作者对某个观点确有较深的感受;二是又有充实的论据进行论证。)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如何帮学生挖掘作文素材.作文时,学生常感到无话可说.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往往深感头疼,我们不禁要问:"原因何在?"分析我们的作文教学,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怎样写",而忽视了"写什么".于是把主要精力花在给学生讲一些"审题","拟提纲","怎样开头和结尾"等写作技巧方面,而不去开凿学生写作的"源泉".这样的教学,就有点"舍近求远"的意味.学生写作文,是要他们将自己的生活通过评议与文字表达出来.离开生活这个源泉,就如同没有原料的工厂生产不出产品一样.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作文就无话可说,甚至感到头痛,就难免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从学生的情况分析,他们之所以觉得作文无话可说,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小学生的生活比较单调;另一方面是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不留心观察.这样就形成大事没有、小事放掉的生活局面,当然就没什么内容可写了.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去积累材料: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要让学生捕捉到生活的精彩,生活的坎坷,生活的艰辛--我们应丰富他们的生活,锤炼他们的观察力,拓展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语言,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多参加各种各样的有益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多多学习.这些活动、劳动、学习可以为他们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提供无限的空间,能调动所有的感官,用学生独特的视角去捕捉生活,品位人生,用眼看到的,用触角感受到的,用心揣摩的一切事物用笔记录下来,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一去不复返.每一天的生活都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向人们展示生活的真谛,或大或小,或浓或淡,学生接触生活,体味生活,自然会产生许多想法,而在撷取生活中最精彩、最有趣的值得回顾的场景时,他们会更深刻地思考.很多美好的心愿、大胆的设想、疑惑不解的问题会通过语言文字泉涌而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为他们的写作开辟广泛的材路.如:一次作文题目是我会"变",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想变出一对翅膀,飞遍天涯海角,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去探索宇宙间的奥秘---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作文素材《如何帮学生挖掘作文素材》.二、留心观察,做生活的小主人作文本身就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叶圣陶曾经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生产中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的事勉强提到笔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不是为写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人的责任,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他在论及好文章与生活材料的关系时,特别强调从"留心自己的生活"中获得真实材料,也就是"有所为而作"."留心自己的生活"主要指留心自己从事的学习、工作、活动,自己的生活实践,当然留心周围的人和事,"有所为而作"就是要求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小主人,而不做生活的袖手旁观者.因此,指导生活就是指导学生多做、多练、多"玩",小学生既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又要学会痛痛快地"玩",在玩中"思",玩中"悟".用心灵去实践、去体会、去感受、去创造,在痛快淋漓的"玩"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素材.诚然,没有材料或材料不够用,固然写不出好文章,有了材料,如果不加选择,或选材不当,仍然写不出好文章.材料是准备写进文章里的各种事理根据,能够从多方面获得材料及收集材料是一种能力,材料是作文的基础,既是中心思想的来源和基础,有时表现中心思想的根据.人们常常把中心思想比作灵魂,结构比作骨骼,材料比作血肉,语言比作细胞.由此可见,材料是文章的根基.如记一件事,一天中做的事情有很多,有的事情是平平凡凡的,重复着做,我就教学生要抓住精彩部分,与平时不同的东西.每天都与家人共餐,是常见的事,而有一次学生这样写到: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吃饭时我帮爸爸妈妈盛饭了,表达了我对父母的爱.同时得到了父母的赞赏,我体会到关爱他人是一种快乐.虽然事小,但对他来说是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收集材料的能力是作文的基本能力,小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劳动、游戏等内容的理解力和感受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三、丰富生活,广开材路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都曾有这样的共识,每当学生经历一次活动后,作文往往就写得比较好,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有生活、有活动、就有作文材路,反之则不然,纵观学生一日生活,我们不由得产生这样的感慨,大多数学生生活内容太单调,课余生活没有什么色彩可言.学校、家庭为学生提供的课外生活比较狭窄,限制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我们清楚地看到,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的素材,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只能在捕捉多元化生活的前提下,挖掘写作素材,如,指导学生观察自己家庭的一日生活,选一个侧面表现普通家庭的缩影,指导学生观察班内一日生活,选一个观察点,反映班级动态的剪影,经常让学生介绍科技知识,推荐优秀的散文、名著等等.给学生创设写作的情趣,增加写作的内容,开拓作文的材路.如:三年级的一次作文,要求是记一次活动,事先,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事后让他们把游戏过程说下来,在说的过程中指导他们抓住每个动作,声音,神态表情等,指导准确用词,然后让他们写下来.同学们都能把母鸡无私,无价的爱,小鸡的机灵,以及老鹰的勇猛刻画得入木三分,在小学阶段,有很多的知识课堂上学不到的.因此,我们应该走出课堂,到广阔的生活知识园林中去折枝采叶,到广阔的海洋中去拾珠吸露,如果把这一枝一叶、一点一滴,及时收集,并把它真实记录下来,那么日积月累,一枝一叶就会变成枝繁叶茂的园林,一点一滴就会变成浩瀚的海洋.这时学生的视野会随着知识的增多而愈加开阔,作文的材路久而久之就会不断开阔. 〔如何帮学生挖掘作文素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热门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