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是才气过人而又得风气之先的文学家兼思想家。他提出“尊情”、“尊史”的变革的文学观。他有很高的自我期许,却一生困厄下僚。他饱经忧患,哀乐过人,更深切地感受着时代所给予他精神上、心灵上的震颤和痛苦,深深体味着内心世界的种种:怨愤中夹杂着豪迈,感伤中包容着热情,颓唐而又执着,郁闷而有理想。
“少年”与“童心”是他诗中引人注目的意象,是他心目中青春生命和理想的象征;他对人才被压抑的愤懑,他渴望和呼唤“不拘一格降人才”;他的诗充满批判精神和显露出批判的锋芒,表现出自己狂傲的性格。
他的诗多为抒发主观感情之作,想象丰富奇诡,语言璀璨瑰丽而又具狂霸之气,形成了“幽想杂奇语”、“哀艳杂雄奇”、“郁怒情深两擅场”的迷人风格,受到清末民初众多文学家的喜爱或迷恋,在当时及近代诗坛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萧表达出诗人洒脱出世的愿望,剑表达出诗人积极入世的渴望,萧和剑的对比则反映出诗人既想入世又想要出世的矛盾人生观 。
箫声“如泣如诉”有些萧条,但低回婉转,所以可以说龚自珍内心的孤寂,因剑,是古代侠士的标志,有仗剑江湖之意,孔子也有佩剑,表现除暴安良的仁义正直。所以两者相互辉映,箫对社会的一种怅惘,而剑就表现他想为人民做些什么。古人大多有类似的纠结情怀。因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等等,杜甫也是这样的人,大体类似,具体不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