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布者:维普网
丝路视野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刘美(中共北安市委党校,黑龙江北安164000)【摘要】李商隐作为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歌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李商隐诗歌具有高超的艺术美,其以出类拔萃的文采,不仅能够对诗歌艺术进行有效把握,而且通过对现实生活高度提炼和升华,从而树立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关键词】李商隐;诗歌;构思;感情;意境;语言李商隐所创作的诗歌有效的推进了盛唐和中唐的诗歌发展,在李商隐的诗歌创作中,深入的对心灵世界进行开拓和表现,而且在诗歌中将非逻辑和跳跃的意象组合,创造了朦朦情思和境界,诗境虚化。对无题诗、咏史读者咏物诗等诗歌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唐代诗坛在历史长河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李商隐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以其诗歌中独特的艺术特色开辟了自己的诗歌宇宙。一、诗歌构思十分严谨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其对艺术构思非常注重,即使是一般的题材也能够发掘出新意来。而且李商隐的诗歌立意高超,寄托深远。李商隐作为晚唐时期的诗人,当时朝政衰落,许多才子都成为政权争夺的牺牲品,李商隐作为这个时期的读书人,想着诓世报国,但却屡遭不幸,仕途不如意,这也使其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象具有较深的感触,因此李商隐具有较强的社会洞察力和批判现实的眼光。其所创造的诗歌充分的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创作形式的同时,还通过大胆的尝试有效的将抒情和议论有效的结合起来,写
李商隐是中晚唐之际成就最高的诗人,其诗歌的主要内容:一是关注现实,其诗中有百首是触及社会现实的政治诗,对当时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均有反映,并大胆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他的长篇政治诗《行次西郊一百韵》描写了农村凋敝残破、民不聊生的景象,追溯了唐王朝治乱兴衰的历史变化,反映了极其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夹叙夹议,气势磅礴,兼有政论和史诗的特色。二是李商隐诗中为数最多的是抒写各种复杂思想的咏怀诗。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一生沉沦下僚,徒有壮志,怀才不遇,以及消极颓唐之情,复杂而又强烈,往往见于笔端。三是李商隐是唐代抒写爱情的能手,极富特色,其中一部分是写其妻子王氏的。四是还写了不少追求、怀恋其他女子的诗作,多以《无题》标示。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一是构思缜密,情致神晕,是李商隐诗歌的主要特色之一。他的诗无论感时、抒怀,还是言情、咏物,无不透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同时又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力避平直之语。二是长于用典,精工贴切,是李商隐诗的又一重要特色。三是锤炼字词,工于造语,他的诗语言凝练而丰富。他不但注重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词,而且重视对成语典故、民谚方言的敷色加工,使诗歌语言造境新颖,蕴涵丰富。四是李商隐诗秾丽而时带浓郁,摇曳而不失厚重,丰富深厚的思想内容与曲折见意的表现形式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形成了深情绵邈、典丽精工的特色。
李商隐的诗歌内容丰富,师承极广,继承了屈原香草美人的寄托手法,阮籍旨趣遥深、难以情测的风格,杜甫的忧国伤时的精神和沉郁顿挫的诗风,韩愈的雄奇横放,李贺的幽冷奇艳,六朝诗歌的精工秾丽,以及民歌的清新流丽。 ①构思缜密,情致深蕴。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力避平直之语,诗中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造成一种缠绵顿挫,缜密深曲的特色。精确的对偶,工丽深细的语言,和美婉转的音律,外形特别美丽,意义往往隐晦。《锦瑟》中,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②长于用典,精工贴切,含而不露,可以使人产生更多的联想,如《安定城楼》,作者表达了自己的不得志和失落之情绪,“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诗中以这两位古人自比,显得既含蓄而又贴切。“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鹓雏竞未休”借用庄子寓言告诫一些人不要妄加猜疑,从而表明自己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典故的灵活运用比直抒胸臆有更好的效果,诗人通过典故可以表达更多的思想内容,这是直抒胸臆不能所做到的。 ③锤炼字句,工于造语。李商隐的诗语言凝练而丰富,不但注重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字,同时注重对成语典故、民谚方言的敷色加工,使诗歌语言造境新颖,蕴涵丰富。《向晚》“花情羞脉脉,柳意怅微微”中叠字的运用,创造出了声、色、情俱佳的境界。另外,李商隐的诗歌中,在后世有大量精美典雅的名句传世。如“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等等。 ④总之,李商隐诗秾丽而时带沉郁,摇拽而不失厚重。丰富深厚的思想内容与曲折见意的表现形式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形成“深情绵邈”、典丽精工的独特风格,以其意蕴的深婉、词采的精美和朦胧的美学追求,为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为古典诗歌以及后世词、曲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商隐诗歌表现内容特色如下:
一、情致深蕴,构思细密,表达感情细腻
深刻、细腻的感情表达是李商隐诗歌的一个明显风格,无论感时、抒怀、吊古、咏物或言情,无不渗透着诗人的真情实感。如历来传诵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廖廖14个字,把那种受阻隔的痛苦和心有默契的喜悦,以及愈受阻隔愈感到默契可贵和愈有默契愈觉得阻隔难堪的矛盾心理,揭示得极其深刻动人。再如代表作《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七言律诗,首联以暮春衰残的景象映衬出两个倾心相爱的人此时的难舍难分,诗人用逆向思维的角度,欲说分别,却从相见之艰难写起。“相见”时难是诗人长久的匪徒和铭心的思念,惟其相见不易,才便见出分手时的万般留恋。但诗人并未完全绝望,在他内心的深处那种绵邈深挚的感情起了作用,使他对爱情充满了期冀憧憬,于是用“东风”一词过渡到了颔联,吟咏出了千古不朽的绝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以春蚕和蜡炬为比,用谐音方法生动活泼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像春蚕一样到死才能停止,像烛泪一样在燃尽之后,才能流干。这是一个爱情的盟誓,写得缠绵悱恻,凄凉伤感。作者在颈联中拟想对方也被真挚的爱情所缠绕、折磨,痛苦得从早到晚辗转反侧,并且相爱而不能厮守,年华流逝,云鬓渐改,对月空吟,寒冷悲凉。尾联借用神话传说寄托诗人对所爱之人劝慰,其实,这何尝不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呢?诗人请求可以通往仙山的神鸟云探看所爱之人,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希望与眷恋。全诗抒写了相爱男女之间刻骨铭心的相思和痛断肝肠的离别,至死不渝的忠贞,热烈执着的追求。意境优美,婉曲多情,体现了李诗的感情细腻深刻。
从整体上看,他的诗选材广泛,常用的诗构成一幅画而看成统一的整体,或是用组诗的形式来表达到抒情写实的目的。例如他的政治讽刺诗,诗人就巧妙的把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通过咏史、咏人、咏物、写景等方法的运用来达到讽刺的目的。同时,诗人还采用组诗形式,集中对某个特定问题进行讽刺。如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事迹的《马崽二首》《龙池》等诗。唐代诗人咏明皇、杨妃事迹的诗篇颇多,大多对他们的悲剧表示同情。而李商隐却能采取批判态度,特别是对明皇“贵为天子不能保其妻子”这点给予揶揄,这种见解是对“不彰君过”的传统观念的否定,并且扩大了咏史诗的构思领域,对后世起了良好的启迪作用。待续。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