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写作,她的父母只有鼓励,她走上这个路程,完全是因为平鑫涛先生的赏识与爱护。可以说,如果没有平先生,就没有三毛。她那时住在北非的一个小镇上,偶尔心血来潮,描写《沙漠中的饭店》,刊出后,主编《联合报》副刊的平先生,特地亲书三大张信给三毛,叮嘱她一定要继续写下来。没几天,三毛寄出第二篇,开始说撒哈拉的故事。
在撒哈拉的三毛很开心,她的心情是每一天都有一种喜悦及希望,也给我们带来快乐。
在中文作家中,比三毛写的好的人太多,她不算一个作家的,她自己也曾说她是一个家庭主妇。可是她真能以一枝说故事的笔,将大家吸引到她的世界里。我觉得与其说三毛写得好,毋宁说大家向往她那种平凡简朴的生活,她将远在异国于世无争的岁月,化作可喜的散文,对整日为生活,名利奋斗挣扎的现代人来说,自然从心里喜欢她的清新。
在一次,回台的公开演讲时,大家再把她的人喜欢上了。三毛是漂亮的人,那个美素素净净的,她又随和亲切,到处都是她的好朋友。摆地摊的也是,卖菜的也是。因为她喜爱了他们。
三毛写作是自习来的,有七年时间,她写过的全是写字,画画,阅读的生活,起先读世界名著,后来是古籍,一部《红楼梦》反复眉批,知道离开人世的前一刻,她仍在看书。写起文章时,一个字要思量许久,想到不能再改时,简直不眠不休,尤其在写《滚滚红尘》这样长篇幅作品,更是不暇其它。
三马早期作品里,我觉得《雨季不再来》在不成熟中,已显现出她的魂灵;《哭泣的骆驼》有许多人生的无奈与同情;《送你一匹马》写的极用心;我最爱读的是《撒哈拉的故事》,像是一幅呈现开朗天地的画,把我们的心洗的干干净净,能欢喜地住在其中。其他以单篇来说,《哑奴》,《素人渔夫》最让我感动。后期的《闹学记》,是欢愉与感伤的两种对照;《亲爱的三毛》可以看出她的一些观念与思想。
在梦中,依稀可以看见三毛大师穿着一身洁白衣裙,梳着两条辫子,面容光灿,盘膝而坐,与她的母亲愉快地聊天......
我转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