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赏析
诗人把
“
日
”
和
“
春
”
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用
“
生
”
和
“
入
”
突出江南春来早的特征,赋予它们以人
的意志和情感,表达出诗人滞留异地的思乡之情。
这一联妙在不仅描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事
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2
、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赏析
从莺莺燕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莺是歌
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鸟,春天又从北国飞来。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
在这里,诗人对周遭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笔,则是细致入微的。说
“
几处
”
,可见不是
“
处处
”
;说
“
谁家
”
,可见不是
“
家家
”
。因为这还是初春季节。这样,
“
早莺
”
的
“
早
”
和
“
新燕
”
的
“
新
”
就在意义上互相生发,
把两者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
“
早莺
”
,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
“
新燕
”
,所
以当它啄泥衔草,营建新巢的时候,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
3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赏析
前面几句都是写地上的景物,接下来作者把笔锋一扬,画出
“
夕阳西下
”
的天空,为地上的景物绘就了
一轮血红的西坠的夕阳作景幕。落日残照,本易引人惆帐、感伤,却又偏偏
“
西下
”
,就更增添了一层怆神
寒骨的迷离之意。
“
夕阳西下
”
又与
“
昏鸦
”“
西风
”
一起点明时光紧迫,已到暮晚,
季节上到了游子归家的季节,
可这个时节、这种时辰却仍有
“
断肠人在天涯!
”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怎不叫无家可归之人痛断愁肠?一
个
“
断肠
”
。把
“
天涯沦落人
”
的无法言传只可意会的感受与苦楚传达得淋漓尽致
4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赏析
丰富的想象,创造出宏伟的意境,表现出博大的胸襟。
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
(
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
5
、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赏析
“
阔
”
,是表现
“
潮平
”
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
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
“
悬
”
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
“
风顺
”
而用
“
风正
”
,是因为
光
“
风顺
”
还不足以保证
“
一帆悬
”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
能够
“
悬
”
。那个
“
正
”
字,兼包
“
顺
”
与
“
和
”
的内容。这句诗妙在它
“
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
。可以设想,如果在曲
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
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
“
风正一帆悬
”
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
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5
、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赏析
“
迷
”“
没
”
两字运用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花美丽活泼和草的茂盛,写出春天的勃勃生机,也表达出诗人
对春天的喜爱和大自然的赞美。
这两句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乱花,指各种不知名的野花。
“
迷人眼
”
指野花色彩斑斓,形态各异,
让人目不暇接。
“
渐欲
”
用得很准确,说明还不是
“
野花遍地是
”
,有渐开渐盛之意。浅草,刚生长出来的草,
“
没马蹄
”
既写出了草浅,也侧面点出骑马踏春的行迹。
这里用“渐”和“才”准确地描绘了早春时节花木的生长态势。
“渐
”表达了动,
“ 才” 表达了恰
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