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祭月的节日,由于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社”的风俗,祭月的主持者为家中的女主人。祭月源于人们对月神的崇拜,在春秋时代已有月中有兔的传说,汉代以后人们将这种崇拜表现在艺术作品中,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就有一幅画,画的是一弯新月中并置着口衔灵芝的蟾蜍和奔跳的白兔。郑州土出的西汉时期的画像砖中有“玉兔捣药”的形象。
关于兔儿爷的产生,最早在明末,据明纪坤著《花王阁剩稿》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另据专门记载明代北京岁时节日民俗志的《北京岁华记》载:“市中以黄土博成,曰兔儿爷,着花袍,高有二三尺者。”
在皇宫中的皇子们也玩这种游戏,据清末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中记载:“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禁中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