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语:这是一篇关于大黄鸭为什么这么火的写作素材,大黄鸭之所以火的原因有:大黄鸭后来被艺术家演绎为坚持不懈追求自由与梦想的象征。如今追捧大黄鸭,可以说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童年”。更多关于大黄鸭的写作素材尽在。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各大景区人满为患,其中,有一个家伙是格外的“火”——大黄鸭。十一期间,大黄鸭进驻颐和园,数十万各地游客涌入园内参观,颐和园假期接待游客量进入峰值。而在上海举行的“冠军鸭勇闯黄浦江”爱心漂流大赛中,1万多只胸前“佩戴”特奥金牌的“冠军鸭”被投放进黄埔江,同样成为热门新闻。大黄鸭的火也产生了经济价值,其入驻的北京园博园、颐和园在门票上赚得钵满盆满,玩具等相关衍生品也销售火爆。
大黄鸭为什么这么火?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为打造“旅游经济”,挖空心思从故纸堆里找噱头,精心包装出一些缺乏历史依据的“名人故里”,人流没吸引多少,却引来不少吐嘈和质疑。相形之下,大黄鸭以简单的形象设计、并不高昂的成本吸引了众人关注,这不仅是一个文化现象,也是一个经济现象,它对于我们发展旅游经济颇有启示。
大黄鸭从今年5月在香港亮相就成为关注焦点,一时引发各地诸多山寨,满城尽是大黄鸭。然而,这个大黄鸭似乎找不到什么特别之处。论“大”,内地民众向来对各种“大楼”、“高塔”不怎么感冒,之前一些地方建设的巨型雕塑还引发了批评质疑;论形象,它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是儿童玩具的常见造型;论功能,仅是个充气艺术品,只能远观,不能进入游玩。这些方面都如此普通,为何就引发万人争睹?大黄鸭的火让笔者想起此前媒体报道的山东滨州“水泥航母”,对比来说,“水泥航母”个头更大,题材也较新鲜,内部还设有餐饮娱乐等设施,为什么不仅不火,而且陷入荒凉?
其实,大黄鸭是有典故的,它的火爆并非没有缘由。1992年,一艘自香港驶向美国的货轮遇到风暴,装载的2万9千只黄鸭浴盆玩具落入水中,在大海上随波逐流。10多年后,当中一部分玩具抵达美国、加拿大及冰岛等国家海岸,时间最久的漂流历经14年。大黄鸭后来被艺术家演绎为坚持不懈追求自由与梦想的象征。大黄鸭在香港火,则因为那是一代人童年的记忆,他们小时候洗澡,家长都会放只小黄鸭在水中供孩子玩耍,如今追捧大黄鸭,可以说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童年”。
不过,“围观”大黄鸭的广大内地游客未必有多少人了解上面这些典故,也没有太多怀旧情结,他们追捧大黄鸭又因为什么?这可能就有些中国特色的因素了。其一,话题造就热点。大黄鸭在香港亮相开始就话题不断,起初在维多利亚港一度“泄气”倒下,有传言说是内地游客扔烟头所致,后经证实非人为损坏,而是例行检修。到北京园博园后,游客发现大黄鸭形象有变,成了“大黄鸡”,又引发一番猜测,后证实是因充气不足。其二,从众心理使然。大黄鸭首先在香港亮相,又是出自荷兰设计师之手,相当于向内地游客做了个大广告,给人以既有文艺范儿又“高端洋气上档次”的印象。各地推出的山寨版大黄鸭,又为人们的热情升温,更多人期待一睹真容。至于见到大黄鸭之后,真正有什么观赏点,恐怕也未必能说得出。可以假设,如果大黄鸭是国内人士设计,并最早在内陆某省展出,再移师北京,它还会这么火么?
这样看来,大黄鸭的走红,有必然,也有偶然。也许,大黄鸭的火难以复制,但它对我们发展旅游经济还是有些启示。清纯美好的形象总能契合当今人们在纷繁社会中寻求一丝恬静的心态,并能引发怀旧情结,各地在包装景区和形象设计方面,不必贪大求洋,而应多打一些温情牌。吸引人的文化产品背后总要有独特的人文底蕴,各地还应多开发体现地域特点和文化传统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不要看到什么火了就东施效颦。对游客来说,当人们期待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蜻蜓点水式旅游升级为深度游的时候,每个人对异地乃至异国的文化,也要从围观看热闹的心态中减少一些浮躁,用更多时间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和不同文明的内涵,从而对一些文化符号拥有更深体味,而不是简单的追随。当然,大黄鸭引发的山寨现象也提醒我们,随着旅游产业的开发,相关产品和形象的知识产权保护也要加强,如此才能获得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