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叶圣陶先生逝世26周年。
叶先生当了10年小学语文教师。10年,不算短,但绝不算太长。
有着10年教学经验的“叶老师”,被誉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一代宗师,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教育思想。今天我们通过几个“不等式”,来了解叶先生是如何理解教育、教师、教学的。
教师职业≠教书
叶圣陶认为:教师的职业意义绝不只是教书。教师不是教会学生考试,取功名的“匠人”。我们教育职业的更高要求是:培养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教师职业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
教师的职业应该作为事业来追求。知识分子的本能就是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即“赢得尊严”: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信赖、尊重,社会的尊重、承认和满足,实现自我价值。这种尊严和尊重的职业内涵,包括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自身的人生价值。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首先要有职业(通过课本的讲授,知识的魅力)的神圣感。教师在讲台上就是真理的化身,理直气壮地传承真理,培养学生敬畏真理,追求真理的可贵品质。
其次,教师要有职业的使命感。说教不如身教。从一件件小事上影响学生,使学生养成好习惯。教师必须是正直、善良、宽容的,有责任感,有道德底限,完整满足的,才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的热情、真情、温情、激情会化作感动力、感化力、感召力,无限走近学生的“心灵”,与学生成为朋友,得到学生的敬重。
最后,要有职业的魅力感。让自己的每一个工作日都充满创造的乐趣。让自己享受解决悬念后的惊喜,再期待下一次的“悬念”。教育就是一种等待的艺术。等待着生命的奇迹,等待着遇合你的学生。
教育≠教知识
叶圣陶指出教书本身不是教育,只是教会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感悟生命价值的一个方法。教书的过程中体现的教师追求真理的人生目标、科学务实的求真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等等“身教”,熏染了学生,让学生体验教育就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但知读书,忘却人生”。
学生读课本并非目的,读课本是为了理解世界,明白道理,实践好行为,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学习的能力,教人怎样做人。
启发≠发问
叶圣陶认为:经常使用连续发问的技巧,像牧人拿着长竿子赶羊群似的,务必使学生走上老师自己预期的路线,说出老师自己预期的答案来。貌似启发式,其实还是灌输式。
善于启发的老师都把学生看成有生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技能,只要给予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
知识是无止境的,学生将来在社会上能用哪些知识和技能无法预料,所以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老师要帮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当然,提问本身也体现教师的功力。叶圣陶引导:提得太深了,学生无力应付;提得太多了,学生又无暇兼顾。因此,宜取学生能力所及的,分量多少又得顾到他们的思考时间。
凡所提示的问题或题目,不只教他们 “神游冥想”,以求解答;还要让他们利用所有的凭借,就是序目、注释、批评及其他参考书。在教师提示之外,学生如能自己提出,当然大可奖励。但是提得有无价值,得当不得当,还须由教师注意与指导。
教学≠讲解名词
叶圣陶反对“把名词解释清楚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的做法。很遗憾,我们今天有些课堂上仍然是在解释、讲解。
当代,教学早不再仅仅是承载传授知识的“传声器”,更应该是承担着培养人,培养社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综合舞台。舞台的主角是学生,上舞台的途径是学生的能力。
教师专业不仅仅局限于某门学科知识层次的积累,“教”的方法成为了一项专业内容,需要教师研究、提高。今天提倡的“教师专业发展”,叶圣陶其实早已提出。
受教育≠学习
叶圣陶反对把受教育理解为张开了空袋子,等人家把东西倒进来,装满它。
受教育应该是学习和实践的结合,学习全靠自己的能力,发展知能,一辈子真实受用,这种教育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教育”。
学习就必须教会学生领会每一课为什么要取那些教材,目的在哪里,包含哪些内容,哪是重点,哪是辅佐……那才够得上教材熟悉。
熟悉之后,知道学生应该怎样才能像吃东西一样完全消化,化为血肉,德育在学生生活里践行,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品德感悟。着眼于学生情感的内化,使学生学到真实的东西,一辈子受用不尽。
教师讲,学生听,一讲一听是必要的,但一讲一听不就等于教育。学习的行为是主动、活泼、积极的,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学习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