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据《中国环境报》报道,江苏泰兴鸟雀成灾!数万只尚不知名的雀鸟,将1200多亩桃树刚吐的嫩芽尽数啄食。
②看到这个消息,既感到震惊,又觉得它似乎在情理之中……
③查有关资料,食植物的鸟类为数不少,但它们主要是吃植物的种子、果实以及花蜜。仅有少数鸟类,如松鸡和雀鹛吃野生植物的芽苞、叶以及各种蒿草等。像那种成群的、麻雀那样大小的、吃植物嫩芽的雀鸟,我花了很多工夫,就是查不到。
④不过,我们可以想一想,在连续数十年使用杀虫剂的今天,在农业区能够历尽种种磨难仍保持如此种群的鸟类,难道它们是吃虫子的吗?我们知道,虫子一多,人们心里就不舒服——这就像眼睛容不|得半粒沙砾一样,人们容不得它们的存在。在人为的环境里,那些虫子是不太可能大量存在的。也就是说,这成群的小鸟能在哪里找到这么多的虫子,供它们食用呢?或许它们是从别的地方长途迁徙而来的,即使这样,在它们的原产地也没有虫子可吃。原因很简单,如果有虫子,那些成群的雀鸟却只吃植物嫩芽,而很多虫子也吃植物的嫩芽,虫子又没有天敌,植物能活到今天吗?长此以往,以它们为食物的虫子早该绝迹了。
⑤据我的观察,在我们这里能够见到的,可称得上“群”的小鸟是白头翁。可在秋冬季节,它们是以几乎木质化了的秋枫的种子和只有一层薄皮的女贞子的种子为食。在春天,它们一样也不吃虫。不知这是不是巧合?总之,它们家族能免遭灭绝真是幸运!
⑥如果我们换个方式表达,可能就更说明问题:因为有了虫子,就会有人打农药,所以,吃虫子的小鸟,将不大容易成活。因此,我有一个朦胧的感觉:江苏泰兴的那些小鸟是长期被逼无奈才改变了习性的。
⑦几十万年前,大熊猫被严酷的大自然所逼迫,也改变了习性。毕竟,生存才是硬道理。那些来不及改变习性的雀鸟,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次恐怕不是大自然的逼迫了!
⑧幸运的是,江苏泰兴的雀鸟改变了习性,找到了新的食物。但那群改变了习性的雀鸟真的就能免遭灭顶之灾吗?
保温瓶是常见的日常用品,外面有竹篾、铁皮、塑料等做成的壳,内装瓶胆.瓶胆由双层玻璃制成,夹层中的两面镀上银等金属,中间抽成真空,瓶口有塞子,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瓶内的温度.盛热水的通常叫暖水瓶;盛冷食的通常叫冰瓶.
保温瓶:科学发明 苏格兰 詹姆士·杜瓦
有关保温瓶的概念很简单:瓶有内壁和外壁;两壁之间呈真空状,空无一物(里面甚至没有空气).热不能穿过真空进行传递,所以凡是倒入瓶里的液体都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它原有的温度.
这就是为什么保温瓶能够冬天保持饮料暖热,夏天保持饮料冷凉的原因.许多参加过多次旅游的人觉得很难想象,没有保温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
但是保温瓶直到1892年才发明出来,虽然那时它的发明者也并没有意识到它会有多大的用途.发明者是苏格兰科学家詹姆士·杜瓦.
在-240摄氏度的低温下制出了液态氧.为了保存这种液态氧,杜瓦设计了一个热不能传进去,也不能散出来的瓶子.现在我们使用的保温瓶,就是从这种"杜瓦瓶"演变出来的.杜瓦的保温瓶,是根据热传递设计的:第一,它用两层玻璃瓶制成,瓶中间抽趁真空,隔绝了空气对热的传递;第二,瓶壁涂上了水银,就像镜子反射光线那样,能把热量的辐射反射回瓶内;第三,瓶口盖上瓶塞,防止热从瓶口溜出去,若用来装开水,也就成了保温瓶.
然而,认识到保温瓶在各种情形中都会有用的是德国玻璃制造工人赖因霍尔德·伯格.他在1903年获得了保温瓶的专利,并且制订了把它投入市场的计划.
伯格甚至举办了一次给他的保温瓶起个好名字的比赛.他挑选的获胜名字是"瑟莫斯"(即热水瓶),那是关于热的希腊字.
伯格的产品非常成功,很快他就将保温瓶运往世界各地.
保温瓶经常为科学上的用途服务,例如,当液体需要保持恒温时.牛痘苗、血清和其他液体也经常用保温瓶来运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