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太仓,我们就会想到久负盛名的太仓肉松。
相传清朝同治年间,太仓厨师倪德在外地帮厨。一天,他给陆状元烧肉时,因为火苗太旺,肉被煮烂了,外形很难看,他心里非常着急。为了不让肉糟蹋掉,倪德索性把肉里的油和肥肉全撇掉,专门烹制瘦肉。做完时,肉变成了松软的纤维状,颜色黄澄澄的,很好看。后来,就变成了有名的太仓肉松了。
肉松虽然好吃,但制作起来却很复杂。要先准备好 :瘦肉100公斤,酱油22公斤,白糖3公斤,黄酒4公斤,茴香120克,生姜1公斤。开始做啦!先把肉的骨、皮、脂肪、筋腱、结缔等,然后顺着纤维的纹路切成肉条后,再横切3厘米长的短条。接下来就把切好的瘦肉放在锅中,加入与肉等量的水。
要加工了!先用大火把瘦肉煮沸后,撇掉油沫,直到肉烂为止。这时,就可以加入调料了,并继续煮到汤快干为止。然后用中等火头,一边用锅铲压散肉块,一边翻炒。还要注意不要炒得过早或过迟。在炒干的过程中,火头要小,连续翻炒,在肉块全部松散和水分完全炒干时,颜色就由灰棕色变成了灰黄色,最后就变成了金黄色的肉松。
尝一口太仓肉松,一股香味立即溢满了口中。嚼一口软绵绵的,带点咸,肉松中还有一点点的汁,真是让人吃了还想吃。
肉松耐贮存,一般情况下3~4个月可以不变质,如果密封的话可以贮存一年以上呢!
太仓肉松不但滋味鲜美,耐贮存,而且在1951年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甲级奖,1991年又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奖......
太仓肉松——真是没法让人不喜欢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