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诗句。可是现在,富裕起来的人们却似乎已经忘了这首诗的精髓。
去食堂吃饭,尽管墙上贴出了节约粮食,珍惜粮食的标语,但对于很多就餐者来说却是形同虚设。很多食堂、餐馆的泔水桶里装满了人们浪费的粮食,那些白花花的馒头,大多只吃了半个甚至几口;餐桌上的米饭不少还剩有1/3,有的剩了一半以上。大量剩菜几乎没动几筷子。人们倒掉剩饭剩菜十分顺手淡然、毫不在乎。据调查,我国一年仅餐饮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就分别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这相当于倒掉了两亿人一年的口粮,这还不包括种、收、运、储、销和加工环节的损失与浪费!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那些浪费粮食的人,总能列出种种理由。有的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倒点儿剩饭剩菜算什么;有的说:我们这算什么浪费,有些人比我们浪费得多了!更有语出惊人者:大吃大喝,那不叫浪费,那叫刺激消费!很多人认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口号早就过时了。
我们的粮食真的已经充裕到了可以不提节约、肆意挥霍的地步了吗?
事实上,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却不到1。5亩,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4。我省的海口、三亚等地人均耕地面积更是少得可怜,还不足0。8亩。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百万亩的速度在消失,人口和耕地的比例严重失调。虽然我国的大部分人口已解决了温饱,但是仍然有近1。3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他们一天的生活费平均只有6。3元,包含吃穿住行在内的所有花费。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08年有八亿多人在挨饿,2010年全球饥饿人口上升为9。25亿,世界上每7个人中仍有1个人在挨饿,每六秒钟就有一个儿童因饥饿而死。
我看过一幅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的作品,题目叫《饥饿的苏丹》。照片中一只兀鹰紧紧盯着一个即将饿毙跪倒在地的苏丹女童,等待她死亡后啄食。女孩硕大的头颅和瘦小的身躯极不成比例,她伏在地上,已经无力做出任何抗争。
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画面!这又是多么令人痛心的反差啊!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我们的共同愿景。作为新一代有理想、有抱负的少年,我们应该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做到勤俭立身。
首先要学会珍惜,做环保节约的践行者。一饭一粥,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每一样食物的背后都蕴藏着艰辛劳作,也伴随着资源消耗。希望我们能常怀珍惜之念,按需点餐取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带动身边的人和我们一起珍惜食物,保护来之不易的可用资源。
其次,要了解国情,做节俭理念的传递者。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不应忘记,我们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数千万城市低保人口,还有为数众多经济困难的父老乡亲;我们不应忘记,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难题;从我们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出发,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容忍奢侈和浪费。
第三、要以俭养德,做生态文明的引领者。有人认为,在餐桌上讲节约,岂不丢自己的面子,让人觉得自己寒酸?其实,这种观念真是大错特错。在人均收入为欧洲第一、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的瑞士,精打细算、节约光荣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古人云:俭以养德。节俭是培养一个人品德的重要途径。节俭不但不丢人,反而是一个人高素质的体现,是一种非常光荣的行为。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你我的努力。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