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扶》是2017年哈尔滨语文中考上的一篇课外阅读。编辑菌起先与它相识,源于某乎上的初三党们连绵不绝的抱怨。什么“作者三观扭曲”,什么“昧着良心答题”啦,还有层出不穷的对作者与出题人的问候。(祖安人的问候,你懂得)编辑菌出于好奇,找来了当年的原题。哦,天哪!他主要写了作者父母总是偏袒他哥哥,甚至让他以可以上重本(985、211之类)的成绩,陪他哥哥上同一所二本,美其名曰“好照顾你哥”。作者很委屈,居然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什么鬼,太假了吧。最后,还和他哥“兴致勃勃”地研究上哪所二本……(话说编辑菌这会概括主要内容这么阔以,怎么考试的时候就拿不到满分捏?/疑问)故事,戛然而止,只剩下编辑菌一脸懵比。现在,我们来破解一下这篇文章:
首先,这个作者的父母明显更爱他哥哥。有一点忘了说,他哥哥是脑瘫儿。不过,那又怎么样呢?作者一出生,就被告知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照顾他哥哥。什么鬼?有句话说得好,“生命本无意义,是有人人为给它定下的。”我本以为,我们从小被洗脑“上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已经够恶心了,可江山代有才人出,竟有父母把孩子一生的意义局限在了照顾他哥哥身上!殊不知这一句看似无伤大雅的话,却注定了作者一辈子会和他哥哥捆绑在一起,沦为哥哥的依附品。“照顾你哥”,意味着作者将会失去更好的教育资源、工作机会、人脉关系等,一生都被脑瘫的哥哥所限,哥哥能发挥出的最佳水平,就是他事业的天花板。作者或许是想逃离这个魔咒,又怕被街坊说他“不孝”,只好忍着恶心,写下了这篇文。唉!真是可怜又可悲。
第二,作者的奴性太重了。遇到这种事,很明显的是不公平对待,他却没想着把这段经历放在网上寻求帮助,自己被动接受了不说,还引以为自豪,教育我们要“体谅他人、换位思考”,宁配吗?这和那些天天被动996工资还低的人教育我们“努力总会有回报”和“要勤劳”有什么区别?有个别文章很感人,但有人信吗?最可怕的是,编中考卷的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还把它选进去了……唉,编辑菌真为这些三观被扭曲的人感到深深的悲哀。